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不是上海,就在上海!“中国最强县”是如何卡C位的?

2021-03-05 11: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海岸与长江构成“弓”和“箭”,长三角是那枚锐利的箭镞。在长三角城市群众强环伺中,苏州昆山凭什么能够脱颖而出?

你能走多远,取决于与谁同行。

在区域一体化格局中,昆山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倚靠最强地级市苏州,接壤长三角龙头上海,昆山占据C位,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在昆山的“十四五”布局中,上海二字出现16次。

从改革开放之初的“星期天工程师”、合办联营企业,到浦东大开发、发展外向型经济,再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昆山每一次跨越腾飞的背后都烙有“融入上海”的鲜明印记。

身为县区经济第一军团,顺德、南海同样依靠广州、深圳超级城市辐射带动,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舞台各展所长。

“十四五”开局,昆山用如椽巨笔书写学习上海、对接上海、服务上海、融入上海的大文章,扛起苏州开放再出发的“前哨”担当,将给佛山五区尤其是顺德、南海带来怎样的启示?

同城计:不是上海,就在上海

娄江潮水连海平,扬帆逐浪入黄浦。从“双城”变“同城”,昆山一直在努力。

昆山坐落于长三角水网密布的开阔平原,西临苏州,东接上海。河流勾连着昆山的41个大小湖泊,大名鼎鼎的阳澄湖大闸蟹便产自这里。

在彻底改由人工养殖之前,大闸蟹先在淡水河湖里觅食成长,生育季节则洄游至入海口产卵,人们在洄游路上设蟹簖拦截。簖的别名是“沪”,后来成了上海的简称。

自唐宋后,江南崛起为中国经济文化的中心,其核心城市明清时在苏州,近代以后转移到上海,而昆山正在苏、沪之间。苏州到上海,一条吴淞江横穿昆山,将两座城市紧密相连。

跨越历史的长河,如今,乘坐轨道交通11号线直达上海迪士尼乐园,驾驶电动分时租赁汽车轻松往返沪昆,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上海专家坐诊服务……

改革开放40多年,沪昆两地人民走得更近、关系更亲了。正如昆山自己打出的口号:不是上海,就在上海!

在昆山市科博中心,与时俱进的“昆山之路”成果展已成为外地人来到昆山的新晋打卡点。在这里,游客可以多角度、全景式了解一座城市的发展脉络。

“昆山之路”成果展已成为新晋打卡点。

细心的参观者可以留意到,昆山的每一步发展、每一次转型都离不开上海的溢出、辐射和带动。早在1984年,昆山就提出“东依上海、西托‘三线’、内联乡镇、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思路。

昆山第一家上市公司三山集团由金山、宝山、昆山三地合作创办;上海老字号品牌金星电视、凤凰自行车与昆山合营;一大批上海籍的技术人才来到昆山工作;星期天工程师更是奔波于沪昆两地,为昆山发展经济注入“上海力量”。

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重大机遇,给昆山的发展带来了人才和资金,为昆山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支撑。

昆山作为临沪第一站,紧邻上海是昆山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大的机遇。在上海市发改委副主任、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阮青看来,从抢抓浦东开发开放机遇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海与昆山的同城效应最为突出,上海溢出效应在昆山的发展中表现得最为充分,两地融合发展不断加深。

娄江潮水连海平,扬帆逐浪入黄浦。从“双城”变“同城”,昆山一直在努力。

2018年,昆山专门出台《对接融入上海三年提升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0年)》,实施规划战略一体协进计划、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计划、科创资源对口对接计划、产业要素协同融合计划、环境治理联防联控计划和公共服务同城共享计划,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对接融入上海。

昆山市发改委相关科室负责人邹绍云介绍,目前昆山境内与上海规划对接的17条主要道路已连通7条;上海地铁11号线花桥段自2013年运营以来,累计输送超1.2亿人次,日均客流量超6万人次;昆山轨交S1线正加快建设,将与上海地铁11号线无缝对接;沪昆公共交通卡已实现“异地刷卡”,昆山医保卡可以在上海多家定点医院“异地就医”结算。

“十四五”期间,深度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建设,继续实现与上海优势互补、分工合作、错位发展,仍是昆山不断努力的方向。

列车行驶在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延伸工程花桥段(上海安亭站至昆山花桥站)兆丰路站附近。

卡C位:争做临沪对台桥头堡

作为县级市的昆山与一线城市上海开展合作,如何避免“虹吸”效应,寻求扩大合作空间?

