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面小康·精准扶贫”典型案例调研专辑⑨ | 河北张北:光伏产业铺展脱贫画卷

中国发展观察
2021-04-13 18:1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严寒冬日,农事消歇。此时从空中俯瞰张北,黄与蓝在苍茫中分外鲜明。

漫山遍野的黄,是收获季后正在休耕的土地;泼洒其间的蓝,则是列队如军阵般整齐的光伏阵列。明亮阳光下,黄与蓝相互辉映,成为这片土地的主色调。

在这片土地生息的人们, 曾经挣扎在贫困的深渊。张北农村老龄化严重,七成以上农村常住人口年龄超过6 0 岁;因病致贫问题突出,全县因病致贫17054户,占贫困户总数超过40%;“空心化”问题严重,63.7%的村庄空心化率超过50%;加之因残、因学、因缺劳力和技术等多种致贫因素累积叠加,张北先后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国家扶贫开发燕山—太行山连片特困片区县,以及河北省十个深度贫困县之一。根据张北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提供的数据,2013年,该县建档立卡贫困户47948户90570人,贫困发生率29.63%。

如今,绝对贫困在这里成为历史。2020年2月2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发布通知,批准张北等13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在助力张北脱贫的多项举措中,光伏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什么是光伏产业?这是对张北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禀赋、整体发展战略等因素全面考量之后的决定。

一方面,张北土地贫瘠,盐碱化程度高,又是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选择扶贫产业需要探寻新路。与此同时,张北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资源和土地资源丰富,是国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区核心区,扶贫产业的选择需要和张北未来支柱产业的发展方向相匹配。

另一方面,国务院扶贫办将光伏扶贫作为十项精准扶贫工程之一,光伏电站资源丰富,运维简便,收益稳定,广受欢迎。

多重因素推动下,张北开始了光伏扶贫的探索。几年来的实践也证明,光伏扶贫是当地最为精准和奏效的扶贫模式之一。

2015年至今,经过当地政府部门和驻县多家新能源企业一系列探索和开创性工作,张北共建成光伏扶贫电站181座(其中村级电站174座,地面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4座,政府参股或捐赠股权商业电站3座),累计结算收益3.13亿元。这些收益以“公益岗位+特困救助+村集体事业”相结合的方式分配,覆盖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有力支撑了张北的脱贫攻坚工作;同时探索形成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运维高效、分配精准、监管到位”的资产收益扶贫模式。

从多个维度看,以光伏发电为代表的能源行业与脱贫攻坚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能源基础设施是支撑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硬件条件, 能源开发则可直接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增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与之相应,贫困地区如何因地制宜,从自身挖潜,利用自然资源打造优势产业,以优势产业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则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求本之道。

鉴于此,2020年11月,在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32 个国家级贫困县宣布全部脱贫前夕,《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全面小康·精准扶贫典型案例”专题调研组(以下简称“本刊调研组”)走进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试图对当地光伏产业扶贫这一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其他地区如何通过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做强优势产业,进而健全完善脱贫防贫长效机制、筑牢乡村振兴基础提供借鉴。

光伏产业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能

在精准扶贫的诸项举措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光伏扶贫工作十分关心。他曾多次到光伏扶贫项目现场实地视察,作出指示批示。

2017年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看望慰问困难群众,他视察了这里的光伏扶贫村级电站,希望把光伏扶贫这种切实可行的事抓紧做起来。

与一般的产业扶贫相比, 光伏扶贫优势明显。一方面, 光伏扶贫对政府投资有放大效应。按照有关部门测算,光伏项目能使政府投资放大近3倍。另一方面,光伏扶贫能够产生附加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实施农村电网改造,有利于农村能源安全;采用农光互补,可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增加农业和相关产业收益。此外,光伏扶贫可提升贫困村治理水平,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发电收益形成村集体经济,可调动村民参与乡村自治的积极性,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措施支持光伏扶贫工作,优先下达建设规模和计划,优先调度保证全额消纳,优先列入财政补贴目录,优先发放财政补助资金;在近年光伏电站造价不断降低的情况下,对光伏扶贫电站的电价实行不竞价、不退坡,这些政策有效保证了光伏扶贫的收益。

