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流淌在贵南大地上的集体意志

青海公安
2021-03-28 15: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英雄门合雕像。

纪念馆内保存了当时农场的谷仓。

门合带领战士为当地群众修建的便民桥。

英雄门合纪念馆一角。

红色记忆

(洪玉杰)“流彩贵南”地处祁连山边缘至昆仑山过渡地带,属于柴达木地块的东延部分。流经县城的茫拉河经长时间的切割冲刷,鸟瞰贵南县城形似一棵巨大的白菜,横卧在群山之间。

从县城一路向西,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草原上的村子名叫巴塘新村,是贵南县原巴仓农场所在地,上世纪60年代,这里曾经诞生过一位英雄——门合。

献身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上世纪60年代初期,位于贵南县的原吴堡湾联合企业公司,将所属的巴洛农场和大仓农场合并,巴仓农场的名称也由此而来。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在这片草原上开荒耕地,种植青稞、油菜,培育苹果树、养殖各类牲畜。

1967年9月,巴仓农场迎来秋收季节,高原的气候瞬息万变,巴仓农场又是雹灾多发区,随时可能发生的雹灾威胁着即将成熟的庄稼。为了防雹除灾,夺取粮食丰收,时任青海省军区独立师第4团2营副政治教导员的门合接受了试制一种驱云防雹土火箭的任务。接受任务后,门合和巴仓农场的干部职工夜以继日地奋战在试制场。

5日上午10时,天空飘着淅淅沥沥的小雨,门合带领巴仓农场的27名阶级弟兄奔向装制防雹土火箭的场地。在正式装制前,门合详细给大家讲解了操作规程,一再叮咛大家千万不要麻痹大意,绝对不能将易燃品带入仓库。

装制工作开始了,门合处在距炸药最近的地方,而且始终处在最危险的工序上。干着干着,他忽然发现一边的史正瑞正用一把小铁铲拌着两种炸药,门合马上走过去用果断口气对他说:“这个危险,我来干!”说着接过史正瑞手里的工具一边拌和,一边往火箭筒里装。

就在这时,一点红光在一位同志手下闪动。不好!炸药和装好的土火箭即将引起连锁爆炸!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门合为了保护大家,向着即将爆炸的炸药猛扑了上去。刹那间,地动山摇,烟柱冲天,飞迸的火舌在他的身上滚动,巨大的气浪把他腾空掀起……

硝烟笼罩了整个仓库,在场的27名阶级弟兄先后从烟雾中爬出来,但唯独不见门合的身影。大家伙顾不得个人伤痛,一次、两次、三次冲入呛人的烟火中,终于在距炸点四米开外的墙角下找到了门合,这时他已经停止了呼吸……

年仅39岁的他献出年轻的生命,英雄门合的事迹,立刻传遍了华夏大地。当时的文艺工作者通过宣传画、海报、小人书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去怀念和瞻仰他的高尚品格。1968年4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发布命令,授予门合“无限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好干部”荣誉称号,兰州军区党委为他追记一等功。

心路

每个人的成长,都会有其宏大的时代背景和独特的心路历程,门合也不例外。

1963年赴青海巴仓农场的门合,6年时间里经常深入当地牧区,与牧民群众打成一片,帮他们干活,教他们学习文化,还经常带领战士给牧民家中挑水、干活,深受牧民群众拥护和爱戴。

为了方便群众生活,他带领战士修建郭玉乎村至麻格塘村之间的便民桥,当地群众为纪念他,起名“门合桥”。

记得有一年的深秋,一位干事出差途中遇到倾盆大雨,衣服都淋透了,冻得浑身发抖。门合见到这情况,便跑上前去把自己的雨衣脱下来,让给他穿。

同时,门合亲自主持成立防汛办公室,日夜操劳战斗在防汛第一线,当人们熟睡的时候,他却正在挽着湿淋淋的裤腿,踏着泥泞的小路,顶风冒雨走过一个单位又一个单位,跨过一个院子又一个院子,发现情况及时解决处理,带领大家排积水,筑水堤,心里只想着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

门小青,门青仓,是门合的女儿和儿子。抱着扎根青海的决心,他当年给孩子起名的时候,取了“青海”的“青”和“巴仓农场”的“仓”二字。

万玛叶和恰洛,塔秀乡达茫村牧民。每每有空闲时间,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迈着踉跄的步伐,常常会来到一排废弃的石头房前深情凝望。

