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走红色路 看小康村 | 如东第一党支部:“红色引擎”引领乡村振兴

2021-04-12 17: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曹埠镇的红色根基深厚,这几年,深受红色精神鼓舞,农村的发展形势乐观,人民生活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成果……”曹埠镇老党员何永焕感慨万千。1926年,如东第一党支部——下漫灶党支部在我县曹埠镇成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火种在如东大地就此点燃。

革命星火 在此点燃

下漫灶是位于南通与如皋东乡交界处的一处农村小集镇,这里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在下漫灶关帝庙旁,有一所规模很小、供贫苦农民家的孩子就读的初等小学——下漫灶小学。

1926年秋天,王盈朝受中国共产党江浙区委委派,来到如皋东乡地区筹建党组织。为了掩饰自己的身份,他经熟人介绍,被安排到下漫灶小学教书。在下漫灶小学,王盈朝一边教书,一边与贫苦农民交朋友,从中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王盈朝来了大约一个多月的时候,遇到了一对来庙里收垃圾的父子,父亲叫张学友,儿子叫张庭谱,当时这对父子与学校负责人起了争执,王盈朝了解后,在帮助双方化解矛盾的过程中,发现了张庭谱这个小伙子很不错,就决定培养他加入党组织。”曹埠镇老党员何永焕告诉记者,“张庭谱(后改名为王范)就是王盈朝在下漫灶地区吸收的第一位农民出生的共产党员。”

在王盈朝与张庭谱的奔走下,平民夜校开办了起来。起初的平民夜校,学生主要是下漫灶小学的学生家长和附近农民。每当夜幕降临,学员们总是兴高采烈地带着胡琴、笛子等乐器,边拉边吹边唱来到学校,偏僻的乡村顿时热闹了起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参加贫民夜校的学习。很快,夜校的学员由初期的30多人发展到100多人。王盈朝利用夜校做阵地,向农民群众宣讲革命道理,特别是联系“种田的为什么没有饭吃?织布的为什么没有衣服穿?造屋的为什么没有房屋住……”等实际问题,深入浅出地讲解,有效地启发了农民的觉悟。

不到半年时间,包括张庭谱,王盈朝先后吸收了8名积极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还与何家庄小学教员叶胥朝、江园小学陈希轩取得联系,并吸收他们入党,分别在这两所学校也办起了平民夜校,启发阶级觉悟,为如皋东乡第一党支部的成立,作组织上的准备。

1926年11月,王盈朝在下漫灶小学主持召开了第一次党员会议,正式成立党支部,王盈朝被推选为支部书记,如皋东乡第一个党支部——下漫灶党支部就此诞生。

星星之火 燎原之势

曹埠堤外的“齐心会”是民国初年农民反抗地主剥削和压迫而自发建立的组织,叶胥朝、陈希轩与其首领潘乔是知心朋友。他们以“齐心会”的骨干为主体,以平民夜校为发展对象,在江园小学开始筹备曹埠江园村农民协会。

在曹埠江园村农民协会的筹建过程中,不断涌现出许多积极分子,农民运动日益发展,迫切需要把一大批积极分子中的优秀骨干加入党组织,以便形成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1927年初,在王朝盈、叶胥朝主持下,于江园附近的杨家油坊召开了有陈希轩、潘乔等7名新党员参加的党员会议,正式成立了中共江园支部,推选陈希轩为支部书记;同一时期,在马塘以北、凌河以南的沙村一带,农民运动积极分子杨国昌、陈金标等被吸收入党,正式成立了中共沙村支部,杨国昌任支部书记;1927年4月,王袁乡的贫苦农民杨吉人被吸收入党,杨吉人又发展了吴竹梅、吴竹策等8人入党,成立了中共王袁支部,杨吉人任支部书记。

江园、沙村、王袁三个支部的成立,推动了曹埠江园村农民协会的成立进度。1927年夏,如皋东乡第一个农民协会——曹埠江园村农民协会在江园小学操场上正式成立。成立大会当天一早,上千名青壮年男女农民,敲锣打鼓,从四面八方涌向会场。会上,陈希轩、潘乔分别当选为曹埠江园村农民协会正副会长,叶胥朝当选为指导员。

江园农民协会的成立及其所开展的活动,不仅吸引了邻近的上漫、下漫的农民协会会员们一起来参加,而且推动了六总桥、沙家庄等地的农民运动迅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27年夏秋,如皋东乡加入农民协会的农民有上万人。江园农民协会成为如皋东乡农民运动的中心。

乡村振兴 红色传承

1945年,如皋东乡易名为如东县,当年的下漫灶地区变成了如今的曹埠镇上漫社区和下漫村,中共下漫灶党支部的红色根基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曹埠儿女。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曹埠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村居的村容面貌、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曹埠镇上漫社区南郊新村南侧,如东第一党支部纪念馆暨农产品展示展览中心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这是今年上漫社区、下漫村深植红色基因,向建党100周年献礼的重大举措。据了解,目前的上漫社区由从前的吕湾村、金桥村、东北村等5个行政村重组建成,共有居民7115人,针对社区特有的历史特点、区位特色,上漫社区以党建为引领,大力推进富民强村。今年,上漫社区以丰硕的农业农村建设成果入选了南通市乡村振兴首批示范村。

围绕村集体发展,农村治理体系转型,上漫社区结合创建国家级绿色社区、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美丽乡村、水美乡村,科学布局,率先在全镇实施水路网渠全面改造,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推进实施土地流转、秸秆还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十年来累计投入4600万元为民办实事,提升居民幸福感。

围绕居民生活保障问题,上漫社区积极探索,在社保、农保之外为因病致贫的重病人群建立起一道保障线。2014年,该社区在全县率先建立了村级医疗互助组织暨“福村宝”医疗互助平台,项目筹集资金超100万,受益人群覆盖面达3000人,截至目前,社区总结报金额超70万元。

围绕文化建设,中国好人赵亚华在上漫社区农民集聚点南郊新村兴办了“赵家剧院”,成立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演出、老弱病残免费接送雷锋车队等6个志愿服务队伍,吸纳2000多位志愿者,已成功举办了3000多场演出活动,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也提升了社区的文明形象。

围绕群众关心的焦点、难点、痛点问题,上漫社区积极开展“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活动,饮泉农民街违章建筑、非标广告牌的拆除在全县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成功推进了南郊新村居民自治管理。社区通过“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有效贴近群众,真正做到了惠民生、助发展、促和谐。

全媒体记者:洪绍敏 徐悦箫 李长华

编辑、制作:杨施琪

原标题:《走红色路 看小康村 | 如东第一党支部:“红色引擎”引领乡村振兴》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