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99年前,井陉两书生正定城头话前程,一个流芳千古、一个遗臭万年!

2021-04-10 19:1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统治中国近2400年的封建王朝,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终日挣扎在生死线上的劳苦大众逐渐懂得了遭受贫穷的原因。要翻身就得革命,要革命就得有知识、有文化,世世代代蜗居大山里的人们开始探寻外面的世界,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送子女出去求学,读书。

20世纪前,井陉全县没有一所正规的学府,多是乡间的家塾、村塾或义学。据1991年12月出版的《井陉县教育志》考证、记载,井陉于宋代熙宁年间曾建有学宫,后因战乱衰落;明始建有陉山书院,至清几经迁徙更名为东壁书院、皆山书院。明、清两代,井陉书院总共有9人考取进士,63 人考取举人,255人考取贡生,甚是可怜。戊戌变法后,废科举,兴学校,光绪二十二年(1896 年),钦定通令各省级书院改办高等学堂,府州级书院改办中等学堂,县级书院改办高等小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井陉皆山书院始改办为高等小学堂。民国二年(1913年), 各“学堂”一律又改称“学校”,随后“高等”改为“高级”,“官立”改为“省立”、“府立”、“县立”。当时,井陉县立高级小学校也算得上是井陉的最高学府了。之后数年间,井陉办起百余所初级小学,还创办了女子初级小学、职业学校,但没有一所正规的中等学校。想进步深造, 就得走出井陉。当时高小毕业后,井陉学生就近考取的学校有直隶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天津)、第二师范学校(保定)、第四师范学校(邢台)和直隶省立第六中学(保定)、第七中学(正定)及保定育德中学等。

这里特别提到的是,1922年(民国十一年) 7月,井陉有两位同龄学子同时考入直隶省立第七中学,二人都是富家子弟,都出生于1902年。其中一位来自威州川, 姓赵,名玉祥;一位来自井陉县城, 姓王,名景岳。

赵玉祥,又名文彬,字云卿,家居威州川的东元村。井陉有三川九岭十八峪,威州川是其中一川。近年经挖掘、考证,威州川多处发现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这里山清水秀,是井陉最富庶的地方,绵蔓河从中穿过,还有多处泉水,四季不涸,两岸滩地大都种植稻谷。东元村就坐落在绵蔓河的东岸。据唐代庙宇保元寺石刻记载,该村原名为庄子,建寺后以保元寺的“元”字为村名,改为元村;明洪武年间,分为两村,路东为东元村,路西为西元村。赵玉祥的家在东元村够不上地主,也算得上是较富裕的农家。其父赵国太懂医术,好武功,年轻时曾参加过朝廷举办的武试,未中,后行医,又当过几年村长,在当地颇有名气。赵玉祥兄弟二人,先后就读于威州高小,其兄赵玉温毕业后即回家务农。井陉办校迟,旧社会山里人读书也晚,赵玉样上高小时已是十多岁。他体魄健壮,性情豪爽,不惧权势,常助弱逆强。一次学校考试,因一教员监考不公,引起学生不满,还无理打骂穷苦学生。赵玉祥挺身而出,与该教员论理,并鼓动全班同学与之斗争,结果被学校开除。后多数教职员仗义执言,全班同学罢课抗议,学校才被迫召回赵玉祥,继续复读。

另一位叫王景岳,乳名王二永,又名王梦鹏,井陉县城西街人,其家庭是井陉县的头号大地主;前文提到的城内“铁算盘”,即是他的伯父王廷桂。王景岳父辈兄弟四人:王廷桂、王廷槐、王廷桢、王廷楷,祖父名叫王鹤鸣。清光绪年间,他家仅有地30来亩,房7间,以农耕为主,后来靠其伯父王廷桂贩布匹,倒棉花,又在山西忻县通过流氓手段骗取了一个寡妇的万贯财产,才发了起来。之后大量置地购房,采取“指地放贷”、 “典地倒租”等手段,大肆盘剥,仅二、三十年时间,到1935年,全家34口人,就占有土地1500余亩,东至微水、岩峰,西到台头、贵泉,南起梅庄、秀林,北达威州、防口,远至太原等地;有房院十五六处,约五六百间;还开设有粮行、旅馆、当铺、铁货店、水磨坊、电磨坊多处,分布在城关、石家庄、阳泉、太谷、太原等地;仅在石家庄就设有“谦益”、 “泰安”、“大兴”等多家旅馆,在寿阳与人合股的一座当铺, 他家投资1万多元。王景岳10岁上学,个头不高,倒挺壮实,他兄弟3人,其行二。在家族同辈兄弟中,他勤奋好学,遇事有主见,常随其伯父、叔父外出讨账收租,颇受父辈们的器重和宠爱,都望他时有长进,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直隶省立第七中学原名正定府中学堂,始建于1894年,是正定府所属14县的最高学府,校址坐落在城内原恒阳书院及府文庙内,学制4年,每级一个班,每班50人,共200人。1913 年,学校改称现名后,扩充为每级两个班,共8个班。当地人都俗称该校为正定省立七中。

