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庐舍之春又一年,女性电影人盛开影像之花

2021-04-12 15: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人间此世行旅,如在一小块田地来回耕耙。无数的人都在自己的田地里耕耘出自己的艺术,所以凑成了真实的人间。

不入“田间地头”,怎知春色几许。

庐舍之春女性导演剪辑工作坊第二季,悄然结束,胡力维《观看手册》、洪溢临《阿依谢姆古丽》、孔丽丽《坐夜》、李可心《明镜子》、张斌斌《临川》、张维《诗人不在屋里》。在三周剪辑工作时间内,与庐舍之春的三位专业剪辑师进行创作交流。

凹凸镜DOC专访了已经回到上海住处的入选作者张维,通过她的讲述,我们将看到一位自由创作者的寻找自我之路,以及她在庐舍之春女导演剪辑驻留计划中的收获。

张维

独立导演,行为艺术家,自由撰稿人,创作涉及独立纪录片、诗、行为艺术及摄影,喜欢探索日常与想象的边界。

诗集《出去》

实验短片:《潮》

纪录长片《诗人不在屋里》(创作中)

项目介绍:

《诗人不在屋里》 创作阶段:精剪

梗概:诗人海子卧轨自杀去世30多年了,但每年都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纪念他。在海子的故乡安庆怀宁,有一座平房叫“海子故居”。海子的母亲独自居住在故居里的一个房间。她在里面吃饭、睡觉、看电视、念佛经等,同时接待五湖四海来参观的人。这部影片试图呈现这个空间里的海子的母亲、家人以及来来往往参观者的状态。

以下为采访文字:

凹凸镜DOC:你的英文名字是vita(生命,生活的意思)你怎么理解你现在的生活?

张维:我现在的生活,更多是一种直觉,因为我向往那种很自由,没有拘束的生活,或者说一切都能有我自己做主的那种感觉。当时从媒体辞职,是因为在媒体已经工作4年了,一方面想尝试一些别的,比如说纪录片,这样的话就需要完整的时间。

另一方面,我很早前读书的时候就想未来做当自由职业者,不依附于某一个单位或某一个机构,完全能独立的做事情,所以就辞职了。

张维行为作品《你来看什么?》 2018

做记者的时候,因为出差比较多,可能一个月半个月都在外面出差,上海房租也很贵,就觉得租房的意义在哪里?就会去思考,如果说我不租房,是不是也可以一样的生活,因为我同样还是出差,回到上海,我可以住在朋友家或是住酒店。

辞职的时候也是巧合,我当时租的房子出了一些问题,我就决定不租那个房子了,接着,我就出去旅行。

旅行了半个月之后,我就直接把租的房子退了,去北京参加了新亚洲影志工作坊,那是我第一次参加电影类型的工作坊,做了一部短片《潮》,反正事情一个连着一个,就没有想要租房,一直持续到了现在,越往后可能就越缺少租房的动力。

凹凸镜DOC:我的经历和你有点相似,我之前跟电影剧组拍花絮,也是三四个月在外面,回来待一个月,然后再出去,比如朋友的房子空着,我就在这短租那种一两个月的样子。

张维: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

凹凸镜DOC:你在媒体做记者的时候,经常会做一些人物深度的访谈文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别人来采访你?

张维:好像还真没怎么想过,其实老实说,做记者的时候会觉得如果别人要采访,我一定不接受采访。

张维实验纪录短片《潮》

凹凸镜DOC:你之前的作品《潮》是用声音和图片制作的纪录片,能讲讲这部片子的创作是初衷吗?

张维:《潮》的内容是关于北京新建村,18年9月份,我辞职之后,就去北京,就想要不在北京拍一个想拍的。

一开始我是抱着前采的想法,就是先去了解一下那边情况,呆了一天,拍了很多照片,也认识了里面的一个大叔跟一个阿姨,聊得也还挺好的,他们跟我讲了他们的一些经历,我把这些照片带去了新亚洲影志工作坊,给他们介绍了我想做的两三个项目,讲到这个项目的时候,工作坊负责人郭晓东说,他看我的照片,跟我的讲述,他觉得已经像一个影像的感觉,建议说,也可以用照片做。

原本我是想拍完照片再去那边重新用流动影像拍,想去呈现那个地方的空间感,做点实验的东西。他说用照片做,我当时没有做过,也是我第一个短片,我就觉得也可以尝试一下,所以我后面就没有拍视频,继续用照片来讲述这个东西,后面又去拍了一些照片,补录声音什么的。