原来,当年村民们大多住在土房子里,遇上雨天,潮湿的天气会导致粮食发霉。门合了解情况后主动担起了修建房屋的责任,一个简单的石拱窑洞修建,在那个年代,门合竟然花费了近两年时间。

英雄走了,但他的故事一直在塔秀草原上不断被人传颂。2018年12月13日,在第五个国家公祭日,贵南县投资165万元,在上世纪50年代巴仓农场原址基础上加以修葺完善建成的英雄门合纪念馆对外开放,纪念馆占地680平方米,添加展品300余件。整个基地是由纪念馆和旁边的两个谷仓组成,最中央的雕像就是门合同志舍身救友扑向炸药时的画面。

传承

在缅怀中传递真情,点燃人们心中的精神火炬,照亮全社会的爱国情怀与奉献精神,正是建设巴塘新村英雄门合纪念馆的意义所在。

“巴仓山下流水长,巴仓人民把英雄想;捧起一把苦苦菜呦,门合的苦悲家事涌心上……”

如今,走进巴塘新村,但凡遇到年龄大了的老人,每个人都会不经意地轻吟起这首悲壮的歌谣。

在2019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贵南县聚焦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把打造英雄门合纪念馆作为引领新时代发展的重大党建部署和打造区域化党建品牌的重大创新举措,依托红色文化资源,着力将英雄门合纪念馆打造成为党史党性教育基地。通过弘扬红色精神,筑牢初心使命,坚持党建领航,推动各级党组织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意识。

什么样的人物算是英雄?或许对于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代有不一样的答案。但危急时刻挺身而出,站在群众前面的那些人,无论在哪个时代都是不折不扣的英雄。

在门合精神的指引下,贵南大地党性教育的新篇章不断掀开,贵南的历史文化内涵也得到不断丰富。纪念门合,学习门合,这既是对历史的铭记,对英烈的缅怀,对后人的启迪,更是对伟大英雄精神的弘扬。

如今,门合精神已经成为贵南人民的集体意志。在塔秀乡、贵南县……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认真组织实施“党建+”乡村振兴、生态建设、社会治理、民族团结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和特色文化、龙头企业行动,厚植信仰土壤,让英雄留下的精神种子不断生根发芽,在初心和使命中激扬英雄精神,引领时代担当,砥砺家国情怀。

感悟初心

茫拉源远流长 门合精神永驻

(洪玉杰)在青海,藏族人称黄河为玛曲。在贵南沿着山谷由西向东拐出“S”的第二个弯道上,茫拉河滚滚汇入黄河,一条支流连绵不绝地从门合桥下缓缓流过。

1965年,门合带领着战友和巴仓农场的工人们,为当地群众义务修桥的“大新闻”传遍了村里的家家户户,村民们为门合和战友们送去奶茶和糌粑,山坡上站满了十里八村的乡亲们,像等待粮食丰收那样期盼着小桥的崭新面貌。

激情的岁月,造就富有情怀的人。今天,已经翻新多次的门合桥依旧伫立在茫拉乡麻格塘村,连接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这些记忆就像修建门合桥那杯浓郁飘香的奶茶,虽有一点淡淡的苦涩,但总是洋溢着爱的馨香,尽管很多故事已经久远,但是情节依旧朴实感人。

试想,一个以“扎根青海、奉献青海”为铮铮誓言的人,一个掏心窝只为农场生产生活发展的人,一个时时刻刻体恤民众疾苦而遇到危险敢于牺牲自己的人,他怎能不受群众的敬仰和爱戴呢?在农垦的特殊环境中,原本可以平平稳稳“过渡”的他,时刻叩问“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将人民群众心目中好干部的初心转化为满腔热情和不竭动力,知重负重、跋涉前行,以梦为马、干在实处,甚至为解救27名阶级弟兄,不惜献出39岁的年轻生命,这样的感人故事注定传递到辽远的茫拉草原。

身在何处,心系群众。虽然时间久远,但关于门合的点点滴滴都如同一棵大树,既出类拔萃,又朴实无华,他用“无限忠于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好干部”的初心根须抓牢贵南农牧民群众这片大地,用真真切切的党性教育和思想洗礼遮护每个人思想发展的小草,只为给初心增“光”添“色”,让初心永葆生机。

