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奋进之路“三区三州”跨省联动·西藏篇】攻克深度贫困的西藏实践

2021-03-06 21:4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三区三州”是中国脱贫攻坚史上的特有名词。

“三区”,指西藏,新疆南疆的和田、阿克苏、喀什、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四地州,以及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四省涉藏地区。“三州”,则是指甘肃临夏州、四川凉山州和云南怒江州。三区三州是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的“硬骨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出台,专门对“三区三州”等深贫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从雪域高原、戈壁大漠,到“溜索悬江”的峡谷沟壑;从曾经“苦瘠甲天下”的黄土高原,到“一步跨千年”的大凉山……在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个贫困县中,“三区三州”贫困县与其他贫困县一道“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三区三州”各族儿女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毅力、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拼搏精神,书写着一曲曲勠力同心、决战贫困的英雄壮歌。

为呈现“三区三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道路上的历史巨变,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之际,甘肃日报社、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甘肃新媒体集团新甘肃客户端联合新疆、西藏、青海、四川、云南“三区三州”党媒党端推出联动策划,以“奋进之路”为主题,综合运用海报、短视频、H5等形式,通过“三区三州”脱贫路上的奋斗缩影折射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大变化,全景式展现各族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激情与梦想。

“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习近平总书记深情满怀、嘱托殷殷。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特别是在“十三五”期间,西藏自治区交出了一份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单”——截至去年底,7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清零,贫困发生率降为“零”,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底的1499元增加到2019年的9328元。至此,困扰雪域高原千百年来的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鸟瞰林芝市(西藏日报记者 旦增西旦/无人机拍摄)

决战:构建大扶贫格局

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浪卡子县的普玛江塘,曾是贫困的“代名词”。平均海拔5373米,是我国海拔最高的乡,空气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40%。

在这里,连呼吸都是问题,摆脱贫困无疑是“难上加难”。 但是,再难也要勇于攻坚。

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定表示,要采取超常举措,下足绣花功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西藏与全国一道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高位推动。自治区领导以上率下,分片包干、挂帅督办、亲研对策、靠前推动;在自治区、市(地)、县(区)、乡(镇)四级成立脱贫攻坚指挥部,层层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

——完善政策。2016年以来,自治区制定印发了《“五个一批”实施方案》《贫困村退出与贫困县摘帽考核办法》等70多个配套文件,形成了涵盖“五个一批”工程、资金保障、成果巩固等多层次、全方位、广领域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

——加大投入。自治区统筹整合涉农资金748.48亿元用于脱贫攻坚,年均增幅超过15%;累计发放扶贫贴息贷款644亿元、发放小额信贷资金61.27亿元。

——强化帮扶。自治区建立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金融扶贫、援藏扶贫“五驾马车”齐驱的大帮扶模式,如将超过80%的援藏资金用于民生和扶贫领域。

——智志双扶。深入开展“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比、学、赶、帮、超竞赛,提升脱贫技能,培养致富带头人,激发脱贫内生动力……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构建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和大扶贫格局,形成抓脱贫促脱贫的强大合力。

高标准奶牛养殖基地一角(西藏日报记者 旦增西旦/摄)

攻坚:精准帮扶举措

设施简陋的老房子变成了功能齐全的藏式别墅、水草肥美的草原培育出脱贫致富的“金牌产业”……在这片广袤而美丽的大地上,一个个生动故事不断书写着“脱贫奇迹”。

三岩片区,西藏有名的苦瘠之地。由于地势险恶、土地贫瘠,三岩人世世代代走不出大山,几乎与世隔绝,封闭、贫穷、落后。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

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扎囊县桑耶镇桑耶社区新村全貌(西藏日报记者 刘枫/摄)

2018年,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对该片区的11600余名贫困群众实施整体易地扶贫搬迁。这是西藏最大的整体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从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搬到了1000多公里外。刚开始,我不愿意搬。现在,我真心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离开了穷窝窝,来到了气候宜人、交通便利的好地方,帮助我们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从昌都市贡觉县三岩片区的木协乡木协村搬迁到林芝市米林县里龙乡德吉新村后,村民们的生活变化让村党支部书记卓贡笑颜逐开。

对于西藏而言,脱贫攻坚过程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当属易地扶贫搬迁。

“十三五”以来,西藏实施超大规模的易地扶贫搬迁行动,占农牧民总数近10%的贫困人口挪穷窝、换穷业、奔小康。2016年以来,西藏建成96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点),26.6万人搬迁入住,并在安置点实施“水电路讯网、教科文卫保”十项提升工程,为贫困群众创造更好生活环境。同时,还将培育产业作为贫困群众实现脱贫的根本出路,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特色产业。同时,通过经营权流转、土地托管、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鼓励贫困群众将资源、资金、劳动力入股到新型经营主体中,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牧民变股民……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西藏累计投入398.9亿元,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984个,带动23.8万贫困人口脱贫,受益群众超过84万。产业扶贫已经成为西藏覆盖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可持续性最强的扶贫举措。

珠峰后花园、世外香格里拉日喀则市吉隆县吉隆沟(西藏日报记者 楚武干/摄)

奇迹:彰显制度优势

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生态扶贫……脱贫攻坚战中每一项工作成果,都离不开驻村干部的全身心付出。

阿里地区札达县底雅乡干部赤列旺姆走遍了全乡所有村、小组,记录脱贫过程中各类问题的笔记本留下了好几本;那曲市双湖县措折罗玛镇罗玛尼直村扶贫干部次旦久美连续几年奔波在扶贫一线,2018年在前往村委会途中突然晕倒,将生命奉献给了扶贫事业……从2011年10月起,西藏连续选派9批19.3万余人次干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选派3批1.6万余人次干部担任村(居)第一书记。

“驻村干部有文化、脑子活,发挥作用好,逐项逐事引导大家干事创业。”日喀则市定日县尼辖乡宗措村党支部书记索朗说。

驻村干部是西藏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不仅如此,在西藏干部群众的背后,还有来自全国各兄弟省区市的大力支援。20多年来,17个对口援藏省(市)及16家对口援藏央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从给资金、建项目,到培育产业、经济合作、技术支持,推进西藏发展与全国发展同步。

脱贫攻坚的西藏实践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020年10月15日,国新办在拉萨召开新闻发布会。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吴英杰说,“西藏脱贫攻坚取得重大胜利,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和西藏工作重要论述在西藏的成功实践,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西藏的有力体现,是党的民族政策在西藏的生动展示……”

如今,雪域高原焕新颜,群众摘帽脱贫困。

今年起,西藏脱贫攻坚由集中攻坚阶段全面转入巩固提升阶段,建立防返贫帮扶机制,衔接乡村振兴战略。新征程上,西藏自治区各族儿女奋斗信心更加坚定、未来生活画卷必将更加美丽。(西藏日报记者 楚武干 宋子玲)

干净整洁、焕然一新的加查县莫热坝易地搬迁安置点——共康村局部鸟瞰图(西藏日报记者 刘枫/摄)

相关阅读

【奋进之路“三区三州”跨省联动·甘肃篇】幸福路 一起走

原标题:《【奋进之路“三区三州”跨省联动·西藏篇】攻克深度贫困的西藏实践》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