在那个时候算是完成了一个粗剪的样子。后来离开之后,自己又精剪了两次,大概一直到19年9月份。

投了导筒举办的地缘影展,入选了他们实验单元。国内其他电影节有投一两个,没有入,我觉得这个片子还不是特别成熟。

设计师©️杨海

凹凸镜DOC:这种形式挺好,因为我看过一个法国的纪录片,叫《重温维兰街》,导演要拍一条街道上发生的故事,但是那条街不存在了。他用很多街道的照片,通过旁白的形式把故事讲出来,让人印象很深刻。

《重温维兰街》截图

张维:郭晓东也介绍了一部法国电影《堤》,也是用照片做画面的,包括我还看了好几个别的,也是那个时候开始了解实验电影,因为我可能自己做行为艺术、写诗的一些原因,我对实验的东西会比较感兴趣,在电影方面没有说特别去了解早期的一些实验影像,后来就开始会看一些,感觉还蛮有意思的。

我之前并没有很系统学习电影,我只参加了一期新亚洲影志工作坊,做了部短片。

凹凸镜DOC:在新亚洲影志工作坊的感觉怎么样?

张维:挺好的,因为是第一次参加这种电影工作坊,我没有这样的背景跟经历,觉得还蛮新鲜的。能做出一个片子也觉得很好。

当时的导师是邱炯炯和韩国导演李秀妌。韩国导演的议题跟国内关注得很像,但叙事手法不一样。接触他们,会对了解其他电影类型有所帮助。

新亚洲影志工作坊海报

凹凸镜DOC:在你的片子作品里面,你性别属性明显吗?

张维:我也不确定。好难说,我肯定不觉得,我有什么特别强烈的女性视角,也不会说特意去做一些女性议题的东西,但是也许大家看了会说是女性视角。

凹凸镜DOC:比如说有些人会觉得我强调我是女导演,但是其实反过来说,男导演并没有强调自己是男导演。

张维:我不太强调这个,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我从我自己出发,我想呈现什么东西,想表达,或者想去做什么,我就去做了。

但你说我对女性议题关不关注?我觉得也会关注,只是目前我还没有去拍片。因为做记者的原因,对于很多类议题基本都会关注,比如说关于性侵方面的东西,我都会关注。我觉得它是一个社会性的议题。

凹凸镜DOC:你是在长江边上出生的,从小梦想是成为作家,后来又作为了记者,是不是也算你的梦想实现了一部分?

张维:算吧。我可能还比较幸运,我一路走来都是循着我自己的想法,我想要做什么就去做,基本上都实现了,还挺幸运的那种感觉。

凹凸镜DOC:我也阅读了你出那本诗歌集《出去》,诗歌没有那种宏大的叙事,好多都是生活的细腻的观察。

你喜欢诗歌,是不是也是拍摄海子主题纪录片的原因之一?

张维:也算。因为我自己本来就写诗,算是拍摄海子纪录片其中之一的原因,但谈不上多么宏大。我可能因为自己写诗,会把自己的一些经历和想法,跟我试图去理解海子这个人和他的家庭进行一些连接。

张维诗集《出去》

凹凸镜DOC:你对海子的诗的理解是什么样子?

张维:我最早读他的诗是短诗,他的短诗很灵动,想象空间很大,生命力也很强。短诗更偏重于生活的感受,我读的时候会觉得,跟我自己的创作感觉很相像。

凹凸镜DOC:你会和他有种心灵上的相通是吗?

张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上的相通。好难说,因为我喜欢的诗人其实挺多的。

我肯定也是蛮喜欢他的诗,但是因为还有各种其他的东西碰在一起,我就拍了跟他有关的纪录片。我之前也有写过一个关于纪念海子的报道,那个时候是北京有一群年轻人,去山海关祭奠海子,我发现原来每年还有这么多人在纪念他。

《诗人不在屋里》截图

凹凸镜DOC:聊一下在庐舍之春女导演剪辑驻留计划的经历吧。

张维:其实我去年就有看到庐舍计划的召集,但是去年没有投,因为我也是第一次做片子,不确定,要不要把这个东西给很多人看。

好像是2月初截止,因为我刚好剪了第二个版本,我就把那个版本交过去了。后面就是2月底他们给我回复,说我被录取了,他们告诉我是有初审跟复审,其他中间的东西,我就不清楚了。

庐舍之春女导演们的讨论之中,摄影:MC

凹凸镜DOC:在村里驻留的感觉如何?

