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三千孤儿入内蒙”,是一段怎样的传奇?

2021-03-07 11: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原创 严珊珊 观察者网

►文 观察者网 严珊珊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到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三千孤儿入内蒙”。

这段民族团结互助的佳话发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当时,生活并不宽裕的内蒙古牧民们,用博大的胸怀接纳了3000名来自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嗷嗷待哺的汉族孤儿,在草原上,牧民们把这些南方孩子亲切地唤为“国家的孩子”。

改编自“三千孤儿入内蒙”真实事件的电视剧《国家孩子》片段

困难时期内蒙古收养三千孤儿,收一个活一个壮一个

1959-1961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长三角一些农村的家庭因为养不活孩子,无奈把幼童送往周围的城市。

上海、江苏、安徽等省市的一些孤儿院收留了比正常年份多几倍的弃婴,面临巨大的救助压力。因为食品短缺,3000多名幼小孤儿营养不良。

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录,该消息传到党中央后,周恩来总理希望内蒙古支援一些奶粉给这些孤儿,时任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的乌兰夫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可是,支援奶粉只能解决眼前的困难,以后怎么办呢?答案是:让草原人民把他们养育大!

1960年5月9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对内蒙古卫生厅党组《关于1960年收容并入儿童工作的具体计划》作出批复时强调:“希望你们迅速具体把这一工作抓起来,一定要做到收一个,活一个;活一个,壮一个。”

为此,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建设了10座大、中型育婴院。1960年初,内蒙古开始了接收孤儿及安置工作。

当第一批近百名孤儿到达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和呼和浩特市第一医院时,孩子们个个瘦得皮包骨头。

当年海拉尔市育婴院为孩子们拟定的食谱被保留了下来(如下图)。这样的营养安排,在困难时期是远远高于城镇居民餐桌水准的,这对当时遭遇旱灾且牛羊大量死亡的内蒙古自治区来说,是一份千方百计要让孩子吃得好的真心。

图源:《内蒙古接收“三千孤儿”的历史考察及启示研究》

从1960年到1963年,内蒙古各地先后接纳了3000名孤儿。

抚养28名“国家孩子”的草原“额吉”(蒙古语:母亲)

为了更好地保障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内蒙古自治区的育婴院招收和训练了一批保育员,她们主要是一群18-40岁左右、具有一定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的青壮年蒙古族妇女和小部分汉族妇女,由于任务紧急,也有部分保育员没有读过书,但她们都在接受培训后,达到了初级卫生人员的水平。

这些年轻的姑娘们尽职尽责、全心全意地完成了照顾孩子的任务,这些额吉,成了草原上最美丽的女性,都贵玛就是其中一员。

据央视网报道,1942年,都贵玛出生在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一个普通牧民家庭,在她4岁那年,父母双双离世,都贵玛由姨妈带大。

19岁时,她接到了这个光荣的任务,“苏木领导问我,能不能照顾孩子,我就回答当然能了,我当时还比较兴奋,以为照顾孩子是一件比较轻松愉快的事,想着肯定比在牧区放牧强。”

随后,都贵玛被分配到乌兰察布四子王旗保育院,在培训后,她成为了28名孩子的额吉,孩子中最小的才满月,最大的也只有6岁。

面对这些从南方来的孩子,4岁便失去双亲的都贵玛对他们的处境很能共情,“根据我们蒙古族的传统,我们带着衣服给他们穿上,意味着这些孤儿将在草原上重获新生。”

都贵玛回忆道:“白天要照顾他们吃喝,晚上还要值班,夜班是最难熬的,根本没法睡觉,一个醒来哭,其他的就跟着闹。”

电视剧《国家孩子》片段

如果有孩子夜里生病了,都贵玛会一个人骑着马,冒着被草原饿狼围堵的危险,在凛冽的寒风中奔波几十里去请医生。

“我从小就受过疾苦,亲身体会过孤儿的苦难,所以我不能放弃。”在都贵玛的悉心照料下,28名来自上海的孤儿,没有一个因病致残,更无一人夭折,在那个缺医少药、又经常挨饿的年月,称得上是奇迹。

2020年底,《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第四期节目中,曾被都贵玛照料过的两位“国家孩子”扎拉嘎木吉和孙保卫还来到了节目现场,回忆他们与额吉的感人故事。

提到额吉对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爱时,扎拉嘎木吉多次感动落泪。

电视剧《静静的艾敏河》和电影《额吉》就以都贵玛等牧民为原型,讲述了牧民抚养照顾孩子的感人故事。

2019年9月29日,都贵玛被授予“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她说:“我特别高兴,这是党和人民给予我这一生中最难忘的回忆和幸福大事,这是我一生中难忘的一天,也是难得的一次机会。”

2019年9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都贵玛颁授奖章。(新华社记者 王晔 摄)

领养家庭悉心养大“国家孩子”

尽管孤儿们与这些“临时妈妈”培养出了深厚的感情,但育婴院毕竟只算一个中转站,孤儿们健康状况转好、适应当地环境、气候和饮食后,就具备了被家庭收养的条件。

为了让这些“国家孩子”有个好的归宿,育婴院的工作人员对收养人的条件进行了严格筛选:公安局、妇联、居委会去实地考察,确信收养人具有抚养孤儿的能力;医院也会进行认真检查,确认收养人失去了生育能力;还有,优先的是“革命家庭”。

如果后期发现有收养人没有照顾好孩子,工作人员会给孩子另寻一个靠谱的家。

电视剧《国家孩子》片段

据中新社报道,牧民们听到消息后,纷纷骑着马,赶着勒勒车(蒙古式牛车),来到育儿院申请领养孤儿,有的家庭甚至收养了五六个,还有的从几百里外赶来领养。

牧民们把孤儿接回自家的蒙古包,像对待亲生儿女一样精心照料,教他们说蒙古语、骑马、打猎,还供他们上学。

电视剧《国家孩子》片段

自此,这些“国家孩子”们在草原上,开始了他们全新的生活。

蒙古族有这样一句话,“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这段历史佳话背后,是超越民族、超越地域、超越血缘的大爱。

60年后,这样的民族团结互助感情延续至今。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提到“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同时,还提到了另一段历史佳话——“齐心协力建包钢”。两个故事,都是民族团结互助的生动见证。

纵览历史,每一段传奇故事背后是不变的真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在全面小康之路上,中国共产党的承诺是“一个也不能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参考资料:

《从上海到内蒙古:三千孤儿和他们的草原母亲》,刊载于《国家人文历史》(人民日报社主办)2014年第22期,作者黄金生

《内蒙古接收“三千孤儿”的历史考察及启示研究》,作者内蒙古师范大学高丽然

《都贵玛:抚养28名“国家孩子”的草原额吉》,央视网,记者董淑云

来源|观察者网

原标题:《“三千孤儿入内蒙”,是一段怎样的传奇?》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