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我为群众办实事丨扎根秦淮 司法为民——秦淮法院探寻延伸司法服务新路径

2021-04-09 17: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为贯彻落实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部署要求,秦淮法院全面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便民、利民、惠民为总目标,立足秦淮区发展实际,多项措施齐头并进,保护古秦淮、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智慧法院,积极探寻延伸司法服务新路径,切实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落到实处。

1

保护古秦淮,法院走在前

“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骑白马,带把刀,城门底下走一遭。”这首南京人耳熟能详的民谣,书写出古城墙在南京人心中的形象,古城墙是南京的城市名片,是外地游客纷纷打卡的旅游胜地。以南京城墙为代表,南京文化遗产众多,彰显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但如何保护好这些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则需要我们现代人发挥智慧。

文化遗产保护困难重重,醉酒驾驶汽车险酿大祸

2019年6月某日,吴某酒后驾驶型轿车沿建邺路由东向西行驶时,撞上朝天宫东大门,造成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朝天宫“德配天地”牌坊受损。事发后吴某驾车逃逸,后当日到朝天宫警务站投案,文物管理单位南京市博物总馆申请由检察机关在刑事案件中附带提起民事诉讼。

秦淮法院对该案进行了审理,判决被告人吴某犯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一个月,并判决吴某委托有资质的施工单位对受损的朝天宫“德配天地”牌坊进行修缮。南京市博物总馆和吴某共同委托某建筑设计公司对受损的朝天宫“德配天地”牌坊进行结构安全性鉴定,吴某委托建筑公司对朝天宫“德配天地”牌坊主拱券底部因冲撞而产生的裂缝、墙体表面抹灰层及砖墙的局部损坏、撞毁的铁门进行修补。

秦淮区文物古迹众多,秦淮法院结合工作实际,率先推出古民居及文化遗产“文化+知产”复合司法保护八条举措,为美丽古都核心区建设以及“特而精、最南京”城市名片打造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

1

秦淮法院建立涉古民居与文化遗产多元解纷机制,提升解纷效能,成立南京市秦淮区古民居及文化遗产保护联合调解委员会,设立“古民居与文化遗产保护法官工作室”;成立“古民居与文化遗产保护巡回法庭”,打造复合专业审判队伍;依法严惩涉古民居及文化遗产犯罪,形成强大威慑,探索建立涉古民居及文化遗产犯罪惩处的有效工作机制;依法妥处民事、知产案件,兼护经济发展与人文环境,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被随意歪曲、篡改乃至丑化。

2

强化府院良性互动,形成“打击+修复”协同合力,健全完善行政、司法、社会相结合的新型综合协调解决机制;设立“审学研”一体化研究基地,提升司法保护能力,建立并完善古民居与文化遗产保护专家智库,邀请参与案件庭审,或制作修复方案;善用司法建议,推动古民居与文化遗产保护堵漏健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古民居、文化遗产保护良好氛围,定期向社会公布司法保护文化遗产、文物史迹、非遗传承等典型指导案例,深入挖掘秦淮特色的科举文化和非遗文化内涵,开展“传承文化、守护遗产”主题法治宣传。

2

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市域治理

解封企业基本账户保民生,快速应对化解矛盾助发展

某科技公司连年盈利,符合利润分配条件,但未向股东分红,2020年该公司股东向秦淮法院提起诉讼,并向法院提出申请扣押、冻结、查封被告名下价值4900余万元的财产;被告抗辩称经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因公司经营发展需要不进行利润分配,并提出若法院查封企业基本账户,将影响月底税款缴纳、发放员工工资、社保缴纳等,公司经营受损,严重妨碍复工复产。承办法官了解该紧急情况后,多次组织庭审谈话,积极与原告方沟通交流,以案释法,依法考虑双方的正当权益和复工复产的问题,对双方进行有效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原告撤销保全措施并撤诉。

在这起公司与股东的纠纷中,承办法官高度重视涉案企业的权益,仅用十五天就将纠纷圆满解决,公司快速从诉讼纠纷中解脱出来,因为处理的及时,没有影响后续公司的正常经营。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重视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在兼顾双方利益的基础上,慎重适用司法强制措施,快速化解纠纷,让企业高效率地投入复工复产。秦淮法院一直立足于商事审判效率优先,尤其在采取保全措施后,更是分秒必争解决当事人纠纷。优化营商环境的基础是良好的法治环境,而良好的法治环境除了靠一个个承办法官的不懈努力与高效工作,还需要切实可行的制度保障。