张维:我还蛮期待的,我觉得应该会很舒服,而且我本来就喜欢去很多地方,福建的乡村当时我还没有来过,我觉得还挺好的。

凹凸镜DOC:想象中和现实中差别大吗?

张维:如果从生活上来说感觉差别不是很大。如果说驻留的内容上,跟之前想的不一样,一开始可能以为很紧张地每天都在剪辑,是工作量比较大的密集剪辑,每天可能生活很规律,住在村子里面早睡早起,但是去了之后发现,除了剪辑,我们还会有一些其他的活动,因为有三个项目在同时进行(庐舍之春,新亚洲影志工作坊,《电影作者》聚会),我还会接触到其他的导演,看到其他的片子,特别是看《电影作者》的片子,还挺幸运的,也能看到他们的片子。

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的剪辑节奏也在适应跟调整中,要跟导师交流,每周要做总结,这些都要自己去调整。

休闲桌球中,摄影:MC

负责人给我们安排了很多的一些活动,比如说爬山,或者有时候弄一些party,为了缓解一下我们的紧张。好像也并没有做到每天早睡早起,因为经常大家聊片子,会很激动,有时候很晚还在聊,认识很多这样的年轻的创作者,大家还很聊得来。结交到了几个很好的朋友,感觉未来都是可以一直联系的我们交流的也很开心,我觉得还挺挺好的。

热身中,去爬山

凹凸镜DOC:能不能用一句话来形容一下你在庐舍之春的感受?

张维:快乐并充实着。

凹凸镜DOC:我觉得特别有意思,还经常带你去爬山,可能要缓解你的压力。

张维:我们去了爬山还去了土楼,我们的娱乐活动很丰富,劳逸结合。

凹凸镜DOC:庐舍的三位导师,他们风格有什么不同?有一次我是听你跟李博再沟通聊天,我觉得导师会给你一些启发,而不是提很直接的意见。

张维:比如说李博跟秦亚楠他们剪辑的风格就不太一样,李博比较偏传统叙事类的,秦亚楠在影像方面比较偏实验一点。

导师李博和张维讨论

我跟他们交流过程不太一样,比如说我跟李博聊,李博会从总体性的角度去跟你聊剪辑,他就会聊,你要不要完成它,准备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才是完成,他一直在逼问你想要什么,那种灵魂叩问的感觉。

秦亚楠我们聊得很细,她很认真,来了10天的时间,全部是在跟我们聊剪辑,我一开始跟她聊,因为我前面改了一个版本,所以聊得很细,直接落到了每一个镜头使用上,镜头好坏,包括每个镜头的衔接,还有整体结构都会聊到,聊得很细。她的影像风格也是也比较偏实验方向。

秦亚楠,曾为剧情长片《路边野餐》、《地球最后的夜晚》、短片《秘密金鱼》等担任剪辑指导,现致力于关于考古的纪录和实验影像。

郭晓东之前就认识的,可能单独聊得不多,但是我们总结会的时候他会聊每个人的片子,郭晓东的风格是介于李博跟秦亚楠之间。他也会更冷静地对每个导演的剪辑做出提醒和建议。

凹凸镜DOC:你跟他们之间有什么比较有趣的事情发生吗?

张维:秦亚楠挺有趣的,我们一直说她很可爱,她的房间里面有一只蜘蛛呆了很多天,因为我们在那边很多人都被跳蚤咬了,但她没有被跳蚤咬,她说多亏了那只蜘蛛。哈哈。

志愿者白亭、导演李冬梅、剪辑师秦亚楠(从左到右)

凹凸镜DOC:庐舍几个导演之间有没有一些交流,或者互相看各自的片子,提一些建议。

张维:有。除了跟导师交流之外,胡力维也给我很多帮助,我会让她看我的一些修改片段,给我一些建议,我觉得跟她在剪辑上能聊得来。我觉得她能知道,我想要什么那种感觉,她讲的东西我也会愿意去尝试一下,因为有时候自己一个人剪久了很容易就陷在里面。

我们其他人平时也都会私下聊片子,在总结的时候,每个人呈现展示之后,大家都要发言,都有参与到各自的片子的剪辑里。

凹凸镜DOC:从你角度来说,你觉得这6个样本有什么不一样吗?他们风格会有一致性吗?还是怎么样?

