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陇姐心语 | 让孩子“成人”,是天下父母的责任

2021-04-06 17: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父母的愿望。可是,为什么那么多父母都失望了呢?家长焦虑迷茫的背后,是家庭教育观念的偏颇。

最近,我接到了很多父母的热线,有的说:我孩子大学毕业了,整天什么都不做,不工作,也不考研,家务搞得一塌糊涂,还整天跟我闹,我都快受不了了?有的说孩子自从大一退学到现在在家里睡了七八年,再也走不出家门了,怎么办?有的说孩子因为小时候和父亲不在一起,所以和父亲几乎无法沟通,一说话就吵架,我该怎么办?

一位叫“王猛”的80后男孩,本科毕业于北大,硕士就读于美国,这位留学生却已有长达12年的春节都不曾回家度过,并将自己的父母拉黑6年,删除与父母的一切联系方式。这位留美硕士控诉父母的万字长文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留言大体分成两派,一派是指责父母的过分控制给孩子带去了不可弥补的创伤;一派是指责男孩忘恩负义,父母培养他不容易,怎可如此对待恩重如山的父母?

我在思考,一位学习如此优秀的留美硕士,竟然一直有人际交往障碍,不知道和自己的父母如何沟通,当自己心里对父母的教养方式有不满时采取如此极端的方式,本身他的人格就是有缺陷的。心理学上说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就是孩子和世界的关系。王猛的例子也正是说明了这点,他和父母之间的关系极为糟糕,所以他和同学们之间的关系也几乎是冰点。他不会交流,不会表达,不会交际,他觉得很痛苦,很孤单,他把这些归咎于父母。今天,很多家长除了让孩子读书读好之外,其他都没有要求。家务一概不干,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为人处世一窍不通;遇事如何处理,更是一片茫然;生存能力没有,生活能力也没有。没有健全的人格,学习再优秀也无法做出贡献,更无法体现他的个人价值。试想,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没有梦想的能力(自己将来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不懂得保护自己(做了博士生依然被农民拐卖),无法与别人共享(腰缠万贯却不快乐),那么,即使这个孩子门门功课考第一,又能怎么样?让孩子"成人"才是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为了让孩子能够全面发展,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促进孩子的健康发展。家长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

从孩子小的时候抓起

"人的人格结构形成于童年期,要解决一个人的人格心理问题必须从他的童年着手。因此要帮助儿童形成正常的、健康的人格是教育儿童的首要和核心问题。小时候养成的很多习惯,会伴随着孩子长大,在这个时间段,孩子会根据所经历和见识的,慢慢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从孩子小的时候,就要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格。而青少年心理机能和人格尚未定型,很容易受外界影响,具备较大的可塑性。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不断引导他们建立好的人格。

父母要进行科学的教育方式

1、 把孩子当成一个"大人",平等对待:很多家长在孩子提出问题,自己不知道怎么回答时,总是喜欢说"你还小,不懂",包括孩子在犯错误的时候,家长总是喜欢帮他们找借口避免承担后果,但是这样久而久之会让孩子产生自己和父母有代沟,可以逃避责任的感觉。我们需要一直告诉孩子,只要是犯错,就要承担责任。

2、 让孩子学会自己动手:很多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非常不利于孩子养成独立的人格的,他们喜欢依赖人、以自己为中心。家长在对孩子进行人格教育中,要从生活方式等进行全面的改变,让孩子学会自己动手。

3、 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孩子在小的时候,和父母相处的时间是最长的,把家长当做是学习对象,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表现的暴躁易怒、喜欢摔东西等,这些也会成为孩子的学习内容。所以,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格,父母首先要做好表率。

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

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生活氛围:想要建立孩子健康的人格,家长是首要责任。经常吵架的父母会让孩子变得比较敏感,脆弱,一遇到事情会比较容易产生偏激的心理,但是相亲相爱的家庭会让孩子变得比较乐观,善良,有一种天然的自信感。

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

养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人际交往几乎是人一生都必须具备的一个技能,人际习惯一般可分为和谐习性,比如善于协调、宽容、忍让、妥协、合作等和对抗习性,比如争夺、攻击、分裂、争斗、孤立、自我封闭等两种。这两种习性对人形成道德行为和思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都需要培养孩子的和谐习性,抵制对抗习性。特别是在孩子0-6岁的时间段,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人际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多和孩子外出接触人,也多教孩子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如果孩子在一个充满爱与责任的家庭中长大,那么他的人生底色就是明亮而温暖的。健康家庭的沃土培育出来的孩子一定是自信的且乐于沟通的,愿意帮助别人,并能够积极融入集体中的,孩子在集体交往中也锻炼了情商。在原生家庭自信的孩子,不会轻易受伤,纵使受伤也能迅速自愈,心灵强大且健康。我们无法替孩子跑完人生的全程马拉松,父母只需要在开始时做他的领跑者。这样,我们就能培育出有丰盈的灵魂、开阔的眼界、创新的思维、宽广的心胸和根植于骨血里的自信的孩子,“成才”是学校需要做的事,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成人”。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说,"即使是最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来源:甘肃妇女

监制:郭玉凤

原标题:《陇姐心语 | 让孩子“成人”,是天下父母的责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