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份藏在上海闲话里的“神秘食谱”

2021-04-14 15: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小晴天 上海有腔调 收录于话题#上海64#上海话1#美食35

小的时候,

最爱吃的糖就是牛皮糖。

咬啊咬啊,弹性十足,

外面常常裹着一层芝麻,

又香又甜,

虽然容易粘牙,

但还是忍不住吃了一个又一个,

蛀牙就是这么来的。

因为牛皮糖这又粘又韧的特点,

上海话里用牛皮糖

来形容软磨硬缠、纠缠不休、脸皮很厚的人,

大人训斥总是纠缠的小孩就会说:

“侬那能像牛皮糖一样缠不清啦!”

上海早餐的四大金刚:

大饼、油条、粢饭、豆浆。

油条在上海人心中的地位

不言而喻。

油条可要趁热吃,

放久了,变成了“老油条”。

老油条发软而有韧性,

不仅吃口差,还不易咬断。

沪语中把油滑讲作“油腔滑调”,

而“调”和老油条的“条”谐音。

老油条就用来形容做事不干脆、作风油滑之人。

“个则‘老油条’,事体啥辰光做得好!”

一个是家常菜,

一个是小零食,

两样听上去都很好吃,

又是笋又是肉又是栗子的,

不过啊,若是上海人要请你吃

毛笋烤肉或毛栗子,

你很有可能要哭着回来!

毛笋烤肉,

沪语中“烤”和“敲”谐音,

即“毛笋敲肉”,

这毛笋啊,可不是菜肴,

而是竹尺之类的工具,

这肉啊,不是你爱吃的肉肉,

而是你的肉肉!

所以上海人问你是否想吃毛笋烤肉,

很有可能意思是你是否想挨打!

那毛栗子我想你可能已经隐约猜到了,

日本动画蜡笔小新里面,

小新就经常被他妈妈“吃毛栗子”,

也就是弹脑门啦!

他的头上会有一个大大的肿块,

外形就如栗子一般!

饭泡粥就是泡饭,

将冷饭回炉重新煮成粥,

上海人爱吃得不得了,

配上腐乳和咸鸭蛋,

可以津津有味吃上好久。

在煮泡饭的时候,

煮沸的粥不断发出“笃笃笃”的响声,

像是一个喋喋不休唠叨的人,

而在沪语中,

“饭”与“烦”、“粥”与“作”谐音,

于是饭泡粥便用来形容人

讲话啰嗦、令人生厌。

这碗汤里面的花头精可多,

有鱼、有肉、有黄芽菜、有汤……

总之满满一大碗,

味道鲜得很!

但有经验的食客知道,

饭店里不能点这三鲜汤,

因为很有可能是厨房里下脚料混在一起煮的。

不会烧煮这汤的人,

就胡乱将几样东西混在一起,

所煮的“三鲜”必定烂糊不堪,

于是便有了这“烂糊三鲜汤”,

也指那些做事马虎、不负责任、

常把事情弄得乱七八糟的人。

上海人吃蟹讲究,

买蟹也讲究,

有一个诀窍就是

捏捏蟹脚硬不硬,

硬就买,软就不买!

脚软的螃蟹,

咪道还真一般。

刚褪去硬壳的螃蟹,

蟹身和蟹脚都特别软,

很容易受到伤害,

也无力攻击和反抗,

于是上海话里,

软脚蟹也形容胆小又无能耐的人。

春天的螺蛳,

干净、细嫩、肥美,

吃螺蛳的时候,

我们会用嘴“嗦啊嗦啊”,

鲜美的汤汁和螺肉一块嗦进嘴里,

那滋味叫一个好。

不过有时候,

就是怎么嗦都嗦不出来!

而在上海话里,

“吃螺蛳”也指说话或唱歌时

出现失误性停顿,

像是舌头打结!

是不是很形象生动?

小时候帮妈妈打百叶结,

不是随意弯一弯就行的,

它有一定技术含量,

松了易散,紧了咀嚼就不方便,

看似轻松,实在不易。

上海话里面,

“捣乱”有个说法,

便是“乌搞百叶结”,

也可以说:“搞啥百叶结”

用来形容做事没有章法,

简直乱来一气,

妥妥的熊孩子了。

有趣的上海人,

有趣的上海话!

这份上海闲话里的“神秘食谱”,

你get到了吗?

你觉得有意思的上海话是什么?

原标题:《一份藏在上海闲话里的“神秘食谱”!》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