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你以为的走了很远,却不过在原地踏步

2021-03-02 17: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小隐 中国青年杂志

欢迎关注《中国青年》杂志官方微信

原载于《中国青年》杂志2021年第4期

@文 / 小隐

避免无序感

在电影《战争之王》中,有这样一个堪称经典的桥段:尼古拉斯·凯奇饰演的军火商尤里·奥洛夫为了逃避国际刑警的调查,将一架满载军火的巨大运输机迫降在非洲某国的乡间土路上,飞行员担心受到牵连一溜烟跑掉,但尤里却气定神闲地等在原地。

没过多长时间,本地村民便呼朋引伴地从四面八方赶来,很快就将这个庞然大物“吃”光分净,连一块铁皮都没剩下,整个过程宛如一条抹香鲸的尸体在海底变成了供养万千生物的“鲸落”。

这一幕,一般都被视作是对那个著名社会学实验的戏剧化复刻——1969年,有两辆一模一样的小轿车分别出现在了美国的东西海岸。一辆是在纽约市的布朗克斯区,这里素以糟糕的治安闻名于世。另一辆,则是在西海岸加州的一处静谧祥和的中产阶级社区。布朗克斯这辆车被故意摘掉了车牌,顶棚大开。很快,这辆车上几乎所有能卖点钱的东西都被附近的居民拆卸一空。

而停在加州那辆,在一周之后依然完好无损。

十几年后,仿佛是受到这个实验的启发,在1982年某一期的《大西洋月刊》上,政治学家詹姆士·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破窗效应”理论。他们认为:如果一幢建筑物有一扇玻璃窗是破的,又没有得到及时维修,那么就会有更多的窗子被故意打破,最后,整幢建筑都会在这种无序感中被毁灭。

也就是说,如果环境中的不良现象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效仿,甚至变本加厉。这也恰恰呼应了中国人的那句老话: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破窗效应”这个理论自从诞生之后,一般被用来分析一个社会受到损失和伤害的原因,以及如何避免这种伤害。其实,这个理论用到个人身上也没有什么违和感。你想,每个人又何尝不像一幢建筑,又何尝没有受到“破窗效应”的威胁呢?

这就牵出了一个重要的人生课题:作为人,我们该如何避免“破窗效应”发生在自己身上?

“破窗效应”背后的熵增定律

先别急,我们稍稍把话说回来,讲讲“破窗效应”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对“破窗效应”更加本质的解读藏在物理学中,那就是“熵”。

熵,就是对无序程度、混乱程度的度量。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中的描述,一个系统的无序程度只会不断增加,不会自动减少,直到无序程度达到最大化。这就是“熵增定律”。

比如,在一个温度恒定的室内,你永远不会看到一杯凉水自己变成热水。再比如,无论现在看起来多么坚固的大厦,如果不及时维护修缮,总有一天它将还原成一堆砂砾。

希腊神话中西西弗永远在和一个大石球较劲,每次他将石球快推至山顶的时候,石球便会自己滚下来,周而复始。西西弗不推它,石球是不会自己轱辘到山顶去的。

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牛顿的苹果和西西弗的石球都只会往下滚。如果没有人的干预,它们可以永远躺在地上,走向腐烂和灰尘。

这是我们太习以为常的自然规律,习以为常到什么程度呢?我们会认为对它的讨论都是浪费口水的废话。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实际上,同样的熵增定律,也每时每刻都发生在人的身上。

俗话说,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

这句俏皮话充分证明了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强大。

的确,只要我们稍稍观察就会发现,在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人仿佛无法抵挡地心引力的诱惑,不断从“人”这个坐标系上向下滑落。

开始时,可能只是在上班时间摸鱼,打一把游戏,没有被发现和处罚,胆子便更大了一点,编造个理由开着公车出去办私事。这样也没被过问,那么利用手中一点小职权去索要回扣也就不在话下了。接下来,贪污公款、收受贿赂等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此类故事的结局,一般都没有大团圆,即使不是东窗事发的牢狱之灾,夜深人静的时候,恐怕也难逃内心道德律的审判——千疮百孔的大楼能算是个人吗?更不用说种种恶劣示范,将伴随他们后代的一生。

所以说,在一个被熵增定律统治的世界里,你只要停止变得更好的努力,就已经开始堕落,哪用得着去费力气学坏?

堕落真的是人生中最简单不过的一件事。

比堕落难的,是承认自己的堕落。

比这更难的,是终止堕落,向上攀爬。

可是,难就放弃抵抗吗?

人与熵的战争

很少有人意识到,人的生活,活脱脱是个对抗熵增定律的正面战场。人的一生,就如同在熵之瀑布的边缘逆水行舟,不是前进,就是滑落至深渊,根本就没有原地踏步那种事情。你所以为的原地踏步,只不过是因为时间还不够久,还看不出掉队罢了。

直到有一天,你发现你认识的某人或某些人,正在通过朋友圈告知天下:他或她或他们,终于将之前每天一点点的努力,积累成为一份厚重的奖赏。那可能是减掉了几十斤的赘肉,可能是考下来含金量颇高的学位或证书,可能是得到了行业荣誉,也可能是一纸名校名企的offer。这时,你终于看到了那段已经十分明显的差距。

这差距活像一面镜子,分明照见两个字:蹉跎。

别忘了,还有很多人从来不会将时光的奖赏发到朋友圈里,他们也许并不是怕被嘲笑为“凡尔赛体”,而只是根本不觉得这是什么值得炫耀的奖赏。因为这种奖赏,早已作为他们的生活方式,就在每天的日常里发生着。那可能是一段十公里的慢跑,可能是两小时的读书时间,可能是关掉大小屏幕后的一段冥想。

这样的努力,看似远离功利,极端不接地气,其实往往通向人生最深沉的成功。

因为人类最伟大的智慧无疑就是自省,特别是对自己精神世界的清洁和主动塑造。

同一片天空下,有的人在慢慢堕落,有的人在慢慢成长。

在一个熵增的世界里,无论是堕落还是成长,时光终究会给出公平的结果。

人有何伟大?与熵的永恒战争可以算是一条。

若以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立场来看,人之为人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我们是这个星球上唯一一种可以通过行动将无序变成有序的物种。我们可以靠着智慧和努力,延缓万事万物那必然走向衰朽和毁灭的步伐。无论是一幢公寓楼,还是自己的灵魂或肉体。

所以说,人之为人的首要责任,首先就是避免自己在“人”这条坐标轴上的滑落,拒绝怠惰和堕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其他追求自然都是空谈。

最后的结论便异常简洁:只要活着,就要努力和精进,直到我们作为人的最后一天。

监制:皮钧

终审:蔺玉红

审校:陈敏 刘晓 刘博文

原标题:《你以为的走了很远,却不过在原地踏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