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谁和我一起去探寻三沟精神?

2021-03-23 11: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求真务实 艰苦奋斗 攻坚克难 开拓创新

青山绿水皆为证 三沟精神永传承

去往阜蒙县七家子镇毛岭沟的路上,让人思绪飘飞。大约70年前,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父辈正经历新中国成立后的喜悦,贫瘠的土地上人们却充满了希望。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以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创造了在全国推广的“三沟经验”,铸成了永续传承的“三沟精神”。

在三沟精神纪念馆,通过观看名为《“三沟”记忆》的三沟精神纪念展中百余件文献资料和文物,我们追溯和还原昔日蒙古贞大地上——以七家子镇毛岭沟的封山育林控制水土流失经验、蜘蛛山镇塔子沟的河边造林防风固沙经验、招束沟镇拉各拉的治理坡耕地防治水土流失的经验等为代表的“三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求真务实、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三沟精神。

实地踏访三沟精神党性教育基地时,看见万亩林海覆盖在毛岭沟起伏的山峦之上,50多种树木在这里“驻守”。呼吸山林间清新的空气,头脑别样清醒,眼前仿佛出现了父辈们忙碌的身影。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地带,医巫闾山余脉横卧西南,怒鲁儿虎山直插西北,形成西高东低“两山为骨,三河为脉”的低山丘陵地区特殊地貌。史料中记载的阜蒙县曾是水草丰美、物华天宝的地方。15世纪众多蒙古族部落进驻,在此繁衍生息。清中末期以后,过度的放垦使这里水土流失严重,灾害不断发生。

“一进毛岭沟,步步踩石头。山上没有树,山下田不收。岁岁受饥寒,辈辈当马牛。”一曲旧民谣,勾勒出的是近代以毛岭沟为代表的蒙古贞部分地区苦瘠贫薄、干旱缺水的景象。

新中国建立之初,这里不仅生产条件落后,气候条件也十分恶劣,荒山秃岭,沟壑纵横,土地瘠薄,森林覆盖率仅1.01%。由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粮食亩产量只在25公斤左右,群众生活极为贫困。

那时在政治上是翻身了,在经济上还没有真正的翻身。农民虽然获得土地耕种权,但面对严重水土流失的土地,山洪横冲直撞的河流,人们缺少足够的力量和措施治理。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宝贵经验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历经困难而不衰的强大精神动力。蒙古贞人民面对重重困难没有退缩和逃避,而是凭借勤劳和智慧向大自然宣战。

1952年至1964年间,蒙古贞大地掀起了治山、治水、治风沙的高潮。“三沟”的干部群众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摸索经验、因地制宜求发展,经过10余年的奋斗与探索、10余年的心血与艰辛,10余年的磨砺与收获,摸索出一条适合蒙古贞地区发展的路径——治理风沙、干旱、水土流失成为农业生产的主攻方向,最终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三沟”经验:七家子公社毛岭沟大队成立青年创业队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探索出治理荒山秃岭的封山育林措施;招束沟公社拉各拉大队用修建水平梯田治理坡耕地,探索出控制水土流失保田增产的一条新途径;蜘蛛山公社大庙大队塔子沟生产队探索出用河边造林办法,改变了水冲沙压的旧面貌。

毛岭沟现在的万亩林海,主要是由当年毛岭沟五一青年林场的书记潘永富、场长杨国荣、副场长王贵和带领党员群众在五六十年代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形成的。他们在植树过程中要求非常严格,为了保证成活率,他们都用一杆秤上的绳子系在每一棵新栽下的树苗上,秤砣放在20斤重量上称提起来,如果树苗从土中被拔出来,就视为不合格,重新栽。

在纪念馆里,有一部分照片记录的是五六十年代“三沟”的党员带领群众劳动和学习的真实场景以及劳动中使用的工具和生活用品。其中有一幅连环画,是阜新日报社画家李荣忠被毛岭沟党员群众战天斗地的精神所感动,于1963年在毛岭沟住了一个多月,和群众一起生活,用手中的画笔真实地记录下的。

