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河北蠡县:一村民成功制作放飞220米“巨龙风筝”

2021-03-07 18:2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京华新闻讯(记者 袁泽),3月7日下午,河北省蠡县留史镇贾町村村民赵建峰制作了总长达220米“巨龙风筝”进行了放飞。

据悉,该风筝头层竹皮竹条做的骨架,胶化尼龙布做的腰面,333个腰片串联在一起总长达220米……

       媒体报道称,赵建峰看上去高高的鼻梁上戴一副白色眼镜,文质彬彬的赵建峰坐在客厅的小马扎上,穿针引线,将一个个如精致扇面的腰片串联在一起。

      2020年春节后,用时一个多月,赵建峰完成了前200多个腰片的制作。2021年春节前,用了不到一个月,他又做了100多个腰片。这样,跨度一年,用时两个多月时间,龙头蜈蚣身的“巨无霸”风筝完工。

 

       在他家宽敞整洁的客厅里,长80厘米、高70厘米、宽60厘米的龙头高大威猛,色彩斑斓极具冲击力。轻轻展开,333个直径25厘米的圆形腰片,用三根线串联在一起,两片间距为60厘米。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0多米长的三根线上,每个结点位置必须精确,三根线长误差不超过3至5厘米,不然风筝飞不起来或飞起来不平衡”赵建峰制告诉记者

 

      媒体报道称,如此的“巨无霸”风筝,一个人怎么放起来?赵建峰笑着说,风筝不重,加上龙头总重也不过6.9公斤,一个人就能拿动。稍微麻烦的是,风筝太长,为了方便收拿,他用节扣将风筝分成了两段。赵建峰说,因为他做的风筝精确度高而科学,只要将前面的腰片摆好,有二三级风,风筝自己就能飞起来。

      据悉,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的产物,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到了宋代的时候,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宋代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宋苏汉臣的《百子图》里都有放风筝的生动景象。

资料来源:河北省蠡县县委宣传部、保定晚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