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提升城乡功能 塑造发展优势③|老旧社区重获新生、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乡村产业持续发展!

2021-03-05 22: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关注公众号,与80万蓬江人一起看

蓬江发布

权威报道 暖意用心 服务民生

点击上方篮字关注并加入星标

沉寂多年的老旧社区启明里

在改造后华丽变身、重获新生,

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

吸引市民、游客约42万人次前来打卡,

成为城市的地标性网红。

华园、汲芳、白沙等

一大批农贸市场升级改造,

商超化标准让市民购物舒心的同时,

也大大扮靓了城市“脸面”。

雅怡、世纪花源等口袋公园持续更新,

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散步休闲,

在“转角遇到美”。

城市宜居,有了更贴切的内涵。

火热的五洞牛肉街、

重唤乡愁的良溪古村、

令人期待的田园综合体……

振兴的能量棒在乡村间接续传递,

乡村产业持续发展。

彭伟宗 摄

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高品质的发展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成为新时代的重要目标和任务。2020年以来,蓬江区围绕高标准建设中心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和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的目标要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依托“八个三年行动计划”抓手,通过扎实开展城市更新改造提质和乡村振兴行动,蓬江的城乡功能品质更优更强,中心城区的能量级得到提升,获得了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今天,《江门日报》推出《提升城乡功能 塑造发展优势——蓬江区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展示》第三篇专题报道《老旧社区重获新生 农贸市场升级改造 乡村产业持续发展 蓬江区城市更新提质迎蝶变 城乡融合发展蓄新能 》。回看前两篇专题报道可戳:��

提升城乡功能 塑造发展优势①|蓬江区全力构建立体化交通网络新格局!提升城乡功能 塑造发展优势②|蓬江区大手笔兴教育、高水平办医疗、高标准助养老!人们进入城市,是为更好地生活,城市工作就应致力于满足这一朴素但不容忽视的诉求。

优良的人居环境,是人们在城市安居乐业的一个重要方面。作为中心城区,蓬江区在提升城市品质、创造优良人居环境的课题上,作了更多的思考和实践。从老旧小区改造到农贸市场升级,从建设美丽公园到缔造亮丽景观,蓬江区尽力而为,用“绣花”功夫、实际行动换来民生业绩,推动城市功能、品质双提升,以更优美宜居的环境、更完善的配套,满足市民休闲、生活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用心用情改造老旧小区

春节期间,启明里周边一派热闹景象,人们纷纷到此感受百年历史风味,品读融合岭南风格和西方建筑特点的侨乡文化,欣赏一桥之隔的江边里网红楼。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启明里及周边吸引市民、游客约42万人次前来打卡。

春节期间,启明里及周边吸引大批游客前来游玩。

位于蓬江区白沙街道的启明里,是江门早期的华侨聚居点之一,见证着江门的城区发展。但随着居民不断迁出,片区不复当年繁华。2019年,启明里城市品质提升及活化项目正式启动,首批升级改造后立即释放出能量,越来越多的商家进驻启明里,为这里带来生机与活力,片区居民的幸福感日益提升,启明里也跃升为全市火爆的网红打卡点。

改造后的启明里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

而江边里路口的那一幢35岁楼龄的老旧楼房,原本平平无奇,但通过翻新改造后得到升华,通过融入文化创意和街区历史文化元素,生动呈现创业创新内涵的“江边里精神”,变身成为艺术作品。

江边里一幢老旧楼房经改造后成为网红楼。

两类建筑相映成趣,

成为市民喜爱的休闲娱乐去处。

江边社区居民陈卫儿说:

“感觉像是住进了新房子,我们周边的环境越来越好了,一下楼过了天桥就是新的网红打卡点启明里,我们邻里之间吃完饭经常过去散步。在美好的环境下,保持运动,人也越来越有活力。”

2020年,蓬江区提出大力实施涵盖老旧小区改造在内的“八个三年行动计划”,要求以打造作品、精品、艺术品的“工匠精神”,以向人民负责、向历史负责的高度责任感,紧盯项目建设目标挂图作战,做优做强城乡功能品质。改造后的启明里和翻新后的江边里大楼成为广受欢迎的网红地,正是蓬江区以“绣花”功夫推进老旧社区改造,以“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公共空间,推动城市品质提升,创造优良人居环境行动的生动注解。

