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献礼建党百年 记录百名先锋丨盐山崔兰仙:夹小包袱的抗日大嫂

2021-04-07 14: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人物简介:

崔兰仙(1915年-1942年),盐山县旧县镇(今千童镇)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任冀鲁边区妇女救国总会主任。先后指导组建了盐山、庆云、乐陵、沧县、南皮、宁津等县的妇女救国会,发动组织妇女参加抗日斗争。筹办了边区第一份妇女刊物——《妇女解放》月刊,指导妇女工作的开展。1942年6月,在反“扫荡”中,为掩护同志而壮烈牺牲,年仅27岁。2015年8月24日,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家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抗日英烈,崔兰仙位列其中。

01

少年立志身许国

崔兰仙少时读书,1929年以优异成绩考入泊镇九师。

当时的九师,是一所民主气氛浓厚的进步学校。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在师生中宣传进步思想,组织开展反对校方迫害进步学生的斗争,崔兰仙从中受到了教育和锻炼。

“九一八”事变后,崔兰仙怀着强烈的爱国之情,参加了九师抗日救国会。她上街下乡宣传抗日,查禁日货,在演讲台上振臂疾呼,号召同学们团结起来,投入到抗日洪流中,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誓死不当亡国奴。

1935年,北平(北京)爆发“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数千名学生举行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大批北平学生到南京请愿,崔兰仙闻讯到车站送别。这次经历让她进一步懂得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意义,她在日记里写到:“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

02

投身革命意志坚

1935年,崔兰仙从泊镇九师毕业后,在盐山旧县镇北街创办了一所平民小学。

在那个年代,受封建思想禁锢,女孩子很少有上学的机会。崔兰仙挨家挨户动员,免收贫困学生的学费,还自己出钱为特别困难的学生买书。在课堂上,她把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使学校成为宣传抗日救国思想的阵地。

同一年,在父母包办下,她被迫和当地地主家儿子结婚。崔兰仙热情、刚烈、敢想敢为的性格,为她招来了许多闲言碎语,夫家更是对她白眼相待。

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华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和华北民众抗日救国军相继在旧县镇成立。已经有了孩子的崔兰仙,毅然冲破家庭束缚,走上抗日一线,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03

发动群众保家国

在火热的抗日斗争中,崔兰仙发动、组织群众积极从事抗日工作,成为我党创建津南抗日根据地的青年骨干。在她的影响下,二弟参加了抗日救国军,大哥为救国军送情报、筹粮款,嫂子和弟妹也都参加了抗日活动,并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崔兰仙的娘家成了抗日堡垒户。

1938年,崔兰仙受党的委派,到盐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教育科任科员。她积极动员知识分子参加教育工作,组织贫困儿童入学,在盐山各地办起抗日小学、青年夜校、妇女午校和识字班。

同年12月,崔兰仙当选为冀鲁边区妇女救国总会主任。她先后指导组建了盐山、庆云、乐陵、沧县、南皮、宁津等县的妇女救国会,发动组织妇女参加抗日斗争,并筹办了边区第一份妇女刊物——《妇女解放》月刊。

为了方便在敌人据点之间往来,她把自己打扮成农村妇女的模样,活动在各村庄——教孩子识字,帮村民干活,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许多村民不知道她的名字,都亲切地叫她“夹小包袱的抗日大嫂”。

在她的带动下,妇女干部们深入农村基层,宣传党的政策,培养抗日积极分子。经她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就有20多人;由她参与组建的抗日小学多达50多所;她工作过的地方,村村建立了妇救会……

04

舍身取义壮山河

残酷的环境下,崔兰仙频繁来往于游击区、敌占区,经常一天只吃一顿饭,久而久之,她的身体累垮了。同志们要送她到外地看病,她总是说:“共产党员死都不怕,病算什么?”乡亲们心疼得掉眼泪,凑钱给她抓药,也被她一一婉拒。

更令人动容的是,崔兰仙的包袱里,经常放着一双童鞋,那是她为女儿做的。

参加革命后,她便将女儿托付给母亲抚养,母女俩很久也见不上一面。她每次见到女儿,为女儿新做的鞋子总是小的,只好重新量了再做……就这样,新鞋子一双双地做,又一双双地换,女儿的脚在她的小包袱里一天天长大。

1942年6月9日,日军开始对冀鲁边区进行规模空前残酷的大“扫荡”。

12日拂晓,崔兰仙与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张博带一个连的八路军战士,在东光县刘大瓮村南花子坟一带遭敌袭击。

为了掩护部队突围,崔兰仙跑向花子坟开枪吸引敌人。最终因敌众我寡,身负重伤,不幸被俘。她挣扎着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宁死不当亡国奴!”敌人恼羞成怒,向她连刺数刀。

崔兰仙英勇牺牲时,年仅27岁。

原标题:《献礼建党百年 记录百名先锋丨盐山崔兰仙:夹小包袱的抗日大嫂》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