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那么,我们去永靖吧

2021-03-23 09:3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蓝蓝的黄河等你来,弯弯的太极等你来,红红的太阳等你来……”循着这嘹亮婉转的歌声,穿过兰州的西大门,贴着黄河边,伴着黄河的涛声,在西北最美的旅游公路上,一路向西,蓝蓝的天空白云飘,蓝蓝的黄河身边流,时而高山峡谷,时而平畴沃野,一个传奇般的地方正在前面等着我们。

那是一个名叫永靖的所在。

湿地新景 摄影/马东林

       如果永靖让你觉得耳生,那么,刘家峡呢?那可是一个响彻寰宇的名字。

       对了,永靖与刘家峡是重叠的。古老的永靖,崭新的刘家峡,一老一新,在这条黄河的大峡谷里激情拥抱,然后合二为一,联袂演绎那不朽的岁月传奇。

       黄是黄河的底色,也是本色,是这条中华母亲河的精气神。可是,你别不相信,黄河在永靖是蓝的,清澈的蓝,清幽的蓝,         因清而蓝,因蓝而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个成语,好似专门等着永靖的黄河水为她做注脚。

       让我们循着歌声往永靖的深处走,让我们乘着黄河蓝色的波涛进入时间的内部。

       亿万年前,这里是高山湖泊,是草地原野,是无数古生物的伊甸园;

       亿万年后,这里是山水画卷,是人文乐土,是将动力和光明输送到天南海北的人间奇迹。

       正所谓白云苍狗、沧海桑田啊!

       一切都是天造地设,一切都是文明智慧的成果。上天给予了永靖这片土地特别的厚爱,黄河之水带着天上来的豪情,逢山开路、奔腾而来的母亲河,到了永靖,好似长途跋涉的旅人,有感于大美天地,歇歇脚,缓口气,舒展一下腰肢,向天向地,唱一曲从高地草原带来的长歌。

风光无限 摄影/张耘

       是的,此曲只应天上有,雪域高原在天上,黄河自雪域高原而来。

       永靖便是黄河唱出来的雪域长歌。河水在这里一改此前的喧嚣恣肆,绕着高山缓缓地流淌,不急不躁,细心地滋润着峡谷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种生灵。婉转千回的黄河三峡由此造就,深厚宏博的黄河文化因此孕育。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永靖的山是高的,但山上并无神仙,你在山上向天而歌,你就是神仙;永靖的水是深的,水中也没有什么龙,你驾船在浩渺的刘家峡水库里乘风破浪,你就是戏水游龙。

       无数次来永靖,每一次重来仿佛都是初到。永靖是古老的,永靖又永远是新的。永靖让你每次都可以看到你想看到的,而永靖每一次都会留下一点什么,让你不禁再生重游之心。

       这次是我无数次来永靖的又一次。怀着一探究竟的心情,我要走进这里的神奇与深沉,走向这里的希望与梦想,发现我所期望的新发现。

烽火台 摄影/王金云

       我不得不说,走进永靖,就走进了历史和文明的深处。

       永靖,是上古时期大禹治水的挥斧开山之地;

       永靖,是古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

       永靖,是大汉王朝张骞出使西域渡过黄河的地方;

       永靖,是大汉王朝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经过的地方;

       永靖,是东晋高僧法显写下墨书题记的地方;

       永靖,是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纵笔描述过的地方;

       永靖,是隋炀帝西巡途中驻跸过河的地方;

       永靖,是大唐高僧玄奘赴天竺取经路过的地方;

       永靖,是文成公主进藏和亲路上流连过的地方;

       永靖,是被大唐名将李靖誉为“天下第一奇观”的地方;

       永靖,是诗人杜甫诗笔描述过的地方;

       永靖,是张鷟、李靖、解缙、郭沫若、郑振铎、吴作人、张仃、李可染等古今名人留下珍贵墨宝的地方。

       说了这么多,还是言不尽意。要我说,不妨这样说:

       永靖,是一支笔描述不尽的地方;

       永靖,是一双脚走不完的地方;

       永靖,是一双眼睛看不够的地方;

       永靖,是你割舍不下的地方。

刘家峡水库滩涂 摄影/王金云

       行走在这方古老的大地上,一亿七千万年前古老的生命之谜,至今仍深深地印刻在这片土地的纹理当中。这里曾是一片古湖泊的沙滩,一支庞大的恐龙家族曾在这片水域或闲庭信步,或追逐嬉戏,它们将脚印留在这片半潮湿松软的沙滩上,那么清晰而沉稳,好似它们曾经拥有过的辉煌家世。10类172组1831个恐龙化石足印,实在是一部卷帙浩繁的恐龙家族族谱,而这部举世罕见的恐龙族谱,至今端然于永靖的大地之上。