2020年,蓬江区在全市率先出台《江门市蓬江区老旧社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计划总投资1.5亿元,结合基层社会治理,着力推动环市和白沙的13个老旧社区功能完善、空间挖潜和服务提升,切实解决老旧社区“环境差”和“停车难”问题。

目前,已完成对启明里(一期)、西园、花园、育德等老旧小区改造,累计改造道路7000平方米、升级改造社区公园13个等,有效改善老旧社区公共配套设施,提升社区环境,惠及社区及周边居民约18000户,受到市民的一致好评;2020年计划改造的石湾社区(启明里二期、九中街)、美景社区(美景里)、良化南社区(炮台新村)和五福社区(五福街)等,已于去年11月开工建设,目前已初见成效。

高标准升级改造农贸市场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农贸市场连接着市民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对农贸市场的品质也呈现出高质量要求的趋势。可以说,对农贸市场进行整治,是事关百姓生活质量的民生问题。

2020年,集贸市场品质提升被纳入蓬江区“八个三年行动计划”。计划总投资1.36亿元,着力推动集贸市场及周边环境整治、市场内部升级改造工作,提升市场管理标准,加强推行“超市化”管理,实施文明诚信市场评比,力争集贸市场及周边环境整治提升成为全市示范。

两年多来,蓬江区完成了

对全区16个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

位于居民集中区的白沙市场已经“服役”25年了,去年6月,蓬江区启动了对该市场的升级改造,内容涉及卫生环境、基础设施、交通秩序三大类,具体包括整治乱拉挂、破旧雨篷,整治占道经营,市场保洁常态化、市场内部改造等。目前,白沙市场已经完成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

宽敞明亮的摊位、统一的绿底红字招牌、“小清新”的花卉植物装饰吊顶……在白沙市场水果区,前来购物的市民倍感惊喜。

家住附近的梁女士说:

“以前来买菜,孩子都不愿跟着我来,觉得脏兮兮的。没想到改造后环境这么好,整齐、干净,好像走进了超市。”

去年12月以来,蓬江区联合市国资委,仅用40多天时间,高标准高效率完成对蓬江、中心、良化、华园、横岭、北街6个农贸市场实施升级改造工作,并在今年春节前对外开放。改造后的农贸市场,空间布局更加优化,便民程度得到加强,卫生环境明显改善。

改造后的中心市场让老百姓购物更舒心。

参与工程改造的江门市和兴市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锦波介绍说:

这批市场经过升级改造后,能容纳的摊档、商铺数量明显增加,通过设立标准化的农副产品分区,业态布局更加合理,市场内部环境变得更为美观、整洁、卫生、安全和舒适;通过采用防臭、防积水等系统,农贸市场以往常见的脏乱差难题也得到有效解决;为提供更加智能、便捷和人性化的服务,蓬江区在全市率先上线的“导购机器人”和“智慧农贸管理”系统,配套智能溯源秤、大数据食品溯源系统、会员系统配套支持、红色文化走廊、农耕文化橱窗、食品安全检测室以及母婴室等设施。

“力争把蓬江区的集贸市场及周边环境整治提升成为全市示范”,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公园绿化提升市民幸福感

在蓬江区天宁路段,雅怡口袋公园成为居民在夜晚最喜爱的去处之一。“住了这么多年,没想到这里还能建成小公园,真是太好了。”家住附近的居民何清开心地说,没建公园前,这一片杂草丛生,尤其是夏天蚊蝇增多。“现在改成公园,大家可以在这里跳舞、散步,居住环境又提升了。”

“出门见绿,移步入园”

是许多蓬江市民

近年来最明显的感受。

2020年以来,蓬江区着力升级打造城市景观精品,计划总投资110.5亿元,推进兰石公园、丰乐公园、龙舟山公园、陈垣故居升级改造等20项工程建设及城心轴线慢行系统等89个项目,切实提升城市生活品质,让居民真正享受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建设成果。