秦淮法院通过司法活动发挥保护市场主体的主导作用,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激活市场主体的潜能,多措并举保障民生,优化法治营商。

制定《关于打造法治营商环境最优城区的落实举措》,出台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的21条举措;

与区工商业联合会联合出台了《关于落实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保护的暂行办法》,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具体包括在工商联搭设立“诉非对接中心”工商联分中心,建诉非对接平台,成立法官工作室;

构建征信通报机制,强化信用惩戒效果,建立信用惩戒联合机制,强化“黑名单”威慑力度;

关注企业司法需求,开展法治培训活动,关注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各类企业的司法需求,开展送法进企业、邀请企业家座谈和旁听庭审等活动,帮助企业提升法律风险防控能力,防范纠纷于未然,除此外还有其他相关配套举措。

秦淮法院持续提高司法服务职能,创建“3+3+3”新模式,助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最佳城区。在2020年全省营商环境评价结果中,与法院工作相关的“办理破产”和“执行合同”两项指标均位列全市第一,“执行合同”指标全省第一。

聚焦“立案、审判、执行”三阶段,全流程优化商事案件办理。通过“类案专审、简案快审、繁案精审”递进式推进,实现以不足1/4的员额法官快速办结全院民商事案件的70%,简案平均审理天数仅18天。

聚力“惩罚、保护、服务”三维度,深层次优化涉企司法保障。全力扫黑除恶,持续严厉打击“套路贷”“素质场”、非法集资等犯罪。开展“司法服务直通车”活动。

聚合“集约、联动、指导”三机制,多维度优化破产案件进程。设立破产审判专业合议庭,确保案件集中、专业审理。

3

以人民为中心,建设智慧法院

>自助立案解民忧虑,诉讼服务不打烊

秦淮法院始终坚持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快捷的纠纷解决渠道和一站式高品质诉讼服务,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秦淮法院在光华路办公区设立“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功能区,整合约见法官、材料收转、自助立案、文书填写、电子阅卷等功能,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全天候、不打烊的诉讼服务。当事人通过系统可以直接发起通话或文字、语音、视频留言等方式与法官交流,智能材料收转柜为当事人、法官、律师等提供材料的收取与存放服务,通过系统可进行自助立案、自助阅卷,当事人根据诉讼指引也可完成起诉状、答辩状等诉讼文书的撰写。

>秦淮法院多项举措合力,助推智慧法院建设

打造家事纠纷智能化“要素式”立案系统,基于秦淮法院适用两年多的纸质版《家事案件裁判要素审查表》的成功实践,将所有要素填写升级为线上的信息输入系统,对当事人填写的要素信息进行智能化收集、分析,打破立案时间、空间限制,大大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

秦淮法院执行“854模式”升级运行,执行指挥中心和执行事务中心升级使用,实现人民法院指挥中心实体化、集约化、标准化、模板化、规范化运行,创新司法服务新模式,执行事务中心将执行立案、法官接待、信访投诉、司法拍卖咨询服务、律师参与执行工作等诸多功能融合其中,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高效率、智慧化的执行服务,持续优化司法服务环境,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

>全民共享数字化信息化时代,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

秦淮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适老司法服务驿站”,建立适老司法服务机制,全面拓展构建适老型诉讼服务体系,坚决防止出现老年人因技术原因无法立案和打官司的情况。

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置老年人诉讼服务绿色通道,老年人到院进行法律咨询、立案、调解等诉讼事项,无需排队等待,均由驿站专员一对一指导,优先办理,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诉讼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受理口头起诉,专人辅助立案。部分老年人书写诉状确有困难,可以采取口头起诉的方式,告知驿站专员自己的诉求及基本情况,由专员进行记录并草拟诉讼材料,经当事人确认签字后予以立案,避免老年人来回奔波;诉前调解、审判双加速,针对老年人起诉的案件,不管是诉前调解还是审判环节,均优先进行,尽可能让老年人少等待,多受益。

秦淮法院多项目举措切实保障老年人充分享受数字时代智能化司法服务,努力提高“银发一代”的司法获得感与满足感,让“夕阳”充分感受到“司法温暖”。

文字:刘茂梁

原标题:《我为群众办实事丨扎根秦淮 司法为民——秦淮法院探寻延伸司法服务新路径》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