如果把长三角比作一个舞台,昆山无疑正处C位。作为对接上海的“桥头堡”,沿沪没有哪个地区比昆山更直接、更便利。

昆山利用这一区位优势,加快推进与上海的科创资源对口对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一流产业科创中心。高标准建设“一廊一园一港”科创载体,为沪昆人才科创合作提供空间。

昆山市花桥经济开发区招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昆山推出全国首例长三角地区与上海实现跨区域通用通兑的科技创新券。凭借“一张券”,昆山企业可直接购买上海科技服务资源,上海服务机构可直接在当地兑现昆山财政扶持资金,让创新资源如活水般在两地自由流动。

引进来,更要走出去。

东硕电子(昆山)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车间工作。

近几年,“嘉昆太”协同创新核心圈、环淀山湖战略协同区等合作机制进入实质化运作,昆山出台落实223项对接上海事项清单;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昆山分中心投入运营,实现昆山企业与上海科技服务机构无缝对接;昆山超算中心与张江共建科研合作共享平台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算力服务……

作为县级市的昆山与一线城市上海开展合作,如何避免“虹吸”效应,寻求扩大合作空间?

“既要在接轨上海城市核心功能建设中‘火中取栗’,又要在有效承接上海非核心功能中‘抓到好牌’。”谈到争做临沪对台桥头堡,昆山市商务局招商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融入上海的过程中,昆山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重点产业和昆山优势项目,与上海形成一体化战略体系,避免“虹吸”效应和同质竞争。

例如半导体产业,昆山对接上海集成电路技术与产业促进中心,签订《推进沪昆两地半导体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昆山成为台积电晶圆制造服务联盟产业化基地。又如小核酸产业,昆山积极承载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优质资源溢出,协同其人才科创团队推动昆山国际生物材料创新研究院等项目合作。

昆山还依托自身产业基础,扩大长三角“朋友圈”。

围绕汽车产业,昆山联合嘉定、平湖、温州、太仓,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汽车产业创新联盟,强化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产学研合作;围绕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消费、高科技四大领域,昆山联合嘉定、温州、太仓和上汽集团,合作发起成立总规模达100亿元的长三角产业升级股权投资基金,通过资本力量引导优质型企业、创新型企业和投资机构落户,促进产业深度融合。

昆山的另一个“朋友圈”是台资企业。

自1990年第一家台资企业落户昆山以来,昆台融合发展已经走过30多个年头,先后有5300余家台企“安家”昆山。数据显示:昆山地区生产总值的30%、工业总产值的50%、利用外资的60%、进出口总额的70%,均来自台资企业贡献。

去年,昆山获批全国首家具有两岸特色的金融改革试验区,国务院批复同意扩大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范围至昆山全市,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条例》,这无疑为昆山进一步推进昆台融合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昆山试验区建设推进工作办公室副主任林利剑表示,要用好昆山试验区和昆山金改区平台,积极引导台资企业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为台资企业在昆就地转型、高质量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临沪对台,昆山卡C位、抢C位,成就了今天和未来的地位。

一体化:追江赶海共建世界湖区

如果说,30年前昆山抓住浦东开发开放机遇做大了产业文章,那么现在以锦淀周一体化为抓手,融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则是做足做美生态文章。

2018年7月,《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正式下发,明确到2020年长三角地区要基本形成世界级城市群框架;

2019年10月29日,国务院批复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

2019年11月5日,苏州市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暨长三角一体化工作推进会召开,提出要把示范区建成引领一体化发展的“耀眼明珠”和世界著名湖区……

早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推出前,淀山湖就作为“世界湖区”建设纳入上海2035总体规划。2020年7月,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案公布,“世界湖区”蓝图徐徐展开。

昆山如何扛起苏州开放再出发的“前哨”担当?锦淀周一体化浮出水面。

2020年11月,昆山融入上海合作发展推介会在上海举行。会上,昆山南部三镇锦淀周一体化研究成果发布。这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获批以来,首个由示范区的协调区发出的高标准、系统化共建“世界湖区”创新行动。

“如果说,30年前昆山抓住浦东开发开放机遇做大了产业文章,那么现在以锦淀周一体化为抓手,融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则是做足做美生态文章。”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院长孙娟表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致力于打造“世界湖区”,赋予昆山南部三镇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此次昆山发布锦淀周一体化研究成果,精准把握住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最新脉动。

