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从“五六块一斤的水果几毛钱都卖不出去”,到两年卖出700吨……

2021-03-05 21:2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津云新闻记者 劳韵霏 发自昆明

2020年1月20日,彝族女孩儿云琼、云丽姐妹俩这辈子都忘不了的日子,那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昆明新春购物博览会年货街,在云琼、云丽的展位前询问土特产销售情况。那个下午,成为云丽、云琼这一生最珍贵的记忆。

“我们将铭记习近平总书记关怀,希望将来把云南省的优质农特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让更多消费者品尝到稀有、健康的云南特产。”云丽和云琼说。

来自昆明市东川区的这对普通彝族小姐妹云琼和云丽在助力东川、寻甸、禄劝三个贫困县群众脱贫致富的路上,带动570多家合作社进行农特产品销售,覆盖建档立卡户1.5万户,被人们称为“最美扶贫代言人”。

要把农产品卖出去

位于昆明市珥季路中段的“农果云”扶贫产销体验店门口,37岁的姐姐云琼正忙着招呼来订货的客人。

“农果云”的店面并不大,错落有致的货架上,整齐地摆满了各种农特产品,东川大洋芋、芦笋面、七彩野地花生、黑花生、手工红糖、核桃、无花果干、绿壳鸡蛋、土蜂蜜、黑松露、油鸡枞、羊肚菌、彝家小锅酒等林林总总,丰富多样。

“现在销售的大概有600多个品种,今年除了东川区,还为其他地区做扶贫产品的推广。” 云琼和云丽被当地人称为“最美扶贫代言人”,而这一路走来实属不易。

云琼和云丽是亲姐妹,她们出生在一个彝族家庭,爷爷家在东川区,小时候,姐妹俩在假期常到爷爷家住一段。

“小的时候东川区特别穷,没水没电也没路。”东川是深度贫困地区,是昆明3个国家级贫困县区之一,云琼记得,东川区的村民以前喝水要到山里去挑,照明靠蜡烛,村民种植的土特产要用背篓背到山下的市集售卖,往返一趟要两个多小时,也卖不出多少钱。

云琼读完中专之后到深圳打工,做过化妆品销售、酒店经理等工作,“在深圳,看到卖5、6块一斤的水果,我们村里只能卖到几毛钱一斤,还卖不出去,东川区的自然条件适合农作物,种出来的土特产都很好吃。”那个时候,云琼就在想,她希望能帮助村民把土特产推广。

云琼没想到,妹妹和她的想法不谋而和。

比云琼小三岁的云丽毕业后也外出打工,做过药品销售,也在土产店打过工。

2018年一天,云丽在一次和朋友的闲聊中得知,东川拖布卡镇格勒村的枇杷丰收了,品质也非常好,但山高路远,销售无门,农民们只能心疼地望着枇杷果烂在树下。

实地了解一番后,云丽决定试一试帮农户们卖枇杷,她让朋友一起在朋友圈发出卖枇杷的消息,没想到几天后13吨枇杷全部卖出,“那几天我们特别兴奋,自己那么渺小,却可以在几天内帮助村民卖掉这么多枇杷。”云琼说,听到云丽的消息,姐妹俩心里暖暖的。

扶贫产品走出大山

东川的交通不便,朴实的农民也没有销售能力,从那个时候起,云丽决定帮助东川村民推销农作物和土特产。

贫困地区的群众不敢相信上门代销的人能把它们卖出去。起初,上门收购山货很艰难,云丽因此吃了无数回闭门羹,被村民当成“骗子”是家常便饭。有一次,为收购5公斤土蜂蜜,云丽走了半天山路,最后竟被主人轰出了门,她无助地走出村子时,忍不住大哭了起来。

冷静下来后,云丽换了一种方式,她联系到驻村扶贫干部,主动帮助他们的扶贫对象代销农产品,每一笔交易都平买平卖,自己则靠销售其他微利副食品来支撑经营。

2019年5月,东川区铜都街道办农科站的工作人员专程找到云丽,请她帮助销售一批滞销的黑糯玉米,这一次,云丽仅用了3个小时就卖出10吨黑糯玉米,云丽的名字渐渐被人们熟知,也成功帮助村民推销了很多产品。仅在2019年下半年,云丽帮助东川区的群众销售出40吨杨梅、12吨红薯、15吨小枣、46吨金花梨、200吨洋芋、3吨野生鸡枞、15吨软籽石榴、8吨五谷杂粮、20吨面条……

东川区乌龙镇的镇长被云丽的执着和能干打动,亲自带着她挨家挨户上门推介,镇上种植的乌龙高钙米都交给她负责包装并代销,援滇干部也伸出援手,一起帮助云丽打开销路,带动更多的扶贫产品走出深山。

2020年,云丽创立了品牌“农果云”,并动员姐姐云琼辞去酒店管理的高薪职业,加入到创业中来。

“她从小做事情就特别吃得起苦,待人也心肠好,很少计较。”云琼说,看着妹妹辛勤打拼,既心疼又佩服,决定帮她一同扛起责任。

“贫困群众都知道将心比心,我们帮助代销的农产品有了收益,村民们很高兴,用煮腊肉、煮腊排骨招待我们,常有村民烧几个大洋芋塞给我们,让我们带在路上吃。”云琼说,参与扶贫事业,获得的是份沉甸甸的充实和感动。

从2018年至2020年,云琼和云丽小姐妹帮助东川区群众销售出各类农产品约700吨,还通过展会等方式销售约500多万元扶贫产品。

有政府的努力,有好心人的帮助,东川区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2019年,全区实现了全部脱贫。

让所有人尝到

昆明大山中的美味

过去这一年,云琼和云丽更忙了,两人在昆明市珥季路中段开了一家“农果云”扶贫产销体验店,在东川区设立的加工基地为10多名当地建档立卡户提供了工作岗位。

如今,“农果云”已经成长为东川的扶贫龙头企业,依靠实体店+电商销售实现了线上线下共同营销,公司与东川区80多个专业合作社、寻甸县的187个专业合作社、禄劝县的318个专业合作社建立了稳定的产供销合作,代销的农特产品达到600多种。

云丽负责货源和品控,云琼负责管理和销售,她们在乌龙镇种植了100多亩七彩花生,建起了七彩土豆片加工厂,有了1600立方米的冷库,每天,姐妹俩奔忙于洽谈客户、收购产品、下单发货的路上。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的幸福也是奋斗出来的。”现在,云丽、云琼姐妹已经开始筹划在省内外发展加盟店,云琼说,未来,她们计划把昆明北部三县区的优质农产品卖到省外,带动更多农户实现增收,加盟店做起来后,要让省外消费者也尝一尝这些来自昆明大山的美味。

原标题:《从“五六块一斤的水果几毛钱都卖不出去”,到两年卖出700吨……》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