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献礼建党百年】老区赞皇党史故事 33 “第二县政府”

2021-04-10 19: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守。12月,汪精卫公开投敌;蒋介石则由积极抗日转变为消极抗战、积极反共、保存实力。冀南、冀西顽固势力闻风而动,摩擦与反摩擦斗争逐步升级为全面性和系统性的政治斗争。

1938年11月,日寇对冀南地区进行大规模扫荡。张荫梧河北民军一部西撤至赞皇,不久石友三部一部分军队也进驻赞皇,赞皇的顽固势力突然增加,并相互呼应,不断扩大其影响。11月25日,国民党冀察战区总司令兼河北省政府主席鹿钟麟,公然宣布撤销冀南行政公署。12月4日,鹿钟麟函令杨秀峰,力迫公署解散。紧接着,鹿钟麟又下令撤换赞皇抗日县长赵进扬,任命侯如墉“十三支队”政训员刘希之为赞皇县长,试图在赞皇打开突破口。侯如墉则到处张贴布告,造谣污蔑八路军,予以紧密配合。

国民党冀察战区总司令兼河北省政府主席鹿钟麟。

为了打击顽固势力的嚣张气焰,129师命令被鹿钟麟撤职的各县抗日县长坚持办公,令385旅769团以游击姿态在赞皇以西适当地区活动,武力保卫抗日政权。同时,发动群众运动,广泛宣传冀南行政公署杨秀峰主任、宋任穷副主任,以及赞皇抗日县长赵进扬的功绩,提高他们在群众中的威望。12月,385旅旅长陈锡联亦亲率部队进驻赞皇野草湾、土门一带,以震慑顽固势力。

385旅旅长陈锡联(左)与769团团长王近山(右)。

王近山(1915—1978),湖北省红安县人。1930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生涯中,历任红军师长、八路军769团团长、385旅旅长、野战军兵团副司令员、志愿军兵团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鄂豫皖苏区反“围剿”、川陕苏区反“围攻”、红四方面军长征、神头岭战斗、响堂铺战斗、晋东南反“九路围攻”、上党战役、邯郸战役、定陶战役、襄樊战役、进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西南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上甘岭战役等。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78年5月10日在南京病逝,享年63岁。

1939年1月,国民党五中全会通过“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冀西的各派顽固势力很快形成“反共合流”,实施“政治反共”的纲领,意图推翻抗日政权,建立顽固政权。1939年2月,“十三支队”改为“冀察战区游击第四纵队”,其行径越发反动。3月20日,于珩部充当冀西摩擦的急先锋,悍然在赞皇县黄家沟村建立“第二县政府”,委任刘希之为县长,并与抗日县政府对应,成立五个顽固区政府,其县区主要干部均为国民党特务或坚决的反共分子。

“第二县政府”成立后,立即张贴布告,派员接收抗日政权,宣布取消公平负担,施行银两摊派,取消农民自卫队,不许站岗放哨,并在各学校干扰抗战教育,在各村随意扣押抗日积极分子,到处制造谣言,混淆视听。“四纵队”则对抗日政权进行武装包围扰困,驻胡家庵村的抗日县政府四面受敌,各区抗日政府被迫化整为零活动,部分干部脱离抗日政府,投向了顽固阵营,个别回家躲避。村级抗日政权一部分形式上解散,实质上坚持;一部分彻底垮台;一部分以“非法”的形式与“合法”的顽固分子进行斗争。赞皇的形势处于极端困难当中,成为冀西抗日阵营与顽固阵营的必争之地。时任冀西民训处政治部副主任郭峰在日记中写道:“有了赞皇才有冀西根据地,必须坚持。”

时任赞皇抗日县长赵进扬(左),冀西民训处政治部副主任郭峰(右)。

赵进扬 (1910-1942),吉林昌图县人。1937年"七七"事变后,赵进扬和平津流亡学生一起跟随杨秀峰奔赴冀西,深入敌后,组织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抗日武装力量,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8年9月任赞皇抗日县政府县长,领导了赞皇的反磨擦斗争。1939年秋后任邢南办事处主任、漳北办事处主任、太行第五专署专员等职。1942年5月日寇大扫荡中为掩护群众英勇牺牲,是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之一。

郭峰(1915-2005),吉林省德惠县人。1933年参加革命,“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骨干。1937年"七七"事变后,奔赴冀西参加抗日。先后任冀西游击队总队政训部主任、八路军新11旅政治部主任,太行一分区副政委、政委,太行一地委书记等职,为坚持冀西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1945年10月返回东北,为坚持辽吉边区的对敌斗争作出了重要贡献。1949年5月,辽北、辽西合并组成辽西省委,任省委书记、省军区政委。改革开放后,任中顾委委员、中共辽宁省委原第一书记。

在斗争中,抗日县政府提出了“坚持阵地”的口号,与摩擦分子展开最坚决的斗争。冀西专署、冀西民训处也派出大批干部支援赞皇,并派出冀西游击队部分武装,协助保卫抗日政权。赵进扬县长带领抗日干部,在抗日武装的配合下,深入到院头、任家洞、孤山、许亭、白草坪、黄北坪等村召开群众大会,进行政治宣传,执行抗日法令,打破了顽固势力的封锁。各村的抗日积极分子得到鼓舞和支持,发动群众反过来对顽固分子进行包围和孤立,逐渐掌握了斗争的主动权,扭转了形势。4月,抗日县政府在土门村召开全县农村自卫队大会,自卫队队员近万人到会,385旅旅长陈锡联出席并讲话,予顽固势力以极大压力。经过抗日力量的勇敢坚持和顽强斗争,4月10日,“第二县政府”难以为继,自动解体。此时,冀中和冀南的摩擦反摩擦斗争也处于异常紧张状态,鹿钟麟、石友三也在不少县扶植了“第二县政府”。为挽救统一战线,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于5月下旬赴冀南与鹿钟麟谈判。在谈判前,鹿钟麟交代暂时不再成立赞皇“第二县政府”,以便为谈判留出余地。

谈判结束后,摩擦局面稍有缓和,赞皇“第二县政府”也事实上不可能持续。由“十三支队”主导的这次政治摩擦高潮,不可避免地以其失败而告终。

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左)、129师师长刘伯承(右)与鹿钟麟(中)谈判时合影。

1939年5月7日,新华日报(华北版)刊登了赞皇“第二县政府”停止办公的消息。

(文章作者:张子延)

原标题:《【献礼建党百年】老区赞皇党史故事 33 “第二县政府”》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