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文甘肃】穿越千年的庆阳北石窟寺

2021-03-05 21:5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致北石窟寺

故宫博物院院长、原敦煌研究院院长 王旭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石窟寺是世界级的石窟艺术珍品,也是敦煌研究院管理的六大石窟之一。北石窟寺所在区域历史悠久、文化多元,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既是陇东古人生息繁衍、交流交融的中枢,也是丝绸之路在陇东的一个重要节点。当地有价值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可追溯到更新世地质时代,在史前时期也有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遗存分布。进入历史时期,周围地区是以周人、秦人为代表的华夏民族与周边戎、狄、匈奴等古代北方少数民族角逐、融合的舞台。汉代丝绸之路开辟以后,北线萧关古道和另外几条地方性道路都从此经过。北魏永平二年(509年),泾州刺史奚康生相继在此地和泾川开凿修建了北石窟寺和南石窟寺,标志着北石窟寺地区从区域性文化中心逐步走向中西交流的中央,丝绸之路文化和佛教艺术在陇东结出了硕果。

北石窟寺经历代不断开凿扩建和自然的汰选,现有编号的窟龛仍有300多个,造像2400多尊,在中国乃至世界石窟艺术中占有重要位置,对研究陇东地区乃至东西方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和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多个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突出普遍价值。同时,北石窟寺区域汇集了古生物化石、古文化遗址、丝路古道、石窟艺术、古民居、古村落,是农耕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交融荟萃的缩影,是陇东和丝绸之路上的一块宝地。

庆阳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作为敦煌研究院大家庭的一员,“敦煌文化守望者”效应正逐步在国内外显现,期待更多守望者把目光从敦煌扩散到陇东、拓展到丝路,共同把属于全人类的珍贵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摘自《讲解北石窟序言》,略有删减。)

中国是世界上开凿和保存石窟最多的国家。据统计,有石窟分布的省区市在全国有23个,石窟总数约300处。就分布规律来看,大多集中在古丝绸之路沿线。在众多的石窟中,仅在甘肃境内的丝绸之路上就发现大大小小的石窟140余处,而陇东则有78处,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就是北石窟寺。

北石窟寺的开凿不仅具有极高的佛教文化价值,寺中窟龛中精雕的石佛造像,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陇东地区的艺术特色,具有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意义。

第165窟门外天王造像

第244窟北壁供养人

历史背景

说起北石窟寺,不得不说创建者奚康生。据《魏书·世宗纪》记载:“永平二年(509年)春正月,泾州沙门刘慧汪聚众反,诏华州刺史奚康生讨之。”这一年,覆钟山下的北石窟寺及165窟正式创建。北石窟寺唐代题记和宋代残碑上均有记载,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重修石窟寺诸神庙碑记》:“粵稽厥初,盖创自元魏永平二年,泾原节度使奚侯创建”。《重修镇原县志·建置志》“寺观·石窟寺”云:“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泾州刺史奚侯建”。

奚康生又在回中山之南的永宁里开凿南石窟寺,并刊石立碑《南石窟寺》,碑文650余字,落款:“大魏永平三年……使持节都督泾州诸军事平西将军兼华泾二州刺史武安县开国男奚康生造”。现存南石窟第1窟即是,洞窟形制和窟内造像题材、内容和北石窟寺165窟基本一样,故有陇东“姊妹窟”之称。

楼底村北1号窟的飞天

北魏魅力165窟

北石窟寺地处今庆阳市西峰区的蒲河、茹河交汇处,以覆钟山为核心区的黄砂岩壁开凿了300余个龛窟,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石窟是北魏165窟。

在北石窟寺的龛窟中,按照一般的开窟程序,大型窟的雕凿,先从明窗开始。从明窗逐步进入窟内,然后从上向下排石。随着第165窟明窗的第一响凿子撞击声,不仅为该窟的开凿拉开了序幕,也为整个北石窟寺的开窟造像活动敲响了集结声。

北石窟寺第165窟为平面横长方形,覆斗式顶,窟门上开明窗。165窟是全国最大的七佛窟,坐东面西,石窟进深15.7米,高14.5米,南北宽21.7米。造像以七尊立佛为主体,配以胁侍菩萨,进窟门西壁雕凿交脚菩萨、骑象菩萨、阿修罗天等内容。窟顶四坡浮雕千佛、伎乐、飞天、弟子、佛塔及 “游走四门”“舍身饲虎”“莲花化生”等本生、佛传、经变故事画面。