“毛岭沟封山育林、塔子沟河边造林、招束沟坡耕地治理”的“三沟经验”传到北京。1963年和1964年,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谭震林两次委派国务院东北工作组组长石山率调查组来阜新调研,调研后形成的调研报告呈报给谭震林时,主管农业的谭震林当即给辽宁省委、东北局计委、农委和阜新县委写了一封信,信中第一次使用“三沟经验”一词。他在信中说:“请你们认真总结‘三沟经验’,即毛岭沟、招束沟、塔子沟经验”。

从1964年起,“三沟经验”的推广成为全县的中心工作,各级干部和群众都到“三沟”参观学习,很快在全县掀起了学习“三沟经验”的高潮。各公社、大队结合本地区特点,因地制宜建立自己的样板。当时他本扎兰乡白玉都村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的经验被称为“三沟经验”的综合样板,并迅速成为全县、全市学习的新典型。

1964年4月15日,人民日报头版首次提出“三沟经验”,得到了中央的重视及推广,也让这种精神在三沟百姓中延续下来,不怕苦、不怕累、勇于挑战自然、战胜自然,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成为激励后人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随着“三沟经验”的推广、丰富和不断深入,全县的生态环境得到根本好转,粮食产量逐年提高,人民生产生活水平逐步改善,除了《人民日报》、《辽宁日报》等媒体对阜蒙县的“三沟经验”继续给予大力宣传外,北京农业展览馆、辽宁农业展览馆都大篇幅系统地展示了“三沟经验”。1967年,北京农业电影社在阜蒙县拍摄了“三沟经验”的专题片。

当年,曾任东北工作组组长的石山对阜蒙县的“三沟经验”始终念念不忘,2016年在他102岁高龄时,还接见了七家子镇镇长孟宪刚,并亲自为三沟精神纪念馆题写了馆名,还为纪念馆赠送了他编著的有关“三沟经验”方面的著作。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三沟经验”的创立,到八十年代的“三变”经验、“飞鸟型”发展模式,再到后来的“工业强县、农业富县、三产兴县、生态立县、民生安县”五大发展战略的实施,阜蒙县从1987年至1991年,连续5年得到省政府“农田基本建设大禹杯先进县”奖励。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成为全国农业百强县之一。1993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市大力弘扬“三沟精神”,确立了“生态立市”的战略思想,农业经济发展驶入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到2007年,全市林地面积由解放初的39.2万亩增加到499万亩,全市242万亩沙漠化土地得到了有效治理,控制水土流失面积473万亩,有300万亩农田得到了保护。

当年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三沟”劳模事迹不断影响着后人。如今又涌现出许多坚守信念矢志不渝的楷模,像李振江、董福财、韩振山、白永贵、李东魁等。尤其是国华乡的单洪恩把一个个秃山变成了花果山,带领乡民走上了封山养果奔小康之路。还有邰胜、齐敬忠、辛云博等,在水利工作战线上,在生态建设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中都作出了突出贡献。

阜蒙县各族人民从历史深处走来,从过去解决农、林、牧矛盾到如今走上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之路。今天的阜新大地,遍地苍翠,满眼生机,鸟语花香,满眼的绿色让人心旷神怡。这是对“三沟经验”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对“三沟精神”的丰富和完善。“三沟精神”被一代又一代的广大干部群众传承并赋予时代的内涵,历经岁月积淀,已经成为蒙古贞大地的山魂水魄。

为了更好地传承“三沟精神”,毛岭沟被确定为阜新精神党员党性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地分景点教育和展览教育两大部分。景点教育由毛泽东思想主题广场、三沟精神主题广场、水洞山和帽子山的教育景点组成;展览教育由三沟精神纪念馆、乌兰英雄纪念馆、民俗文化陈列馆、五十年代毛岭沟人生活场景、教育园、党性教育教室等组成。目前,该基地已经成为我市及辽宁省党员学习的教育基地,每年接待各单位学习班上百场,接待游客上万人,成为纪念“三沟经验”,激发人们爱党爱国的教育品牌基地,成为集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精神家园。

岁月不居,沧海奔流。传承了数十载的“三沟精神”,是燎原的火种,是领航的旗帜,是不朽的丰碑,更是“三沟”人坚韧不拔的英雄赞歌。她既充满了中华民族的豪情壮志,又体现了当代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和追求。

不忘昨天的创业艰难,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这是历史告诉未来,同样也是我们此刻对祖国的深情告白。

消息来源:阜新晚报(记者 陈丽华)

原标题:《谁和我一起去探寻三沟精神?》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