对于张北县白庙滩乡连珍沟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张玉枝来说,来自光伏产业的真帮实扶实实在在改善了他的生活。张玉枝今年77岁,是一位患有慢性疾病的孤寡老人。2020年度,他共收入11034元,其中包括特困救助金3500元,这笔特困救助金全部来自光伏电站收益。

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霍贵兵一家三口,同样是光伏产业扶贫的受益者。在国家和地方一系列扶贫政策的帮扶下,霍贵兵除了更加科学地从事种植养殖外, 还在本村的护林员公益岗位工作,这个岗位可获得270元/月的工资补贴,全年可收入3200多元。这一公益岗位工资补贴的支出,同样由光伏扶贫电站的收益来承担。2020 年度, 霍贵兵一家的总收入54540元,人均收入18180 元,成功脱贫。

不止是张玉枝和霍贵兵, 在连珍沟村,光伏扶贫电站的收益普遍成为贫困户脱贫增收的主要来源。

张北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县新能源办公室主任姚万峰向本刊调研组介绍, 2017年,张北县新能源办公室作为帮扶单位,通过利用“政府扶贫资金+新能源企业捐建”的模式,筹资280万元在连珍沟村内建成一座400千瓦光伏扶贫电站。从当年6月正式并网发电起至2020年10 月,该电站累计发电量超过200万千瓦时,累计发电收入超过220万元,其中支出194 万元。这些支出的款项除了帮助连珍沟村贫困户增收,更成为该村环境卫生整治、基础设施改善、爱心超市投入、孝善基金补贴、家庭财产投保的有力保障。

在光伏产业的真帮实扶下,现有户籍人口364户841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44户303人的连珍沟村,脱贫攻坚成效显著。2016年,该村人均收入不足4000 元;2020年,这一数字已超过1 万元。

连珍沟村的这笔光伏扶贫经济账,不仅意味着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实现了质变,更意味着未来乡村治理能效的全面提升已具备相应的基础。

单晶河乡三股泉村同样因光伏扶贫获益。该村总人数705 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10户195人,2018年开始获得光伏收益。截至目前,该村共计获得光伏收益资金74万元,其中40%用于村公益事业,60%用于公益岗位工资补贴及深度贫困户直接救助,贫困户生活和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旧貌换新颜的连珍沟村和三股泉村,是张北光伏扶贫成效的缩影。在张北全县,光伏产业扶贫的多方效益正在日益扩展与深化,实现了发电效益和扶贫收益“双增加”。

本刊调研组了解到,以异地联建的128座村级光伏电站为例,其运行一年(2018年8月— 2019 年7月)的数据显示,年发电小时数达1786小时。据此测算,张北174座村级电站年发电总量可达8903万千瓦时。按照光伏发电一般可持续收益20年时间计算,年平均电费收益将达到7137.78万元,总计可覆盖23792户贫困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按照此前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复,张北县174 座村级电站需按照3000元/户/ 年这一标准覆盖8485户,实际上能够达到的扶贫成效是国家要求的2.8倍。

截至2020年11月,张北光伏产业总规模达到53.538万千瓦,获益贫困户36317户64718 人,覆盖全部建档立卡贫困村和全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随着光伏扶贫各项目的建成投运,全县可获得扶贫收益超过1.6亿元/年。

光伏扶贫之所以在张北大获成功,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是,这里具有独特的太阳能资源。张北平均海拔1400多米,地处高纬度,常年云量小,平均日照数2898小时,年有效利用小时数超过1600 小时,属国家二类优质光伏资源区。

在优质资源的基础上,如何因地制宜,通过充分调动各种配套资源来打造优势产业,彻底切断贫困根源,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张北县相关政府部门及在当地开展项目的新能源企业在诸多领域进行了深入探索。这些探索是张北光伏扶贫成功的关键。

光伏扶贫电站建设运行模式在实践中创新

国家层面布局光伏扶贫工作,始于2014年。其后随着国家和各省(市、区)的相关政策不断完善,各地落地项目逐年增加,光伏扶贫效益持续稳定。近年来,张北扎实推进光伏扶贫电站建设、管理、运营与维护,在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2014年11月,国家能源局和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光伏扶贫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在河北、山西、安徽、甘肃、宁夏、青海六省(区)开展光伏扶贫试点工作。

