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韩方明委员提案建议全社会恢复拱手礼取代握手

2021-03-09 13:4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入住两会住地,有些日子不见的委员们热情地相互问候,但大家和去年一样,更多是拱拱手,取代了握手。我觉得,见面行个拱手礼,既不失热情,又减少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不只是在疫情防控期间可用,以后也要大力恢复提倡起来。

新冠肺炎疫情迫使人民反思既有的活方式,反思人类与大自然共生共存之道。一些司空见惯的社交礼仪问候方式也在顺势变化。

比如在欧洲许多国家,握手、拥抱、贴面是朋友、同事乃至国家领导人之间相互问候的重要礼节,但疫情当下,这已经不是最行之安全的礼节。在一些重要的国际会议上,各国元首和会议嘉宾们都曾尝试使用轻触拳头、触击手肘或触碰脚等方式来替代原有的握手和亲吻面颊了。许多国家也建议人们见面时避免肢体接触。

而和其他国家临时“发明”的见面礼仪不同,中国的拱手礼,不只是符合减少身体接触的疫情防控要求,更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回顾历史,我们的祖辈实际上一直采用抱拳拱手为相见礼。直到大约百年前,一向施拱手礼的中国人才行起来自英国的握手礼。就民俗而言,以往只有英国以及受英国影响的英联邦国家等少数国家有见面握手的民俗习惯;意大利、法国等施行握手、贴脸等混合礼节;日本和韩国行鞠躬礼,东南亚各小乘佛教国家行合十礼,俄罗斯行拥抱礼,不一而足。只是因为英国曾长期处于“日不落帝国”的国际地位,握手才日渐成为世界通行的外交礼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重视礼仪,中国也因此被称为“礼仪之邦”,《论语》中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微子》云:“子路拱而立。”这里子路对孔子所行的就是拱手礼,即为作揖、揖礼,是古时汉民族的相见礼,与其类似的称为抱拳、作揖,这种礼仪早在周朝就已经普遍使用,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其历史非常悠久。《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先君周公制周礼”,而周公所作之礼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且非常的细致。周代礼乐文化的《仪礼》一书中,就规定了士与士之间的交际礼仪,而揖礼就是相见礼之一。

作为深具中国传统特色的一种问候礼仪,拱手礼历史悠久,是最能体现中国人文精神的见面礼节,而且也是当下疫情严防严控期间最恰当的一种交往礼仪。拱手礼不仅是一种礼仪,也是一种民俗。拱手礼使人们保持了一定距离,即文雅,又庄重、大方,不仅可以避免男女差异、关系亲疏等尴尬,同时也更符合现代卫生要求。用拱手礼代替握手,拉大人们的社交距离,减少了病毒传播的机会,这在疫情防控期间已被充分证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措施。以此特殊时期为契机,大力推广和弘扬揖礼,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具有远超出防疫作用更加深刻的社会意义。

拱手礼深含人类对宇宙天地的敬畏,对德性的追寻,对和谐的追求,对人本身的期望和宽容,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对审美情趣的重视和培养,以及对社会秩序的协和。拱手礼在古代社会规范着人的道德和行为,也是文明的象征,在历史上被不断的修正、完善、继承和发扬。

因此,本人已提案建议有关部门研究后在全社会大力推广倡导见面不握手,施用拱手礼,让拱手礼恢复为后疫情时代乃至今后安全又不失礼节的全社会社交礼节。

你们大家觉得行吗?

本文是韩方明委员作为特邀记者为《人民政协报》撰写的现场时评

责任编辑:徐坤阳,方柔尹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