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百年荣光·故事】求同存异承大义: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展现历史担当

2021-04-09 15: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国共合作1924·广州》 (赵建成/绘)

1924年,统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已不复存在,但中华大地仍阴云密布,混乱不堪。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开启了第一次合作,开创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阀割据的新局面,为大革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中华儿女怀着改变民族未来的希望,被广泛地发动起来。革命的浪潮声势逐渐浩大,继而席卷全国。

汇聚革命力量

一直以来,国民党因其阶级局限性,几乎只与权贵阶层建立联系,群众工作严重缺失,且只在广东、上海、四川、山东等地区有一定活动。中国共产党的高级领导人及大量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后,以卓越的组织能力,积极在全国各地广泛联系群众,帮助国民党建立和发展基层组织。

在北方,国共合作的进展尤为顺利。李大钊顾全合作大局,加上他学识渊博又为人谦虚,北京及周边地区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很好。这种充分的合作,使国民党北京执行部所辖的华北、东北、西北15个省、区的国民党党员人数迅速扩展到14000多人的规模。

后来,周恩来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说,“当时,国民党不但思想上依靠我们,复活和发展他的三民主义,而且组织上也依靠我们,在各省普遍建立党部,发展组织”,“当时各省国民党的主要负责人大都是我们的同志”,“是我们党把革命青年吸引到国民党中,是我们党使国民党与工农发生关系。国民党左派在各地的国民党组织中都占优势。国民党组织得到最大发展的地方,就是左派最占优势的地方,也是共产党员最多的地方”。

国共合作后,群众运动得到复兴。共产党努力重启工会工作。2月7日,北京秘密召开了全国铁路工人代表大会,全国铁路总工会正式成立。7月,数千名中国工人和警察在广州沙面租界举行了罢工运动,严正抗议英法帝国主义歧视中国人的政策,罢工历时一月有余,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共产党人还建议国民党重视农民工作,积极培养农民运动骨干。7月3日,第一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在广州正式开学。共产党人彭湃、阮啸仙、毛泽东等人主持讲习所工作,培养了大批农民运动的中坚力量。12月12日,共产党人彭湃、周其鉴领导广宁农会开展减租运动,地主武装竭力反扑,造成严重破坏。关键时刻,共产党的“铁甲车队”奔赴广宁前线,协助他们取得斗争胜利。国共合作也使学生运动和妇女运动得到重要发展。如《妇女周报》这样的进步刊物开始发行流传,新社会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等主张逐渐深入人心。

国共合作将国民革命思想由南向北广泛传播。中华民族伟大的革命力量迅速汇集,大革命的初澜开始显现。

初步建立革命武装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共产党的军事武装得以初步建立。“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最初也是在国民党组织中付诸实践。共产党人建议国民党积极发展革命武装力量,在苏联的帮助下培养现代军事人才。于是,创办陆军军官学校的计划在国民党一大得到制定,黄埔军校由此诞生。

1924年11月,周恩来归国,接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此后,恽代英、萧楚女、熊雄、聂荣臻等共产党人先后担任黄埔军校要职。黄埔军校与旧式军校不同,该校重视革命精神和爱国思想教育,将政治学习视为与军事学科同等重要的内容。为壮大革命武装力量,中国共产党还选派大批各地党员和优秀革命青年来到黄埔军校学习,第一批就有共产党员和青年团员56人,占学生总数约一成。徐向前、陈赓、蒋先云、左权、王尔琢、许继慎等许多人成为军校的骨干。

鉴于粤汉、广九铁路经常被军阀和土匪骚扰,周恩来抽调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当中的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组建了“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铁甲车队”。之后,各地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加入这支部队,使之规模迅速壮大,战斗力不断增强。这支部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革命武装,是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即叶挺独立团的前身,也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最初的源头。

支持孙中山北上

1924年10月,北方局势巨变。冯玉祥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但冯玉祥立足不稳,奉系军阀已集结兵力入京津,段祺瑞乘势而起,北方又为军阀所控制,他们骨子里是反对孙中山领导的南方革命政权的。

一部分共产党人反对孙中山北上,持这种观点的以中共北平区委书记赵世炎为代表,赵世炎认为,搞孙中山、段祺瑞、张作霖三角联盟,标志着国民党政策的转变,等于国民党抛弃了国共合作政策,而去与军阀妥协。但李大钊对孙中山北上持支持态度,由周恩来主持工作的中共广东区委也表示支持。他们认为,要支持孙中山北上,以扩大革命宣传,以鼓动全国人民之革命工作,以暴露军阀与帝国主义之假面具,应该走出广州,为国家统一而斗争,才能真正对中国的未来走向有所改变。鉴于社会上支持孙中山北上的进步人士也很多,且孙中山北上确有其积极的作用,北京地区的党员逐步转变了看法。11月2日,中共北方区委发表《檄告国民书》,积极赞扬孙中山及其北上决定,并开始筹备迎接孙中山入京的事宜。此时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仅3年,幼年时期的党组织即已勇于在关乎国家未来的重大事件中表现出一个负责任的政党应有的严肃与真诚。为支持孙中山,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大力开展国民会议以及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人民运动,得到了各地民众团体的热烈响应,人们纷纷表示拥护,这为孙中山北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但孙中山北上途中,北方局势又发生了变化。段祺瑞、张作霖、冯玉祥组成政府,宣布尊重对外条约,主张召开善后会议。这实际已把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排除在外。革命立场坚定的共产党挺身而出,揭露皖奉军阀的阴谋,帮助孙中山认清了形势。在共产党的支持下,孙中山的北上不仅没有陷于软弱与妥协,反而成了一次坚定的革命行动。

复杂的局势使国共合作得到了强化,两党的仁人志士摒弃成见,并肩战斗,继续推动革命事业的发展。这证明,在国民革命遭遇重大挫折的关键时期,孙中山和国民党在中华大地上最诚挚的盟友,只有中国共产党和它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1924年的国共合作,在组织建设、军事武装的建立、群众运动的复兴、孙中山北上,以及两党共同推动的一系列革命活动当中,不断积聚着中华民族变革的能量,酝酿着一场历史巨变,也为掀起全国范围的大革命浪潮奠定了基础。强烈的阳光,即将穿透翻腾的云海,照亮中华大地。

(摘编自2019年9月18日《学习时报》 陈思/文)

原标题:《【百年荣光·故事】求同存异承大义:党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展现历史担当》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