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胸怀千秋伟业 恰是百年风华|厦门援藏干部黄新聪:在雪域高原书写乡村振兴故事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王选辉 实习生 李楠
2021-04-10 13:35
来源:澎湃新闻
初心之路 >
字号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左贡县全景。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2011年的夏天,黄新聪和家人一同前往西藏旅游,一个礼拜的旅程让他初识西藏,淳朴、干净是西藏给他留下的第一印象。 “没想到10年后我会以援藏工作队队员的身份和这片雪域再次相遇。”黄新聪感慨万千。

2019年,时任厦门市集美区卫健局局长的黄新聪收到援藏通知便主动请缨,成为了福建省第九批援藏干部、厦门市第七批援藏工作队队长。随后,黄新聪与援藏工作队来到西藏昌都左贡县进行对口支援工作,任左贡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不到半年,左贡县在厦门市第七批援藏工作队的帮助下于2019年年底成功脱贫摘帽。

一年多的时间里,黄新聪踏遍了左贡县的乡镇村落。在当地,他推进医疗改革,解决民生短板;扩大当地葡萄种植面积,全面完成葡萄酒产业全产业链;推动藏香猪搭乘扶贫快车,从西藏来到厦门;打造品牌特色,推广餐饮旅游……今年,黄新聪获得第六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称号。

4月9日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黄新聪仍在左贡当地开展支援工作。明年7月他便将要离开,面对眼前仅剩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黄新聪常感紧迫:“必须尽快把手头上的事情继续落实,能为左贡多做点贡献就多做点。”

黄新聪(左三)与援藏队员们实地考察藏香猪养殖。

改革医疗卫生机制体制 力补民生短板

从左贡县到厦门市要跨越2000多公里,还没到左贡前,黄新聪设想当地条件或许比较落后。

2019年7月19日,黄新聪抵达这座地处藏东南高山峡谷地带,海拔3700多米的县城,眼前左贡县的整体建设让黄新聪眼前一亮,“左贡的实际情况比我预期中的好太多了,这是上一批援藏队员给我们打下了良好基础,现在这个接力棒交到我们手上了。”

但当地还是存在明显的医疗民生短板。黄新聪回忆援藏队到左贡的第一天,在座谈会上,左贡县委书记李雨雷激动地说:“我们左贡终于来了有医疗卫生管理背景的援藏干部,这下更有力量补短板了。”医疗卫生条件落后正是左贡一直未被解决的难题,黄新聪牢牢记住了李雨雷书记的话,主动申请分管医疗卫生。

黄新聪深入左贡县各乡镇,通过实地调研,他发现当地农牧民生病后不是很愿意在乡镇卫生院治疗,他们往往舍近求远,到县医院或是200公里外的昌都市医院就医,也有的农牧民觉得市医院路途遥远,因出行不便甚至有病不看。

当时,左贡县人民医院只是一级医院,县域就诊率只有65%,基层就诊率只有13.5%。黄新聪在调研中发现,这主要是医疗卫生的机制体制出了问题,吃大锅饭、乡镇卫生院先干活再报销等做法都让医院招不到新医生、留不住好医生,农牧民在乡镇医院往往未得到有效治疗,自然会对这些自家门口的医院失去信心。

找准问题后,黄新聪便结合自己曾任厦门集美区卫健局局长的经历,引进福建医改理念,根据左贡当地实际,从财政体制、绩效体制、人事体制上逐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目前,在左贡的医疗卫生改革已初有成效,县域就诊率同比增长23%;基层就诊率同比增长25.2%;左贡县人民医院在2020年也被评定为二级医院。“医改让当地群众实实在在受益,病人再也不用花4个小时,去200公里外的昌都看病了。”

左贡医改模式的成功经验值得被推广学习,2020年6月,西藏自治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办公室便发出文件要求自治区各地市学习借鉴。

此前因不适应高原反应,黄新聪还需插着吸氧管工作。

藏香猪跨越千里入闽

“50头共3695公斤生猪跨省运输,那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是我们做到了。”2020年1月3日,在黄新聪及厦门第七批援藏工作队队员们的协调推动下,首批藏香猪跨越2180多公里、经过一周多时间的长途冷藏运输,从西藏来到厦门。

在这之前,当地对藏香猪的养殖主要停留在农牧民自给自足的状态,没有将其发展成全产业链。黄新聪带领厦门援藏工作队结合左贡藏香产业猪品质好、有群众养殖习惯,全力谋划发展藏香猪产业,并且通过打造“左贡县碧土乡藏香猪源头品种”,占据西藏藏香猪产业链顶端。目前,在藏香猪产业全链条的发展下,持续受益群众可达3000多户。

除此之外,黄新聪还分管了左贡葡萄酒产业,在左贡县产业发展组和酿酒企业的协同下,左贡县葡萄酒企业产业链逐渐完善,发展前景明朗。为了让更多群众参与到这一产业发展红利中,黄新聪和援藏队员们在2020年通过合同种植和收购的形式,推动左贡县3个乡镇扩大葡萄种植规模946亩,受益群众增加411户2455人。目前,葡萄酒产业持续受益群众达2000多户。

黄新聪下乡对当地农牧民进行家访。

因地制宜细节入手 打造“藏东第一包”

左贡县于2019年底完成全面脱贫摘帽,紧接着,黄新聪与厦门第七批援藏工作队队员们从源头入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新一年的援藏工作打好基础。

在2019年底,黄新聪及援藏队员们到左贡县列达村实地调研时,发现这个村子临近318国道,是一个有着丰富的游客资源的高原村落。黄新聪便结合这一区位优势,让高速公路服务区的理念落地该村,整合藏餐馆、购物超市、洗车加水等多种业态,建设医疗卫生、驿站等公共服务。

其中,当地藏餐馆的“藏东第一包”便是黄新聪及援藏队员帮助当地农牧民打造起来的特色品牌。

“当地村民一直有制作牛肉包的传统,但他们原先自制的包子因技术缺陷,包子皮不够松软,肉馅有腥味,包子整体口感比较干涩,不适宜贩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黄新聪帮助当地村民到县城学习制作包子的手艺,通过改良手艺后的牛肉包变得鲜嫩多汁,之后随着路过此村的外地游客的购买品尝,“藏东第一包”的名头便被叫响了。

“这些方案都是我们从很实际很细微的角度出发推行的,因为不是每个村都有惊天动地的产业,但只要能让老百姓有持续收入便是值得发展的产业,重点是因地制宜。” 黄新聪说。

如今,黄新聪的援藏对口工作已进入了第二年,从初到左贡时对当地酥油茶、糌粑,干燥的气候以及不时需要插着输氧管的工作状态略感不适应,到现在走遍左贡大小乡镇,考察挖掘新产业、解决当地发展问题,黄新聪已融入这片雪域。

每年援藏队员都有两个月的假期,黄新聪每次休假返回厦门家中时,家人都会说他变黑了,但看上去更健康了。黄新聪在西藏时便每天会与家人视频通话,分享一天的工作生活,休假时,他更是与家人以及以往同事们津津乐道着在西藏的点滴,“真是个好地方,不来不知道。”

但虽在后方,黄新聪也没有停下工作,他会梳理过去一阶段厦门市第七批援藏工作队的援藏工作情况,做好总结及假期后的工作计划。

手持“藏香第一包”,村民与援藏队员合影留念。

像这样的休假,黄新聪再经历一次后,或许就要面对与西藏昌都左贡县的正式告别。在这仅剩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加快推进一系列机制体制创新落地,让藏族群众持续受益已成为黄新聪的重点目标。

    责任编辑:王鑫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