2015年3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下达2015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安排150万千瓦规模专门用于光伏扶贫试点县的配套光伏电站项目,下达的光伏扶贫电站分布在河北、山西、安徽、甘肃、宁夏、青海六省(区)。

2016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扶贫办、国家能源局、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印发《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提出重点在条件较好的16个省的471 个县开展光伏扶贫工作。

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和部署,2016年9月,张北启动村级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建设,先期建设村级电站32座,装机容量共计9600千瓦,于2017年6 月30日全部并网发电。

第一批32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的并网发电令人振奋和欣喜,但不久之后,问题接踵而来。当时,由于这32座电站分布在张北13个乡镇的37个村,地理位置分散,电网改造、电站选址、运营维护三大难题日益突出。

电网改造方面,张北县农村电网普遍较为薄弱, 停电事件常有发生,电网改造难度大、改造时间长、改造成本高。32座村级电站电网改造时间长达3个月,改造资金投入1122万元,平均每村改造投资达35万元。

电站选址方面,村级电站建设需选用未利用土地,且不超过变压器安全输电距离(一般为5 0 0米内),而大部分村庄变压器的安全输电范围内并没有一定规模的未利用土地可供使用。

运营维护方面,由于村级电站容量往往数倍于当地负荷,容易引起光伏逆变器频繁脱网、烧毁家用电器、电能质量下降等问题。在夏季农业灌溉用电量大时,可导致农网电压降低至200伏,低于电站逆变器保护电压而停电;在冬季农村用电量较小和电站正常发电时,因消纳有限,致使电网电压升高至240伏,超过电站逆变器保护电压而跳闸,影响电站发电收益。

由于路途较远,出现故障运维难以及时,2019年7月至2020年8月,黑石头山电站可利用小时数1621.15小时, 低于其他同类型电站平均可利用小时数1706.86小时的水平,电站损失发电量约12750 千瓦时。

马鞍桥电站遇到的问题同样典型。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该电站累计损失发电量3164千瓦时,原因是农网停电导致电站陪停11次。电网停电后村级电站无法正常发电,影响了光伏扶贫电站的收益。

为破解这些难题,张北县有关部门深入走访国家能源局、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等征求意见并充分论证,结合张北气候寒冷、施工期短的实际情况,综合电网改造、电力外送、运营维护、资金安排等各方面因素, 探索出光伏扶贫电站的“ 异地联建” 模式, 确定在馒头营乡胡家坊村、郑油坊村租用1500亩未利用土地,统一建设128座村级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

据介绍,该项目于2017年9月正式开工,总建设规模3.84 万千瓦,占地1500亩,由128座单体容量为300千瓦的村级扶贫电站联建而成(项目分南北两个区域,其中南区58个村1.74 万千瓦, 北区7 0 个村2 . 1万千瓦),逐村报建备案,分表计量,整体建设运维。

该项目建设方为当地政府平台公司张北县大容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采用EPC总承包模式建设实施, 经招标由上海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承建。项目EPC中标价格约2 . 4 亿元,建成后审计结算约2亿元(折合5.22 元/ 瓦,不包括捐赠支架金额3296万元),资金来源为“扶贫资金+企业捐助”。该项目于2018年6月并网发电,经北京博望华科科技有限公司海子洼110千伏风电场升压站统一送出。

异地联建的128座村级电站,充分体现了光伏扶贫电站的示范性、多样性和先进性。据介绍,该项目设计采用多晶硅、多晶黑硅、多晶多主栅和N型单晶双面四种先进光伏组件,采用华为公司50千瓦、60 千瓦、70千瓦三种高效组串式逆变器,分别使用了平单轴、带5°倾角平单轴和斜单轴三种跟踪支架系统,较常规固定支架光伏电站可提升发电效益约10%。

在128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正式并网发电前不久,2018年3月26日,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办正式下发《光伏扶贫电站管理办法》,明确“光伏扶贫电站原则上应在建档立卡贫困村按照村级电站方式建设。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确有必要并经充分论证可以联建方式建设村级电站”。管理办法还对新建项目的联建规模、电压等级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128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的建设,为国家出台规范村级电站发展的有关政策提供了重要现实依据。尽管此后国家要求其他地区的联建项目缩减规模,但“异地联建”这种创新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