1922年暑期过后已是农历七月初、公历8月末,正定省立七中开学了,新生都纷纷前来报到。赵玉祥和王景岳在学校张贴的新生榜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子,知道自己还有一位同乡;在签到处,二人相识了,好不高兴。办完手续,收拾停当,安排了住处,二人便漫步街头,傍晚时又一同登上了北城门。北城门的城楼,高大雄伟,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十分壮观。他们绕着城楼足足转了三圈,然后坐在城垛上,遥望着西北方的火车站,不时听到火车隆隆的驶过声和清脆的汽笛声。这是正太铁路东边的终点站,而正太路从井陉穿过,井陉是他们的家乡,二人不免有些骄矜。尤其是王景岳,更显几分自傲,因为井陉城设有火车站,今天上午他就是乘火车来正定的。二人仰望着宏伟的城楼,不禁相互畅谈起各自的理想和将来的打算。王景岳说:“我中学毕业后继续求学,古人教诲‘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我要做一方之长, 学会发家致富的本领,让井陉人都知道我王景岳。”赵玉祥边听他说,边轻轻地摇头,接道:“我可没有你的远大志向和抱负,我只是想懂得中国的社会将来的发展去向,弄明白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不平等,有穷人、有富人,穷人怎样才能过得上好日子。”王景岳说:“你是否也想率领穷人揭竿而起,杀富济贫,学李自成?”赵玉祥说:“学做李自成不敢当,起码不学吴三桂。”王景岳说:“吴三桂有什么不好,也是称雄一世,名留千古。”“那你学吴三桂!”“你当李自成!”二人说着说着,啪、啪、啪,对击三掌,异口同声道:“咱们日后见分晓!”因果向来是有缘的,多年后,二人都名赫井陉。一个组织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井陉县地方组织,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贡献了毕生精力;一个背叛了民族,投靠了日本侵略者,充当了汉奸,最后受到人民的审判。这是后话。

直隶省立七中是中共正定地方组织的发祥地。1924 年11月,国民军第三军第三混成旅进驻正定,旅部设在七中西院。该旅参谋长张兆丰和军需处长郝久亭等,都是中共地下军运工作人员,他们利用各种机会接触七中进步学生,向他们介绍苏联十月革命情况和宣传马列主义,启发他们的思想觉悟;同年12月,介绍于华峰、高克谦、尹玉峰、杨天然、裘树藩等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正定县第一个中共地方支部。之后,党组织便以七中学生为骨干,广泛发动各界群众参加反帝爱国斗争,组织学生罢课、上街游行、抵制日货,深入农村宣传英日在上海制造“五卅” 惨案的暴行,还成立了学生会,与反动的学校当局进行斗争。赵玉祥积极参加了这些革命活动和斗争。这时,赵玉祥认识了共产党,知道共产党就是领导穷人闹翻身的,于是在1925年7月,由尹玉峰、马增玉介绍与其他8人以参加国民党的名义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期间,王景岳感这到这些活动都是赤色暴行,远而避之,有时干脆称病回家,一连数周不来学校。

1926年7月,4年的中学生活结束,赵玉祥、王景岳同时毕业了,二人都去了天津。不同的是,赵玉祥被党组织派往中共天津地委学习,而王景岳考入国民军陆军测量训练所。

来源 | 中共井陉六十年史话

原标题:《99年前,井陉两书生正定城头话前程,一个流芳千古、一个遗臭万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