每逢周末,

各式各样的城市公园

总会变得特别热闹。

丰乐公园。

在丰乐公园内,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亲民为民的各项安全设备配置齐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模范故事等内容点缀着公园美景,丰富了公园的思想文化内涵,受到附近市民的欢迎。

“已经习惯了每天来公园走几圈。”市民李洪珠说,只要不下雨,每天早上都会在公园锻炼身体,和朋友们聊聊天。

口袋公园让市民“转角遇到美”。图为萃锦园口袋公园。

去年,蓬江区以“绣花”功夫为服务理念,高标准实施公园绿化升级改造工程,切实提升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此外,通过充分利用公共绿地、边角地、零碎绿地等小地块,在群众家门口建设了一批主题鲜明、绿量充足、功能完善、亲民便民的口袋公园,不仅改善了人居环境,更满足了群众休闲娱乐和精神文化需求,得到居民的高度认可。

在天沙河景观示范段一侧,儿童游乐园、科技运动园等片区总能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这些片区以草绿为主色调,设置了喷泉互动单车、诗歌聚场、电竞足球等多样化、智能化游乐项目,可满足市民运动及游玩的需求。该项目负责人陈思介绍,项目整体按照“三园四区”景观结构打造,高标准设计,在全市率先打造出智能化、互动化、物联化的生态运动园。

天沙河景观示范段诗歌聚场。

近年来,蓬江区着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了西江(滨江大道)、江门人才岛、江门河北岸、天沙河等4段具有蓬江特色的碧道及天沙湖、园山湖等重点项目。

“碧道建设涵盖水安全提升、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资源保障、景观与特色营造、游憩系统构建等功能等多重功能,可满足市民和游客休闲游憩、观赏美景等多种需求。”蓬江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只需十多分钟的车程,就能完成从“繁华都市”到“青山绿水”的切换。

从荷塘镇南村村的村屋向外眺望:紫荆花随风摇曳,湖水微波荡漾,一幅美好的荷塘田园乡村图景尽收眼底。经过打造,今年该地已成为众多游客喜爱的乡村旅游打卡点之一。

南村村荷塘月色道路旁的装饰灯,独具水乡风情。戴惠甜 摄

蓬江区的乡村地区大多“隐于市”,

城乡交融的显著特点赋予了其

农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对此,蓬江区以发展城郊型农业为解题思路,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打造出以休闲观光、文化旅游为主的农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

在广东省2019年度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获评“优秀”等次,成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村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近年来,蓬江区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紧紧围绕农村“厕所革命”、农村水利工程、“四好农村路”、示范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垃圾处理等6个方面工作,持续推进农村蝶变。

如今的蓬江区,都市农业和美丽乡村交相辉映,正奏响乡村振兴的最强音符。

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为进一步促进全区城乡融合发展,根据《江门市蓬江区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蓬江区从农村“厕所革命”、农村水利工程、“四好农村路”、示范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垃圾处理等6个方面开展工作,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目前,已相继完成了第一批4个示范村(居)和第二批“4+2”示范村(居)建设,新、改建农村卫生公厕263座,建设“四好农村路”20条约19公里,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村庄保洁覆盖面达100%,累计投资约30亿元。

近年来,蓬江区以建设“四好农村路”为契机,实现全域所有自然村、生态旅游区通达公路目标。

以“三清三拆三整治”为抓手,蓬江区深入推动人居环境整治,率先在75个行政村中挑选了棠下镇良溪村、荷塘镇南村村、潮连街塘边社区(卢湾村)、杜阮镇长乔村等,高标准启动区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由此打开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良溪村优美的环湖路。

聚心环湖路“无中生有”、主干道两侧屋舍“修旧如旧”、162条传统街巷干净整洁,背靠大雁山,面朝护村河的棠下镇良溪村于山水间焕发出勃勃生机,游人三五成群走进罗氏大宗祠,细细品味“后珠玑巷”人的乡愁。

