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投榜样 |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宋勇亮:跋山涉水,只为枝头结出“黄金果”

2021-04-14 16: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2021年2月25日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

国投交通控股有限公司

挂职扶贫干部

宋勇亮

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2018年4月至2020年12月

宋勇亮挂职中共黔南州

罗甸县委常委、副县长

挂职期间,他推动招商引资

推广特色农产品种植

为罗甸县的脱贫攻坚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2020年3月,罗甸县顺利实现脱贫摘帽

今天,“国投榜样”专栏

与您一起走近这位国投扶贫干部

挂职期间,宋勇亮深入一线,推动招商引资,推广特色农产品种植,推进修建修缮校舍,建设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完善民生基础设施,共谋划实施帮扶项目69个、协调国投帮扶资金6500万元、引进资金1482万元,为罗甸县的脱贫攻坚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先来看一张长长的扶贫清单

宋勇亮的“扶贫清单”

1.共建麻怀村等村级党建阵地4处;

2.建设罗甸二小公寓楼1栋、罗甸五小教学楼1栋;

3.先后协调国投资金资助贫困高中生1000人次;

4.建成覆盖全县25个基层医疗点的肺结核智能筛查系统;

5.通过何氏眼科共建县医院、中医院,协调实施免费白内障手术189例;

6.资助中药材种植500亩、百香果产业760亩,特别是百香果项目已带动全县发展1.2万亩,成为特色产业之一;

7.组建国投罗甸励志班,免费培养眼科医疗专业9名中专贫困生;

8.先后慰问贫困户809户、贫困学生765人;

9.组织百香果、火龙果、脐橙等20多个品种上线国源通、公益国投等平台;

10.通过派出单位捐赠罗甸县医用口罩1万只,个人协调测温仪40把用于全县疫情防控;

11.引进以打火机产业链为代表的项目10个,解决就业超过600人;

……

心有多大,干劲就有多大

这张清单背后是

宋勇亮日日夜夜在山川沃野

抒写人生风采的身影

喝下这碗生猪血,做地道罗甸人

飞机快要抵达贵阳的时候,映入宋勇亮眼帘的是一片山地丘陵,这和他生活成长的华北平原有着十分不一样的风貌。“我这是要去哪一个山沟沟里呢?”宋勇亮心里犯了嘀咕。

他要去的地方距离省城的机场还有近两个小时的车程。如同贵州蜿蜒的山路一样,走进大山不容易,走进群众的内心更是一件难事。

初来乍到,外来的扶贫干部难免会遇到一些隔阂。“融入罗甸,就是融入罗甸脱贫攻坚的工作大局。”宋勇亮将“融入”当做自己开始在罗甸工作的第一课。

宋勇亮慰问贫困户

味道是一个地方的性格,要做一名地道“罗甸人”的宋勇亮,首先要和罗甸老百姓“吃到一块去”。

折耳根和木姜子是贵州人爱吃的菜,但因其特殊的香型,很多外地人会很抗拒这种味道。来自北方的宋勇亮一开始还不能完全适应这种食材。

不适应折耳根、木姜子,就多吃去适应,贵州菜辣味重,宋勇亮也逐渐在提高自己对辣味的耐受。

佐以折耳根、木姜子、辣酱的贵州米粉

一次,临近年关,相熟的老乡邀请宋勇亮到家里吃刨汤饭,类似北方的杀猪饭,只邀请亲属好友参加。

老乡刚杀了一头猪,开席前,端来一碗刨汤生猪血来招待宋勇亮。

在罗甸,生猪血是老百姓杀年猪时所热爱的一个美食。用熟肉汤稍微浇一下刚杀的生猪血,佐以一些盐巴、香葱便可以端上饭桌。

罗甸百姓的最爱,在第一次接触这道菜的外地人眼里,这是一道十足的重口味“黑暗料理”。

血汤混着半凝固的血块,血腥味混着肉汤的热气飘散开来。对第一次尝试的外地人来说,光是饮“生血”的心理关就难以跨越。

宋勇亮到边阳镇董王社区走访贫困户

宋勇亮接过老乡的碗,端起来毫不迟疑,一饮而尽。“那一刻起,我觉得算是真正融入了罗甸,”宋勇亮说。

事后,有同事开玩笑道,吃猪血要“一气呵成”,不要咳嗽或者打喷嚏,要不就会“血口喷人”。

挂职以来,宋勇亮适应了辣椒蘸水和红酸汤,喜欢上了折耳根和木姜子,同事和老乡们不再生分和见外。

宋勇亮说:“用心融入,从饮食习惯开始。”