作为示范区的协调区,昆山南部三镇——锦溪镇、淀山湖镇和周庄镇坐拥淀山湖,其生态本底与示范区启动区五镇一脉相承。

周庄镇尽显水乡内涵气质。

调研采访期间,位于昆山锦溪镇的计家墩·理想村,来自上海的客人络绎不绝;八公里外的“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停车场里停满了沪牌的旅游大巴。昆山周庄镇相关负责人认为,锦淀周一体化不仅为三镇的合作提供了清晰指引,更打开了当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无限空间。

位于昆山锦溪镇的计家墩·理想村,房子错落有致。

昆山开展锦淀周一体化研究以来,进行了大量的考察调研工作。围绕“锦秀淀周、第一水乡”思路,以示范区建设为统一标准,从重识水乡、目标愿景、核心策略、支撑系统和实施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并从发展导向、空间布局、产业规划、基础设施、旅游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为三镇一体化发展指明方向。

周庄镇夜景。昆山以锦淀周一体化为抓手,融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做足做美生态文章。

示范区不是传统的造城思路,也不是过去的开发区模式,而是一体化发展的国家试验田。昆山发布锦淀周一体化研究成果,率先为示范区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孙娟分析,与示范区的启动区五镇相比,锦淀周一体化将重点围绕文化旅游错位发展,提升水乡内涵气质,并将从水乡动力视角探索“第一水乡”应有的空间特质、未来动力、地区魅力,探索融入示范区,共保生态、共建交通、共享设施等方式路径。

“十四五”开局,苏州提出全力打造服务融入国家战略的C位城市,当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排头兵。作为“尖兵中的尖兵”,昆山对接上海卡好长三角C位,正在用实际行动书写答卷。

已是百尺竿头,且看昆山追江赶海再出发!

佛山观察

扛起“前哨”担当 县域标兵再出发

昆山又一次站在了十字路口。

2020年,昆山地区生产总值突破42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420亿元,综合实力连续16年位居全国百强县(市)首位。这份成绩,足以让昆山傲视群雄。

但也不可否认,面对全球竞争优势重塑、经贸规则重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等叠加影响,经济外向度高的昆山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昆山再出发,靠什么?前辈走过的昆山之路已经给出了答案。

第一个关键词是创业。时代在变,但昆山艰苦创业的精神始终如一。无论是1984年昆山敢于自掏腰包创办开发区,还是2007年白手起家发展小核酸产业,昆山都忍得住寂寞、顶得住挫折。面对当前的困难与挑战,昆山依然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第二个关键词是改革。一直以来,昆山都以“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闻名全国。保持领跑新优势,昆山继续发扬争先创优、追求卓越的劲头,以刀刃向内的勇气,依然保持改革的决心和魄力。

第三个关键词是开放。昆山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一部开放史。对接上海卡好长三角C位,敞开胸怀拥抱极点城市,开放造就了昆山连续16年领跑全国百强县(市)的辉煌成绩。当前,昆山重塑区位优势,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区位担当,首要前提是开放。

回看佛山,顺德以村级工业园为突破口,全力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南海破题城乡发展不平衡,全力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在县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顺德、南海将与昆山之路、昆山精神同频共振。

身为县区经济第一军团,顺德、南海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利用好广州、深圳极点城市带动作用,同样秉持创业、改革、开放的精气神,势必扛起佛山争当全省地级市高质量发展领头羊的“前哨”担当!

佛山行动

加快推动广佛全域同城化,高水平编制《广佛同城化“十四五”发展规划》,大力推进“1+4”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建设,集中精力建设广佛荟、广佛新城等标志性项目。

——佛山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报告

创新全域同城合作体制机制,共同推动“1+4”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建设,加快建设广佛荟等一批地标性项目。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确保番海大桥、广佛肇高速全线建成通车,加快广佛环城际、佛山经广州至东莞城际等项目建设,力争广佛新干线高快速路复合通道、广佛同心桥等项目开工。

——2021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佛山传媒集团全媒体报道组

策划:吴礼晖、何仁军

统筹:王亚亮、尹保山、吴岚岚、何宁、陈伟鹏、陈婉萍

采写:路帅

图片:曹忠信、新华社、昆山市委宣传部

猜您想看:

原标题:《不是上海,就在上海!“中国最强县”是如何卡C位的?》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