2016年至今,在陆续开工建设174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的过程中, 张北除了在实践中开创性采用“异地联建”模式,也在多元化融资、新产品应用和土地综合利用等方面展开积极探索。

多元化融资方面,张北县委、县政府以“有限的光伏指标发挥最大的扶贫效益”为目标,充分鼓励和调动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村级电站建设。在建设32座共9600千瓦村级电站时,分别采用“企业全额捐建”(4000千瓦)、“企业捐助+扶贫资金配套” (3690千瓦)、“全额扶贫资金”(1910千瓦)三种模式筹集项目建设资金。在后续两批次142座共45780千瓦村级电站建设上,除发动企业捐资、捐物外,剩余资金全部由县财政整合扶贫资金筹集,实现了村级电站资产和收益全部归村集体所有,全部收益可用于扶贫,确保了扶贫成效覆盖范围的最大化。

截至目前,张北县已构筑起村级电站、地面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参股光伏电站、企业捐赠股权(利润)的“四位一体”能源产业扶贫体系。

新产品应用方面,174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中,使用跟踪支架的共155座,占比89%。使用超过国家“光伏领跑者计划”标准组件的共167座,占比96%。同时,在11个电站共3527千瓦的规模进行新型高效组件产品示范,其中4个电站安装单晶熊猫双面发电组件,3个电站安装多晶黑硅组件,3 个电站安装多晶多主栅新型组件产品,1个电站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碲化镉薄膜弱光发电玻璃。

土地综合利用方面,128座异地联建村级电站全部采用高支架方式建设,光伏组件离地高度2.5米,1500亩的项目占地中有1000亩土地能够得到二次利用。据介绍,光伏组件下计划全部种植饲草和青莜麦(按亩产220公斤测算,可收获20 万公斤),收获后无偿供给有养殖需求的贫困户。此外,生土养熟并改良后,计划改种经济价值更高的藜麦,带动周边贫困户增收,确保光伏扶贫效益实现最大化。

实现电站建设投资成本大幅减少。由于采用异地联建、统一招标、企业捐助、社会支持等模式,避免了分散建设的额外投入,张北县174座村级电站单位投资约6.3元/瓦(总规模55380千瓦,总投资约34920万元),较常规分散建设的7元/ 瓦,降低了0.7元/瓦,总投资节省近3900万元。如按照35.06 万元/ 村的电网改造投入计算,142座村级电站电网改造共节省4978.52万元。张北的光伏扶贫电站异地联建模式, 累计节省各类投资达8878.52 万元。

新能源企业助力,光伏扶贫效应稳步升级

本刊调研组在实地走访中了解到,在张北开展光伏项目的新能源企业,以多种方式大力支持了张北的脱贫攻坚工作, 助力光伏扶贫效应稳步升级。

万科、黄山睿基、华源电力、北盛控股、博望华科等一大批企业采取捐资、捐物、提供建设服务等方式助力光伏扶贫工作,特别是有的新能源企业结合张北实际和自身发展战略,着眼主责主业,通过聚合新技术新产品的新项目,以股权分红方式支持张北的扶贫事业,探索出企业帮扶贫困地区的新模式。既立足现在,更着眼未来,双向融合、滚动发展,长远综合收益可期。

张北县“ 互联网+ ” 智慧能源项目的建设方张北禾润能源有限公司是较早进入坝上地区开展新能源项目建设的企业之一,立足张北发展壮大。为回馈张北,公司决定将该项目10%的股权捐赠县政府,连续分红20年,捐赠部分的股权收益全部用于当地扶贫事业。

张北县“ 互联网+ ” 智慧能源项目负责人李令向本刊调研组介绍,该项目是国家能源局首批“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之一,建设内容包含新建500MW光伏电站、300MW风电场,同时利用互联网手段,建设智慧调度控制的能效管理平台,构建张北“互联网+”智慧型能源示范基地。