天王雕刻在第165窟门外两侧,是一个威力无比而自信的形象,其身高5.8米,身着铠甲,足蹬战靴,怒目锁眉,神情威严,大有震慑一切邪魔的气魄。天王是镇守佛国的卫士,两尊天王体魄雄健、棱角分明、威风凛凛,愤怒的面部表情如虎啸狮吼一般。这种造型会给人威严肃穆的感觉,造成令人畏惧的氛围。

与迄今所能见到的其他石窟天王造像相比,北石窟寺天王造像具有含蓄、朴实、敦厚的特点,而其他石窟天王造像用各种动态、有力的武器、发达的躯体、勇猛的动作和表情等来体现力量。

第165窟阿修罗造像

最美的菩萨

在北石窟寺第71龛,有一尊精美的石雕菩萨像,造像高63厘米,砂岩质地,面部被毁,为北周造像,推测为周武帝灭佛或唐武宗会昌五年(公元845年)毁佛所为。

菩萨宝缯垂肩,颈戴项圈,披长巾自双肩搭下,从肘内穿下自然垂地。上身袒露丰腴的腹部及肚脐,下着裙,裙腰外翻下垂,双手合于胸前做捧物状。虽然菩萨像的面部已经风化,五官不再清晰,但如此优美的身躯和姿态让人们不禁联想她有着饱满圆润的面颊、高挺的鼻子、如云的卷发、面形方圆、修长弯曲的细眉、微微开启的眼睛、小口薄唇面带微笑的神态,充满了幸福自在和自信。

楼底村北1号窟龛楣浮雕思惟菩萨

翱翔的飞天

北石窟寺第165窟南壁和西壁交接处的壁面上,雕一凌空飞翔的飞天,北壁和东壁交接处的壁面上两佛之间雕一半身飞天;楼底村北1号窟中心柱东面雕有两个飞天;另外,第237窟、第250窟也有飞天形象。

在楼底村北1号窟中心柱东面下层龛楣外的两身飞天,身穿与云冈龙门相同的羽尾裙,肩披飘带,身姿矫健优美,在疾风中婀娜飘舞,这是陇东工匠向中原学习之作或即为中原匠师之作。

北石窟寺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北石窟寺的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飞天,作为石窟造像艺术的一种形式,伴随佛教教义与佛造像的附属而传播存在,并被赋予特殊的艺术美感价值。

第165窟骑象菩萨

骑象的普贤

第165窟门内南侧,有一铺骑象菩萨(高3.05米),是该窟中最为精美的一铺造像。

菩萨身材修长,细颈削肩,头戴宝冠,身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左舒相坐于象背中央,左手置于右腿之上,右手上举于右胸前,秀目微睁,朱唇紧闭,嫣然含笑,风姿绰约,俨然一副大慈大悲、普度众生的神态。前后各有驭象奴与一弟子,前面的驭象奴上身赤裸,下着犊鼻裤,双眉紧锁,怨怒异常,手持金刚杵双腿跪于象背之上;后面的弟子笑容率真,着袈裟手捧摩尼珠单膝跪于象背之上。

整组造像比例协调,大小适中,人物形态各异,动静有度。象奴与弟子的一怒一喜,更加衬托了菩萨的聪明睿智、心如止水宁静致远的境界,似乎将人间众生的万事万物了于胸臆,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化作俨然一笑了之,更进一步向世人诠释了佛法的深奥。菩萨、弟子、象奴同处于象背之上,正如佛教中提倡的众生平等。

第165窟南部(本组图片由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提供)

战神阿修罗天造像

第165窟阿修罗天是北石窟寺与其他石窟相比具有特色的造像,在全国石窟群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阿修罗天是北石窟寺一尊非常独特的代表作雕像。佛经中的阿修罗天是一个勇猛威武并令人望而生畏的形象,又是一个充满战斗性格的化身。阿修罗天造像多头多臂,手持日月,张臂举杵。雕刻者用洗练硬直的刀法,概括地显示阿修罗天震撼天地的威力和气吞山河的气概。