红色传承

让门合精神 在贵南大地 熠熠闪光

(栾雨嘉)3月初,走进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塔秀乡巴塘新村的门合纪念馆,纪念馆中最为显眼的就是英雄门合的黑色雕塑,在蔚蓝天空的映衬下,更为庄严肃穆。

从雕塑中可以看出,他张开双臂,准备扑向已冒出滚滚浓烟、即将爆炸的炸药;他的目光坚定而有力地凝视着这片让他眷恋不已的人民与故土。

这是门合生前的最后姿势。

这个姿势,是门合用血肉之躯筑起的“生命防线”,他用自己的生命换取了在场27名阶级弟兄的生命。因此,眼前的雕像不再仅是纪念馆的一种象征和符号,它让门合的事迹广为流传,也让这位英雄走进了人们心里;

这个姿势,在风中矗立成永恒,并幻化为精神的定格,多年来人们或凭吊缅怀、或追忆纪念,从这种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甘于牺牲、勇于奉献强大的力量中不断汲取精神给养;

这个姿势,是贵南大地上高高擎起的鲜红旗帜,是一往无前的破浪风帆,是不灭不息的星星之火……因这种强大精神的感召,越来越多的人们学习并传承、发扬门合精神,门合精神在新时代里熠熠闪光。

精神传承处,代代贵南儿女在风沙里播撒生命种子,让绿色浸染山河,为子孙后代留下永续财富。

每年4月份,在县黄沙头沙漠公园都会开展“老少携手添绿色,植树造林美家园”活动。活动中,由贵南县退休的老干部和学生们携手共同种植树苗,这片土地镌刻并见证薪火的传递和梦想传承的力量。正如每年参加植树活动的退休老干部才让太所说:“挥锹、培土都是力气活,我们年纪大了,在沙漠种一次树真的不容易,因此我们格外珍惜这种机会!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但可以展现我们奉献不止、老当益壮的精神风貌,而且通过我们身体力行的引导,可以培养孩子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坚韧不拔的精神。看着黄沙头逐渐被绿色填满,我们的心情无比舒畅,我们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精神传承处,家住沙沟乡德芒村的仁青加依靠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藏绣技艺,拓思路、勇创新、闯市场、开公司,不仅让“老手艺”焕发了“新光彩”,还让更多群众因此而脱贫致富。

来到仁青加开设的藏文化艺术开发有限公司的藏绣基地,只见展览厅内摆放着许多精美绝伦的用手工缝制的藏绣工艺品,有活灵活现的藏羚羊,有惟妙惟肖的背水姑娘,有风景旖旎的魅力家园……眼前的这些绣品,最低的几百元不等,价格高的上千元,甚至可以卖到上万元。可以看到,如今的藏绣不仅仅是最初绣在衣服、鞋垫、辫套上的装饰品,藏绣也可以走上一条市场化的道路,在不断提升刺绣技艺中让自身价值倍增。仁青加介绍,目前,基地的绣娘从去年6月就开始进行“格萨尔史诗”的刺绣,这一“大制作”耗时长达5年。一方面,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方式,可以带动更多绣娘们在家门口致富增收;另一方面,开绣“格萨尔史诗”既能让“格萨尔史诗”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研究与保护,又能传承藏绣技艺,壮大文化产业。

精神传承处,石乃亥民间艺术团团长索南卓玛敏锐捕捉到了当地群众“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这一特质,她呕心沥血、克服重重困难,成立歌舞团、挖掘培训专业人才、与校方洽谈合作建立培训基地,让一批又一批原本生活在小山村的男孩女孩们走出大山,走向北京、上海,走向人生更广阔的舞台,跳出属于他们自己的“青春舞曲”。

索南卓玛说:“目前,我们建立了集招收、培训、输送、演出、创收为一体的文化务工体系。通过我们搭建的平台,演员外出演出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理念,他们也学着做生意或者组乐队,收入随之节节攀升。我们为农牧民群众创收的同时也走出了一条传承贵南文化、推动贵南文化繁荣发展的道路。”

来源︱青海日报

审核︱仓烜

责编︱张建华

原标题:《流淌在贵南大地上的集体意志》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