对于张北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而言,该项目承载着多重使命。一方面,以“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为平台,充分发挥风、光调峰作用,通过整合区域内光伏、光热以及分布式供能等多种能源形式,实现风光热等多能互补系统一体化运行。

另一方面,通过“高效组件+平单轴”跟踪系统,以及建设集控中心和新能源电站智能集中运维平台等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探索可再生能源与能源负荷中心就地结合消纳、能源生产与消费相融合的新型能源开发模式,实现张北在智慧能源建设及新能源就地消纳领域的先行先试目标,并以其示范性为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依据及基础。

据介绍,该项目全部投产后,500兆瓦光伏电站年发电量约8亿千瓦时,300兆瓦风电场年发电量约7.5亿千瓦时,预计每年可实现净利润1.2亿元,政府按照10%股权获得分红,可获利1200万元/年。张北县扶贫办有关人士表示,相关收益将用于设立“张北县长效脱贫兜底基金”和“张北县全面乡村振兴基金”,重点用于非贫困村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以及其他无集体经济收入或集体经济收入薄弱的村,巩固和促进村级经济与社会发展,构筑起预防返贫的坚固防线。

探索推行“三个一”, 光伏扶贫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由于关系贫困群众的切身福祉,扶贫资金如何监管好、运转好、分配好至关重要。光伏扶贫收益如何管理,相关机制如何完善,张北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围绕“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运维高效、分配精准、监管到位”五个方面,张北统筹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地面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政府参股电站、企业捐赠扶贫项目收益, 探索推行了“三个一”(一个平台监管、一家企业运维、一种模式分配)举措,促进光伏扶贫管理机制不断完善。

平台监管方面,成立了张北县绿色扶贫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上级资金承接、商业运作实施、建设资金筹措和流转土地受让主体,其子公司张北县大容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县光伏扶贫平台公司,统筹开展建账、报税、电费结算等工作。此外,在乡级成立分公司,村级成立经济合作组织,主要负责精准分配收益、公益岗位安排等。依托三级机构运行,扶贫资金整合运用自上而下,收益分配自下而上,整个资产收益扶贫的流程形成完整闭环。

运维方面,引进晶科电力有限公司作为运维单位,承担全县村级电站的日常运维、检修、备品备件管理、智能监控相关工作,避免出现多头管理、相互扯皮, 确保事在一家、数出一口。

扶贫收益分配方面,张北县制定出台《张北县光伏扶贫项目收益分配实施意见》,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光伏扶贫收益开展公益岗位扶贫的通知》,明确了“ 公益岗位+ 特困救助+村集体事业”的分配原则,引导村集体通过设置公益岗位、发展小型公益事业、开展小微奖励等措施,实行集体收益差异化二次分配,有效避免了扶贫收益“一分了之、一光了之”。

作为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模式的崭新尝试,光伏扶贫收效显著,广受欢迎。张北的实践,是这一扶贫方式的生动案例。

对于一般发电寿命在20— 2 5 年的光伏扶贫电站而言,更好地规范运维管理、收益分配和资产管理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工作。如何做好这些工作,确保光伏扶贫长期发挥作用,引领绿色发展,期待张北在既往成绩的基础上,进行更加丰富的创新性探索,为新能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树立标杆,做出示范。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全面小康·精准扶贫典型案例专题调研组

成员:江宜航 杜悦英 肖 成(特约)

执笔:杜悦英

文章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20年增刊第1期

公号内容版权归属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转载务请注明出处及原作者。

长按以下二维码,识别并关注和传播“中国发展观察”微信公众号(ID:ichinado),我们会努力提供有价值的回报。

《中国发展观察》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编辑出版,是以发展为主线、以经济为重点的综合性半月刊,开设有战略、宏观、区域、世界、法治、社会、文化、前沿、产业、智库论坛等栏目,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权威性、可读性。《中国发展观察》在学术理论界、各级党政机关以及企业家阶层拥有广泛而稳固的读者群,并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重要机构和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等权威数据库列为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22号院亦城财富中心A座7层(邮编:100176)

网址:www.chinado.cn

公众号:ichinado(中国发展观察)

电话:010-68352880

原标题:《“全面小康·精准扶贫”典型案例调研专辑⑨ | 河北张北:光伏产业铺展脱贫画卷》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