“有些离得远的,专门开车过来看,都很羡慕我们村。”良溪村村民罗显志语气中显露出骄傲和自豪。他表示,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不单是外村人,不少良溪村内五六十岁的村民都感慨“长这么大,没见过这么整齐、漂亮的良溪村。”

乡村颜值提升,基础设施升级,如今的长乔村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拍照游玩。

近年来,杜阮镇长乔村明渠改为暗渠,巷道铺设成水泥路,村内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古榕两树抱清阴,村舍依池映竹林”成为文艺爱好者对长乔村的真实写照。

村民既是乡村振兴的实施者也是受益者。想取得扎实的效果,必须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也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增强村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动力。

南村村的“荷塘月色”让人迷醉。

在荷塘镇南村村,浪漫的水乡风情、田园风光如画一般。随着夜幕降临,月光静静地泻在水面,微风过处,送来虫鸣,湖面也荡出了波纹。据了解,示范村建设工作的顺利完成,少不了全村400多户村民的支持及参与。

今年81岁的村民李艳华就是其中一员,在干部上门做工作时,李艳华答应拆掉自家门前引以为生多年的猪圈。“刚开始她也是舍不得的,后来我们给她做通了思想工作,她就做好决定,并说服身边的村民一起拆除。”南村村党支部书记胡秋维说。

今年,示范村建设的意义将进一步深化。“蓬江各镇(街)要逐步把典型示范向面上整治推进,带动周边同步开展整治,形成以点带面、连线成片、全面推进的综合示范效应。”蓬江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补齐短板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池塘臭味没了,水质明显改善,生活更有盼头了!”去年底,棠下镇仁厚村村民岑景林发现自家鱼塘的水质明显改善,平时经常闻到的臭味也消散不少。

农村生活用水质量如何、村间小路通往何处、农村垃圾如何处理等问题关系着村民的生活品质。对此,蓬江区进一步巩固“三清三拆三整治”、百日攻坚拆违等工作成效,同时以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为导向,推进污水治理、垃圾处理,升级水电等基础设施,探索出一批城乡融合的新政策新机制新经验,推动农村面貌持续改善。

棠下镇石头村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完工。

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蓬江区结合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一期和二期项目的实施,启动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通过修建截污管网,不断完善管网覆盖,推进污水治理。同时,通过城镇污水系统提质增效,提升污水处理运行效能,彻底解决农村水体的黑臭现象。

南村村新建起来的公厕成为村里一道靓丽风景线。

“厕所革命”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民生短板、健全服务体系的重要切入点。蓬江区投入4500万元,提升农村公厕硬件水平,基本实现每个自然村按实际需求建设1个标准化公厕的目标。

仁厚村增设垃圾分类投放点。

乡村美不美,关键在于管护。对此,蓬江区出台《江门市蓬江区关于深化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按600元/月/公厕的标准,全区农村厕所落实管护经费,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在农村卫生保洁方面,出台《蓬江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工作实施方案》,自2020年起按1000元/月/村小组和10元/年/户籍人口的标准,每年投入1486万元对农村保洁进行奖补。

村民梁素庆正是农村保洁队伍的其中一员。每天上午,梁素庆都会用时3小时清扫村道的垃圾、除干净杂草,保护村道环境卫生。“这是我们的家园,需要大家精心去维护。”梁素庆说。

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让农民富起来,

是乡村振兴的根本。

五月时节,杜阮镇上巷村的杜阮凉瓜成熟,不少市民在此摘凉瓜、买凉瓜、尝凉瓜;

沿着“四好农村路”,市民可直通田园综合体、叱石山、兰石公园等景区游玩,体验蓬江特色的旅游路线……

近年来,蓬江区大力发展五洞牛肉街、杜阮羊肉街、良溪文化旅游、荷塘月色等特色产业,并以高质量建设“四好农村路”为契机,实现了全域所有自然村、生态旅游区通达公路目标,逐步打造出“串珠成链”的乡村旅游发展新局面,从而带动全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夯实经济基础。

每天,五洞牛肉街都会吸引来自各地的食客。

2019年以来,蓬江区在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谋划建设了多个文旅项目,包括荷塘月色、田园综合体等,致力于打造更多高质量、多元化的农村精品旅游路线。