       黄河上游,永靖县内,5000年前的华夏先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彩陶文化和古代文明。这里是黄河上游最早开展考古发掘的地方,也是中国新石器文化遗存最集中、考古发掘收获最多的地区之一。中国的“彩陶王”就在这里出土,这尊马家窑文化的彩陶瓮,旋涡纹彩如大河浪花翻卷,其造型堪称世间绝品。

彩陶的故乡 摄影/徐永茂

       在黄河三峡之畔的群山中,在群山间翻滚的麦浪中,拥有数千年历史,被誉为中国舞蹈“活化石”的傩舞,至今仍在这片土地上激情上演,成为研究傩文化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处又一处的“花儿会”,或在高山密林中,或在河边台地上,一曲曲“花儿”高亢嘹亮,一人唱,千人和,唱蓝了蓝天,唱白了白云,大河之水在歌声中柔肠婉转。这就是被誉为“活着的《诗经》”、“大西北之魂”的民歌“花儿”,而永靖到处都是花儿会的会场。花儿是古老的,花儿又永远是新的,新的曲调,新的歌词,与时代同步,与民情民心紧紧相连。永靖人用花儿,诉说着他们内心的纯朴本真,寄托着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传承并生发着中华民族从古至今的人文精神。

       你问我永靖还有什么,那么,我要问你,你来永靖想看什么。如果你是第一次来永靖,那么,请随我来。

罗家洞寺 摄影/李忠

       走进永靖,先走进的是自然与人文的画卷。

       河流是缔造文明的血脉。

       黄河自青海流入甘肃,在流经永靖县境内107公里的黄河主道上,转向西去,呈独特的“S”形穿境而过,造化出了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三大峡谷,也造就了风光无限的黄河三峡。

       这或许是大自然对这片土地最好的恩赐。

       这里有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六大石窟之一的炳灵寺石窟;

       这里有“天然雕塑博物馆”——炳灵石林;

       这里有西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淡水湖——炳灵湖、太极湖、恐龙湖三座“高峡平湖”;

       这里有黄河中上游最大的人工湿地——太极岛;

       这里有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中国首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

       这里有全国唯一的治水文化主题景区——黄河水电博览园;

       在这里,郭沫若先生写下了著名的诗篇《满江红·游览刘家峡水电站》。

       只是这很小的一部分,你是否已经感受到了永靖的无限魅力?是的,在这片186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雄浑壮美的幽深峡谷、黄洮交汇的黄河奇景、鬼斧神工的雅丹地貌、灵秀隽美的清澈湖泊、飞鸟翔集的芦苇湿地、巍然屹立的水电大坝、婉转千回的“花儿”,无时无刻都有一种直抵人心的震撼。

全国唯一治水文化主题景区黄河水电博览园全貌

摄影/张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千百年来,大美不言的黄河三峡在历史的变迁中,见证着这片土地的过往与沧桑,也孕育了这片土地的精神和风骨。

       回望历史,从文人雅士到名将贤臣,再到能工巧匠,在历代王朝戍边的辉煌功绩之中,在各地古建筑的建造和修缮中,都有永靖人民见证和参与。纵观现代,在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座大中型水电站的建设过程中,永靖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今天,在国防、航天、水电、医学、科研、交通、建筑、环保等各个领域,都闪耀着当代永靖儿女的身影。他们是勇于创新的开拓者,是上下求索的探路者。一位从北京来的作家曾感慨地说,到了永靖,就仿佛回到了家一样。

       是的,永靖是家——永靖人的家、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苦心经营的家。无论是旅游、访友还是就业,越来越多来到永靖这片土地的人,都会为这座西北县城的发展和变化而感到惊叹和惊喜。

环湖健儿驶上甘肃最美旅游公路—兰州至永靖沿黄河一级公路 

摄影/秦德生

      “恐龙之乡”“彩陶之乡”“傩舞之乡”“花儿之乡”“水电之乡”“工匠之乡”“中国傩文化研究基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民歌考察采录基地”“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中国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等等,都是与家有关的称号,都是文明教化的象征。如今,乘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东风,永靖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积极打造“丝绸之路·唐蕃古道”旅游名县,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极具特色的民俗风情、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琳琅满目的名优特产、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方便快捷的电子商务、优质高效的配套服务、互惠互利的招商政策……为永靖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一座壮阔而兼有秀丽、现代而不失古朴的西部水乡,如画卷般舒展在黄河之畔。

      “开发西部的新永靖,三峡里有的是人才。蓝天上飘起的白云彩,好像是波涛的大海。”迎着花儿来,追着花儿走,远处的河岸边飘来永靖花儿的悠扬曲调,在婉转奔放、壮美舒畅的旋律中,永靖正以其更加独特的魅力、更加舒适的环境、更加开阔的胸襟、更加热情的诚意,迎接着你的到来。

来源:航旅悦读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