整个165窟规模宏大,造型严谨,内容丰富,气势磅礴。似乎按佛经教义统一规划,一次性完成。虽经1500多年的风雨沧桑,至今保持得仍很完整。

伎乐人与供养人

第165窟佛传故事中有众多伎乐人或手持琵琶,或弹奏阮咸的场面;第135窟佛的背后有高髻、着圆领大衣的伎乐人吹奏长箫和排箫、敲击铃钹的浮雕。在佛教石窟的雕塑或壁画中,凡是描绘人间世俗活动,其中的奏乐作舞者,都是伎乐人。伎乐人又称“供养乐伎”,是社会现实生活的直接反映,比较客观地反映出世俗世界的乐舞。

北石窟寺历代开凿的洞窟中有许多供养人的形象,包括当时社会上各阶层的人物,有寺院僧侣、地方官员、庶民百姓等。现存北石窟寺的各时代供养人浮雕,脉络清晰地展示了陇东一带传统人物浮雕的发展过程,对研究陇东石窟营造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北石窟寺因所处的覆钟山石质属于白垩纪黄砂岩,石质均匀,便于雕凿佛像,所以北石窟寺与甘肃其他几个著名石窟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石窟造像全部采用石雕。这里的石雕都是以佛经为依据制造的佛教造像,主要的雕刻作品有七佛、三佛、千佛、阿弥陀佛、弥勒佛、菩萨、飞天、天王、力士、罗汉以及不同时期的供养人等。

在这里遗留下大量含有精美造像的龛窟,这些龛窟用形象、美感、色彩、造型以及饱含激情的想象构筑起理想的彼岸世界。在北石窟寺中的三百多个龛窟,每一窟、每一尊佛,每一斧一凿都让人流连忘返。

北石窟寺的兴衰历史

北石窟寺从创建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北石窟寺佛教艺术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经历了创建初期、繁盛时期、衰落时期三个阶段。

自从北魏永平二年(509年)第165窟凿成,便有了北石窟寺确凿的历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第165窟和楼底村北1号窟。

西魏时期的造像龛窟有3个:第44窟、70窟、135窟,造像的面形带有北魏晚期消瘦清俊的特点,同时也能够看出,人物风貌开始由清瘦俊美向丰腴健壮转变。龛窟中保存较完整的是135窟。

北周历史较为短暂,其间,还发生了一些历史事件,但北石窟寺造像活动还是未曾中断。进入隋代,南北朝时期的“秀骨清像”慢慢褪去,转而被一种丰满圆浑、体粗颈短、面相丰圆的风格所替代,为唐代佛教造像风格的形成打好了基础。

在经历隋朝造像的神殿和铺垫之后,唐朝石窟造像艺术迎来了一个新的高峰,其造像丰满健壮,雍容典雅,彰显出鲜活而真实的生命力。唐代石窟是北石窟寺开龛造像最兴盛的时期,龛窟多达211个,占全部龛窟三分之二以上。

到了唐朝中期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它的后期,宋朝以后更加快了衰落的步伐。今日所见北石窟寺中宋朝时期开凿的龛窟只有2个,但这2个龛窟仍然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

元朝以后,在北石窟寺及周边佛寺的造像和修缮活动中,神性在消失,而人性在增长,世俗化倾向更加明显。北石窟寺不再出现大规模的造像活动。

明清时期(1368年-1911年),北石窟寺开窟造像活动基本消歇,但维修活动没有终止。从现存的碑铭看,明清时期北石窟寺至少有过八次修葺活动。清朝中叶以后,北石窟寺又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重修,但人为的破坏在这一百年间也是最严重的,特别是同治年间的战乱所造成的破坏。

北石窟寺最初曾是官方开凿的石窟,由于政治原因和自然灾害,变得满目疮痍,在晚清民国时期淡出人们的视野。

1959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在陇东地区进行文物普查时,于蒲河和茹河交汇处发现了北石窟寺。1963年2月13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北石窟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13日,北石窟寺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重点保护单位。

在1500多年后的今天,北石窟寺作为陇东地区一处窟群集中、造像数量巨大、历史信息丰富、艺术价值极高、延续时间很长的典型石窟文化遗存,焕发着迷人的光彩。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原标题:《【人文甘肃】穿越千年的庆阳北石窟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