跋山涉水,只为找到一块能养猪的地

贵州罗甸深居内陆,地形破碎。如同罗甸山地丘陵间的羊肠小道一般,贵州的产业扶贫注定不是一条坦途。

2019年罗甸逢亭镇遭遇百年不遇特大暴雨,全镇断电断网,暴雨还带来了地质灾害,泥石流阻断了镇上的交通干线。

身在罗甸县城的宋勇亮不停地给逢亭镇书记拨着电话,只能收到一串忙音。暴雨导致镇上通讯设施受损,电话无法接通。

深夜,宋勇亮焦急地在宿舍中踱来踱去,除了担心镇上百姓安危、受灾情况外,他还有一件焦急的心头事——“百香果”。

百香果林地

逢亭镇于2017年引进百香果试种,2018年国投在逢亭帮扶推广百香果产业。

“这是我在罗甸县推动的第一个产业帮扶项目,多少人在盯着呢。如果打了水漂,今后的工作很难开展。”宋勇亮心里着急地思忖。

罗甸县政府加班加点连夜抢通进入逢亭镇的交通线,宋勇亮一大早就赶到了逢亭镇的受灾现场。

现场一片惨景:有几十亩受灾严重的果林在一片“汪洋”之中,枝叶倒伏、没了生气,百香果都泡在了水里。

“心一下子就凉了。”宋勇亮看到了这一幕,“百香果不仅是罗甸百姓脱贫的希望,更承载着人们对国投的信任。”

宋勇亮当时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一直跟进着逢亭的百香果生长情况。

��点击查看短视频《扶起新梦想 | 大山深处的“黄金果”》

大家加班加点地排水,修排洪沟,一枝一枝地扶起倒伏的果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果林重焕生机,损失被降到了最低。

一个月后,第一批百香果顺利上市,产量和质量都还不错。宋勇亮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百香果获得了丰收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这里产的百香果汁多、果大、甜度高,深受消费者和批发商的喜爱,百香果产业在罗甸落地生根。国投在逢亭投入360万元用于全镇的百香果帮扶产业,种植面积达760亩,惠及12个村、贫困户220户785人。现在全县已推广种植1.2万亩,成为特色产业之一。

产业扶贫需要浇注很多汗水,有许多曲折,付出也并不一定有回报。靓丽的成绩单背后,更多的是“一线希望,百倍努力”的坚持,是不断的尝试。

罗甸县计划引进养猪产业。当时,一家养猪行业领军企业有意进驻罗甸,项目投资近20亿。“这个规模的招商引资,在罗甸县还是第一次。”

经过前期的接洽商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养猪产业眼看着就要在罗甸落地了。产业用地成了一个难题。

“养猪用地的坡度不能超过15度、要有水源、要距离村庄500米以上、不能占用基本农田。”这些要求看起来不高,但在罗甸,这是一个苛刻的标准。

为了尽快将项目落地,宋勇亮带队穿梭在罗甸的山地丘陵间,爬山涉水,用时一个月,把全县能踏勘的地方全都看了个遍。

罗甸曾经的山路

“有平地的地方可能没水源,有水源的地方肯定就是基本农田。”宋勇亮说,“罗甸的地形支离破碎,全县500亩以上的平坝只有11块,全县平坝的总面积还赶不上隔壁县的一块平坝的面积。”

全县没有一块符合要求的用地,引进养猪产业的计划只好作罢,前面的付出和努力最终还是没有带来成果。

成功是个概率问题,产业扶贫也是一个在千百次尝试中不断接近成功的探索之路。

跋山涉水,只为找到一块平地,一次成功的机会。

这少不了“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

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宋勇亮用辛勤和汗水浇灌土地,迎来了硕果累累的丰收。如今,罗甸县什么样?宋勇亮的家人情况如何?近期“国投榜样”专栏将继续讲述宋勇亮的故事,敬请关注!

原标题:《国投榜样 |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宋勇亮:跋山涉水,只为枝头结出“黄金果”》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