张维:我觉得挺不一样的。我一开始看到当时入选的六个人的作品,第一个是胡立维的《观看手册》,我心想可能是很实验的片子,可能要从一个影像本身去讲的片子,也挺期待的。事实上《观看手册》确实挺实验的,但它处于一个还未完成的状态,在一个开始还在做的过程中,我们现在很难看到它的全貌,但是在过程中,她也慢慢的一点一点的形成对片子的整体的认识,来调整自己的方向。

《观看手册》

导演:胡力维

我觉得能参与到这种讨论也挺好的。它是完全另一种我没有做过的东西,但是可能未来我会想要尝试做的东西。

张斌斌的《临川》,一开始看到名字,可能以为是一个传统的纪录片,但实际上它并不传统,我觉得张斌斌对于影像那种把控挺成熟的。那种呈现也很成熟,我不知道怎么去界定它是实验还是传统记录,但是会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临川》

导演:张斌斌

我觉得孔丽丽跟我的片子还有一些类似,丽丽比较偏传统一点的纪录片,我很喜欢她的片子。这里说传统跟实验并没有说,哪个好哪个不好,剪辑跟她的拍摄整体是这样的感觉。包括我自己的片子也是这样,但是我是试图不想让影片很传统,或者说我是希望能在里面在剪辑过程中能做一些创新的东西,不一样的东西,所以才来参加剪辑工作坊。

《坐夜》

导演:孔丽丽

李可心的片子比较实验,她比较想做一个虚构跟非虚构融合在一起的感觉。她拍的是纪实的东西,但是她想创造一个虚构的人物,到这个故事里面讲一个这样的故事。我觉得这种探索挺好的,而且能感觉到她就是想探索这样的一种影像叙事方式,探索虚构跟非虚构的叙事界线。

《明镜子》

导演:李可心

洪溢临的影片中的人物非常吸引人,时间感很强,而且她找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主题贯穿整个片子。我也挺喜欢的。我感觉大家的风格都不太一样,每个人都有每个人不一样的地方。但这些都是我个人的感受,她们每一个人对自己片子的理解肯定更深。

《阿依谢姆古丽》

导演:洪溢临

凹凸镜DOC:达到你预期了吗?

张维:我觉得有。还是吸收了很多新的东西,至少我现在对于剪辑的认识会跟原来会有一些变化,包括对我自己这个片子,我这个片子现在变化也挺大的,可能从整个开头到结尾基本都变了。但是它可能主干的东西还会在。

凹凸镜DOC:你改变的原因是什么?

张维:我想来感受创作的快乐,所以我必须要在剪辑这件事情上,我是希望能突破我自己。

跟李博聊的时候,已经会有一些结构上想要做的改动,在后面跟秦亚楠聊,包括跟力维,还有其他人给我一些建议。

一开始对结构的调整我自己是认同的,因为我觉得原本的片子的结构不够很清晰,我后面会想去寻找一些新的结构,也的确很快就找到了。其实对于结构不清晰,可能跟我最初剪辑这个片子,对于我完全想要表达的东西或者想要传达的东西还没有很清晰地掌控好,所以后面就在就在弄这个东西。

先是结构上,再到后面就是一些细节上面,某一个镜头的取舍,包括影片开头的叙述,怎么进入都有在改变。

我基本上是把我原来的素材都重新看了一两遍,加了很多之前被我舍弃的镜头,可能很多导演都有同样的经历。

在庐舍之春女导演剪辑驻留计划,摄影:MC

凹凸镜DOC:你觉得庐舍之春这种驻留形式怎么样?

张维:我觉得特别好,我自己是第一次参加驻留,除此之外,我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关于电影方面的培训,或者教学之类的东西,我自己觉得这种剪辑工作坊特别好,因为在国内好像基本没有这样的剪辑驻留项目。

因为对于我来说,像我这样的偏独立的创作者来说,拍片完全是个人投资,自己花钱自己拍,自己剪。花钱就不用说了,但是在创作上完全是一个人,有时候也会很封闭,特别对于我这样的,刚刚迈入这个行业的,我是会希望说多一些交流和碰撞的。

