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文人情怀的影像钩沉

2021-03-20 08: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黄山,2012年,邵大浪

文人情怀的影像钩沉

文/林路 上海师范大学摄影专业教授

尼采说:“朴实无华的风景是为大画家存在的,而奇特罕见的风景是为小画家存在的。”摄影家邵大浪30多年的影像实践,证明了尼采所说之理不虚,从平淡无奇的生活中提炼出具有文人情怀的“风景”,没有深厚的积淀和独到的功力难以成就——结合摄影史上的诸多案例,足可细细钩沉。

首先看邵大浪的文人情怀——儒雅的风度、谦和的谈吐,加之潜藏心底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文化自觉,由内而外构成了邵大浪独特的古典兼具现代的文人情怀。这是一个基点,是一个不可动摇的基石。在追求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独立价值、充满人文关怀的影像创造过程,是不可或缺的。一旦有了这样独立的精神追求和姿态,从镜头中所看到的一切,自然超凡脱俗,从而能将30多年的屐履所到之处,幻化出难得的风痕涛影,妙不可言。

©黄山,2011年,邵大浪

回首看去,早些时候的邵大浪,活跃在父辈生活的江南,尤其是在烟清云淡的江浙和安徽南部一带,在父辈的引导下细细品味镜头下的中国画意风韵。这时候的作品,更多的是受到其父辈摄影大家的影响,举手投足之间,充满了自足的审美品位。

邵度、邵家业、邵大浪祖孙三代摄影家,一路沿承黑白摄影的传奇色彩,在中国摄影50年的历史上,留下了精彩的华章。然而这样的沿承随着岁月的历练,也逐渐显现出更为自信的超越——当我在邵大浪的作品中看到2004年拍摄于安徽黟县的那幅有树的风景时,随即联想到了美国摄影家温·布洛克(Wynn Bullock)的一幅作品,题目就叫《树》,形神俱似。正如布洛克所说:“我不想说出树和草是什么样子的,我只是想告诉我自己,并且通过我,表达它在自然中的意味。”从画面的结构形态以及对画面之外的生命体验,邵大浪这时候的作品,完全体现出了类似当年布洛克所实践的现代性意味,也实现了对以往更多计白当黑、知足常乐的世俗心态的超越。

©黄山,1998年,邵大浪

这样的超越在他30多年中最重要的成就,也就是在西湖的拍摄中得到了最为集中而有价值的体现。正如我在以往的评述中写道:终日面对一片大湖,面对粼粼碧波,智者乐水的情怀随着黑白影调的节奏缓缓而来,这就是邵大浪西湖摄影给我们带来的感受。

邵大浪镜头中的西湖,并非“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色彩缤纷、热闹喧哗,而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随遇而安;邵大浪镜头中的西湖,也非柳永笔下“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的媚俗,而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的不温不火;邵大浪镜头中的西湖,更不是“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醉生梦死,而是“已见万花开北陇,莫教一片落西湖”的寂寞清心。

©浙江西湖,2010年,邵大浪

我们不难看到,从早期的西湖影像更多满足于形式感上的纯净和静美,逐渐延伸到后期作品的张合有度。同样赋予西湖的宁静与和睦,他更希望使用现代主义的工具比如抽象手法,使他的西湖远离了媚俗的审美倾向和流行的批评价值。

然而邵大浪是清醒的,他受到深思熟虑的好奇心和躁动不安的愉悦的驱动,以其想象力的创造为乐,在这些我们所能够辨认的湖水、树木、天空、山脉中,呈现出一种张力——虚无飘渺的光线氛围却始终围绕其间。黑和白,夜晚和白天,揭示和隐藏,无限和有限,自然和构成,活动的和静态的,真实和梦幻——和谐是通过完美的平衡和无尽的冲突而实现的,其结果是邀请观众在宁静的空间中展开想象,分享无可言说的文人情怀。

©浙江仙居,2014年,邵大浪

©浙江余姚,2010年,邵大浪

©浙江建德,2000年,邵大浪

再回到篇首尼采所说,朴实无华的风景是为大画家存在的——邵大浪镜头的景观大多不是名山大川,常常只是一山、一石、一水、一树或都市中的片段,即便是西湖淼淼,也只取其一瓢,构筑成一片他自己心中的风景。这恰恰得益于文人情怀的大审美观——审美的天人合一在一般的层面上是庆生、乐生和感性的。它感恩天地,体验人生,回味生活,留恋世界,以此来建构人类心理的情感本体。

其实,摄影发展到今天,早已不能仅仅用视觉艺术来破译它的各种现象了。观众的视觉所得到的艺术家架构的场景只是一座桥,许多这样的桥是在努力把观众引向思维方式的彼岸,这座桥到底有多美已经不是主要的目的。这时候的视觉必须与艺术家设定的彼岸的思维方式联系起来,从而达到作品的整体效果。邵大浪在搭建这座桥的过程中,可谓是殚精竭虑,再加上艺术家把人本身(包括其文人情怀)也当作作品的元素用在表现的过程中,就使他的作品更加多元化和深度化。也许,当我们从他的“象外之象”开始,就已经迷途忘返,只见人生的岁月,“山静日长”!

©福建霞浦,2016年,邵大浪

©福建霞浦,2017年,邵大浪

©内蒙古塞罕坝,2007年,邵大浪

©内蒙古塞罕坝,2008年,邵大浪

©风帆,2015年,邵大浪

©风帆,2015年,邵大浪

©斯里兰卡,2014年,邵大浪

相关著作

《中国摄影家邵大浪 境生象外 1985-2018》

作者:邵大浪

版次:2018年10月第1版

原标题:《文人情怀的影像钩沉》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