“荷塘月色项目约占地45亩,其中水域面积有30多亩,走完一圈约1.5公里,很适合亲子休闲游。”南村村驻村第一书记曹于梼表示,目前,该项目正在逐步完善,还计划引进荷塘当地特色美食鱼饼、荷塘冲菜等,植入红色文化、党建、乡村振兴等元素,形成可满足市民饮食、游玩、学习、休闲等方面于一体的乡村景区。

此外,在构建“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新格局方面,蓬江区以打造凉瓜、沃柑等特色农业基地为目标,确定了杜阮镇上巷村和棠下镇良溪村为实施点,实现在全市范围内率先申报、率先审定、率先施工,带动农户大力发展凉瓜、沃柑种植,打通“企业+农户+市场”的产销之路,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相结合。

改造典型

育德社区

育德社区: 居民生活品质全面提升

育德社区于1998年8月建成,有94幢住宅楼宇,常住人口超1万人。经过20余年的岁月洗礼,社区内停车困难、交通拥堵、设施老旧、物管缺位等问题愈加突出。

2019年3月,育德社区改造纳入市、区两级城市品质提升重点项目。以“保基本、促提升”为思路快速推进。通过实施交通微循环,开展市场及周边整治,大力推进文体、绿化项目和完善社区配套设施等一系列举措,社区居民生活品质全面提升。

完成升级改造的育德文体广场焕然一新。周华东 摄

升级改造从外在到里子系统推进。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方面,重新铺设了育德广场的地面,升级了周边灯光照明设施;为满足群众社区生活新需求,划出专门的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专门建了方便群众跳广场舞的小舞台,建了方便群众健身的跑道。为解决社区道路拥堵、车位紧张、公共区域环境杂乱等问题,对社区居民楼下的道路、绿地进行全面改造,重新施划了多个车位,实施交通“微循环”改造也,对居民楼上的“蜘蛛网”——架空线路,也以“横平竖直”的标准进行统一捆扎或下地,空间变得“清爽”。同时,社区还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立体停车场,缓解停车难题,引导和协助有条件的居民楼加装电梯,提升居住品质。如今,走进社区内街小巷,干净整洁的环境、温馨和谐的生活气息让人印象深刻。

改造获得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社区居民梁姨说:“小区的路平整了,小区的绿化美了,小区公园也多了。在这里生活很幸福。感觉整个社区就是我家的后花园。”

汲芳农贸市场

汲芳农贸市场: “脏乱差”蝶变成“四星级”

位于白沙街道的汲芳农贸市场,因结构简陋、环境脏乱差、短斤缺两,一直是市民“吐槽”的重灾区。此外,由于市场已使用30多年,其安全隐患也日益突出。

2019年,江门市国汇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开始对汲芳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投资480万元,按照星级市场标准进行升级改造。2020年1月,汲芳市场完成改造正式开业。升级改造后的汲芳市场不仅实现环境大变身,更是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和市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蝶变成为江门市“四星级”农贸市场。

汲芳农贸市场

如今走进汲芳市场,可看见市场内灯光明亮,农产品整齐摆放,原来漏雨的铁棚顶变成了混凝土,坑坑洼洼的地面也变得干燥洁净。“超市式市场”设计,让猪肉、禽类、水产、蔬菜、熟食等分区经营,市场经营秩序更加清晰。新市场可容纳台位133个、68家商铺,共201家经营户。据统计,汲芳农贸市场日吞吐量有4—5万人次,周六日吞吐量有6—7万人次,相比以前有了较大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汲芳农贸市场在运作中大力宣传诚实信用的经营理念,力促文明经营、优质服务、诚实信用。比如,经营户们进驻新汲芳市场时,都与市场签订了新合同,其中规定了每个商户需要给予市场一定的保证金,假设商户违反公约,将在保证金中扣罚。同时,在正门处设置了经营户“红黑榜”,“红榜”表扬诚信经营的商户,“黑榜”则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公示。此外,还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实验室,建立责任追究制。

原标题:《提升城乡功能 塑造发展优势③|老旧社区重获新生、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乡村产业持续发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