我觉得这种剪辑驻留项目,给大家提供了机会,能够坐在一起面对面的交流,能碰撞出很多你自己想不到的东西,也能激发很多东西。

我觉得这种剪辑交流也挺有意思的,本来艺术创作是没有说一个对错之分的,也有各种形式的剪辑或者剪辑出来的东西也有各种各样的,但并不是说哪一种东西最好的,但是我觉得这种剪辑驻留的过程,大家彼此之间的碰撞,这种互相的提问,就可以让导演更确信我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我是带着一些对我片子的不确定,所以去参加剪辑驻留,我发现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包括我目前对于片子进行的修改,都是我自己想要让它走向的一个方向。只是说在之前我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我有一点不知道怎么去找到这个方向,但是比如说跟李博跟秦亚楠跟大家交流,我觉得他们让我慢慢更确定自己的想法,对于这个片子的走向,我觉得这个特别重要。

庐舍之春女导演剪辑驻留计划大合影,摄影:MC

凹凸镜DOC:未来你觉得你创作还会继续吗?还是说可能在用别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

张维:我觉得会继续。因为我涉及的创作形式可能比较多,诗歌、行为艺术、写作,还有影像,每个阶段会有侧重,但都会一直继续,纪录片也是。

除了这个片子我还有在做其他的片子,当下就是看怎么把这个片子再重新剪好,庐舍虽然结束了,但是我的剪辑还没有完,后面还是要自己继续剪辑。

我想说剪辑是电影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特别是对于纪录片,我一直觉得剪辑其实比拍摄可能更重要。因为纪录片的剪辑,有点类似于我过去写稿的那种经历,我原来做的也是偏非虚构类的特稿,你在很多大量的素材中寻找真正有用的信息,去建构一个你想呈现的东西给读者,影像也是这样。

纪录片影像跟写稿感觉很像,如果你没有剪辑,所有的拍摄都是白搭。

其实一开始我觉得影像语言跟写作不一样,但是没有理解为什么不一样,后来自己学习剪辑后,实际上还是按照文字的使用逻辑来使用影像,总觉得不对,并没有摆脱文字逻辑。但直到最近,我又有了新的体会,影像写作和文字写作在结构上的总体逻辑很一致,但是落到具体影像镜头的使用和文字的使用逻辑又是不一样的,只能边剪边摸索。

凹凸镜DOC:很单纯的创作那种时间是不是觉得很珍惜?你到了上海可能有很多繁杂的事,不会让你集中精力去做一些东西。

张维:我也觉得我今天早上还在想这个事情,在福建的时候,你不用想别的东西就很自然的,每天几乎都在思考片子的剪辑,我真的有时候做梦都会梦到剪辑,不是说我很焦虑,而是那个状态让我不由自主地在思考,我感觉还挺好的。又没有一个deadline(最后期限),是一种自发的思考跟创作。

凹凸镜DOC:你觉得对于你来说最好的表现你想法的形式是什么?行为艺术、诗歌或者是纪录片?

张维:诗歌、行为等对我来说就像日常生活的点滴的感受,他可能就像海子写短诗的感觉。

纪录片对我来说,就像要造一个房子一样,因为需要的时间跟精力都是更长,更多,但是这些我都挺享受的,我也不知道说哪个是最好的。

凹凸镜DOC:现在表达自己方式的形式很多了,比如以前只能用文字形式,现在影像,什么都可以做了。

张维:对。我原来也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你刚刚问说哪个是最好的,人的精力很有限,我也想过说,是不是要舍弃某一种东西,专注于做某一个,但是对于我自己来说,我发现还是挺难的,我都挺喜欢的,他们自己就这么自然而然地存在着,我原来也没有想过说,我一定要写诗,一定要做纪录片,慢慢的走到了这条路上,不知道怎么回头,但是也有可能说,未来做着你会不会就专门只做一样了,都不知道。

凹凸镜DOC:未知其实是最美好的,不会很强调一个条条框框的东西。

张维:对。是这样的。

关于庐舍

庐舍希望在世界之中构建一个温暖“场所”,一个“异托邦式的集体”。庐舍首先是精神上的一个虚拟的共同空间,也有移动的实体场域。成员均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专业背景出身,但有着相同的对社团生活的愿景,以非盈利、互助式进行创作与生活上的阶段性交流。在庐舍,所有成员平等互助,互相扶持,希望每一个成员的能力与潜力都可以在社团中得到最大化的发展,通过相互分享和交流让人与人之间建立更多的联系,在这样的前提下,用精神的力量激发创意的产生,让我们将要做的事情自然而然地 生发出不同的面貌。

——我们与影像和艺术有关,但将远远不止于此。

原标题:《庐舍之春又一年,女性电影人盛开影像之花》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