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奋进正当时 聚力建新功——市两会精神在贵阳贵安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2021-03-02 15: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贵阳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和政协第十二届贵阳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胜利闭幕,擘画出更加美好的高质量发展蓝图,鼓舞人心,凝聚力量,催人奋进。

连日来,贵阳贵安广大干部群众通过多种形式关注市两会盛况,以不同方式学习传达市两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两会精神上来,大力弘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逐梦前行、接续奋斗,全力以赴推动“强省会”开好局、起好步,为谱写新时代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的绚丽篇章而不懈奋斗。

全力推进“强省会”五年行动

“市两会的召开,为我们推进‘强省会’五年行动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落点实,字字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南明区大健康医药产业园区建设开发办公室综合协调部部长朱涛说,区园区办将狠抓市两会精神落地,铆足“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劲头,紧紧抓住“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贵州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等重大机遇,抢抓贵阳贵安融合发展的黄金窗口期,全面深化区域融合发展,以南明之优、南明之特积极融入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大局。

朱涛表示,区园区办将加快构建以园区共建为重点的产业合作发展格局,以基本公共服务为重点的共建共享格局,协商建立园区协同、平台共建、联合招商、共同开发、利税共享的产业合作发展机制,努力实现两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南明企业+贵安土地”“南明市场+贵安产品”“南明总部+贵安基地”“南明研发+贵安制造”等产业合作模式;依托工业设计小镇,积极为贵安新区制造业企业提供工业设计等专业化服务,推进南明区与贵安新区产业有效分工及链条衔接互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聚集产业发展要素,构筑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实现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合作共建。

“市两会的召开,为我们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进一步厘清了思路、提振了信心。特别是会议提出奋力推动‘强省会’走好第一步、展现新气象,对于我们是激励和鼓舞、也是指令和号角。”贵安新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吴爱民说,作为贵安新区省管大一型企业的一员,将把感恩奋进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展现出组工干部的精气神,用不舍昼夜的忘我奋斗,实现高质量的党建、锻造高质量的干部人才队伍、营造高质量的作风和政治生态,为公司在贵阳贵安融合发展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献礼建党百年。

“市两会的召开为我们注入了信心与活力。作为一名乡镇干部,我将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迎难而上、锐意进取、躬身实践,在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贡献力量。”花溪区麦坪镇党委书记赵福春说,2021年是“十四五”起步之年和“强省会”开篇之年,麦坪镇将以乡村振兴为统揽,以项目推进为抓手,将省、市两会精神转化为发展的动力,充分发挥麦坪镇的区位优势,以“强省会”五年行动为指引,抢抓贵阳贵安融合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争取、主动作为,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基础设施,破解制约发展的难题,补齐一批民生短板,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加速全镇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力争在实现乡村振兴上有新突破、在推进“强省会”上有新作为,为“十四五”开好头、起好步。

赵福春表示,未来五年,麦坪镇将围绕加快推动贵阳贵安高质量发展、打造融合发展先行区的历史机遇,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接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载体,全力以赴抓好“三农”工作、推进贵阳贵安重点项目实施、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大力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打造新型工业化制造产业园,瞄准目标久久为功,保持定力苦干实干,推动市两会精神在麦坪镇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市两会对贵阳贵安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鼓舞人心、催人奋进。”贵州贵安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风控审计法务部工作人员刘晓杭说,贵安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是贵安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2021年,园区将按照“产城融合”的总体要求,着力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提升园区土地规划水平,提高土地开发效率,增加商业用地附加值,丰富产业功能,更好实现“产、城、人”深度融合,奋力打造园区上下游产业链,为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作出应有贡献。

高质量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让绿水青山越来越美、金山银山越做越大。这更加坚定了我们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走好绿色发展之路、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的信心和决心。”贵阳市生态环境局乌当分局局长郑文祥说。近年来,乌当区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力推动绿色发展,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转型升级加快推进,获评为全国首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同时,深入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96.5%以上,森林覆盖率保持在全市前列,生态环境优势更加凸显,生态文明建设提质增效,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接下来,我们将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深化‘两山’理论实践,建设更高水平的‘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修复,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快培育生态文明新风尚,全面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的可持续局面。”郑文祥说。

“‘十三五’期间,我市全力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生态建设持续发力,环境治理力度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提到过去几年观山湖区的生态建设,百花湖镇科技宣传文化信息服务中心副主任金德文很有感触。近年来,观山湖区围绕贵阳市“三口水缸”之一的百花湖实施了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完成了环百花湖沿湖村寨23个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开展了以“三清一改两拆三化”为主要实施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有序推进农房风貌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厕所革命”、农村道路畅通等重点任务。2020年,打造富美乡村示范村4个。如今,全镇的面貌焕然一新,过去依靠打渔为生的三屯村村民,在政府优化生态环境的倡导下,转变思想,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经营起民宿、农家乐等新业态。而云归村在打造“四季有花、有吃有玩”林业生态综合体的同时,加强园区步道、公厕和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吸引人气、商气、财气。

金德文表示,下一步,百花湖镇将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希望通过乡村振兴,营造绿色发展新氛围,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高质量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

“《政府工作报告》充分肯定了2020年取得的成绩,规划了‘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2035年远景目标,对2021年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为我们下一步做好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贵阳高新区科技创新创业局局长陆秀峰说,贵阳高新区科创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两会精神,以创新发展为目标,乘势而上,为高质量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做贡献。

“我们作为基层科技部门,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陆秀峰说,截至目前,贵阳高新区专利申请量累计达16687件,专利授权累计达7089件;研发机构(平台)累计达219家;创新服务机构累计达374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371家。

“2021年,贵阳高新区将聚焦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两区’定位,以创新驱动发展为路径,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重点打通‘产业链’和‘创新链’之间的‘转化链’,加快形成产业属性相关、产业形态互动、发展过程互补的集群形态,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陆秀峰说。

“市两会进一步对贵阳贵安融合发展作出了部署,也为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助力高质量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经开区科技和创业服务中心主任王志娟说,过去几年,通过强化政策扶持、加快载体建设等举措,经开区创新创业活力加快释放。

王志娟表示,经开区科技和创业服务中心将加快学习贯彻市两会精神,聚焦创新型中心城市高质量建设,围绕经开区的产业发展需求,找准定位,理清思路,积极在科技创新上谋篇布局,推动经开区科技创新工作再上台阶。在科技创新体系上,经开区科技和创业服务中心将按照市、区的发展部署,创新制定企业科技创新指数评价体系,建立起“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综合科技创新指数”,对企业进行客观、综合评价,推动提升经开区的科技创新水平,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科技创新人才方面,进一步加强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引入力度,鼓励企业建立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增加企业的研发人员数量和研发平台数量,鼓励企业加大年度研发投入。

“我们将充分发挥好‘科创10条’等科技创新政策的作用,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主动创新力度,不断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自主能力,并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积极推动建设‘企业+院校’的新型研发机构模式,高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为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动能。”王志娟说。

记者:詹 燕 帅 弋 张 鹏 冉婷林 黄 菊 易 颖 樊 荣

原标题:《奋进正当时 聚力建新功——市两会精神在贵阳贵安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