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要闻 | “走百乡进千村访万户”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福建宁德市法学会积极为基层和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2021-04-14 23: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记 者|李卓谦

责 编|薛应军

通讯员|郑久强

正文共3682个字,预计阅读需12分钟▼

家住福建省宁德市虎贝镇的李某是某建设公司项目现场实际负责人,去年,他遇到了一件“烦心”事。

2020年3月,该建设公司的一个项目开始进场施工,该项目管理房建设涉及村民范某的地块及该地块青苗约10棵。

李某多次与范某交涉,希望按国家标准进行赔偿,但范某不同意,以至于在半年时间里,该项目管理房建设多次停滞。

2020年9月1日,宁德市法学会会员在“走百乡进千村访万户”活动中了解到该纠纷后,立即将此问题反映到虎贝镇司法所,建议其牵头调解此纠纷。第二天,该镇司法所迅速召集李某与范某进行调解。通过调解员耐心解释和调解,范某最终同意李某提出的赔偿方案,保证不再阻挠施工,并签订调解协议书。李某的烦心事解决了,项目也顺利开工了。

这是自2020年8月宁德市委政法委、市法学会部署开展法学会会员“走百乡进千村访万户”活动,积极为基层和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以来,取得的成果之一。

据了解,截至2021年2月,宁德市法学会共组织1800多名会员,走访126个乡镇(街道)、1810个行政村(社区),入户1.2万余户次;收集群众诉求2132件,答复办理2119件,转办13件;开展普法宣传2866场次,发放普法材料80多万份,受众近100万人。

宁德市法学会有关负责人表示,组织开展法学会会员“走百乡进千村访万户”活动是宁德市统筹法学法律人才资源,加强平安宁德、法治宁德建设的一项创新举措,也是全市政法机关、法学会深入践行“四下基层”工作制度,改进作风、服务群众、促进和谐、保障发展的一个有效载体。

当好“排查员” 入户走访察民情

为了使“走百乡进千村访万户”活动真正取得成效,宁德市、县两级党委政法委、法学会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认真制定实施方案,并采用纵横结合联动的走访方式:横向由市直政法部门组织本系统会员,纵向由各县(市、区)组织本地会员,分期分批开展入户走访。

法学会会员通过“看、听、问、析”等形式,重点围绕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和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开展调查,建立民情档案。宁德全市公安系统结合“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该市霞浦县结合“访民情、化积案、转作风、促满意”活动,开展全员化、全覆盖走访,并根据平常掌握的涉法涉诉信访件等情况,将群众诉求分类梳理、列出清单,作为会员入户走访的参考依据,力求做到工作有的放矢、精准施策。其中,宁德市委政法委、宁德市法学会机关会员结合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及时收集共建单位该市蕉城区城南镇古溪村群众遇到的难点问题,协调有关部门投入建设资金300多万元,推动解决空中网线安全隐患整治、治安视频监控设施建设等问题,有效提升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宁德市司法局组织法学会会员成立“法律体检”小组,对50多个重点村村集体投资、村民集资投资的扶贫项目以及村办企业开展走访调查,帮助排查法律风险点158个、完善规章制度70项,为乡村振兴提供法律服务。福安市组织公安系统会员在该市穆阳镇开展解决历史遗留户口问题下乡活动,为25名无户口人员落户,有效维护了基层社会稳定。

在日常入户走访基础上,此次活动积极创新网上网下走访模式,通过召开恳谈会、听证会、网上交流互动、开通热线电话、设置意见信箱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升了走访效率和覆盖面。

宁德市委政法委、宁德市法学会联合东侨经济技术开发区政法办在湖滨社区创建智能化法律服务工作站,开发法律服务微信程序,畅通群众网上诉求表达渠道。宁德市检察系统法学会会员会同省市县三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霞浦县开展“搭建联络桥梁,守护蓝色海洋”视察活动,听取代表委员对“环三都澳区域”近岸海域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宁德市法院系统法学会会员拓展走访对象,深入部队,为军人依法履职、维护军属权益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该市寿宁县组织公安系统会员在下党乡推行“马扎警务”“垅上茶乡警务”等警务工作法,把走访工作延伸到田间地头,增进群众感情、融洽警民关系。

当好“调解员” 多元调处化民忧

在这次法学会会员“走百乡进千村访万户”活动中,宁德市抽调市、县两级52名会员业务骨干,组建“法律服务咨询团”,推行“巡回法律服务”做法,采取“坐诊”“出诊”“巡诊”“会诊”等多种方式,主动靠前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寿宁县叶某被性侵一案,被害人与被告人双方均为未成年人。叶某因被性侵,受惊吓不敢独处,整天缠着母亲,晚上经常睡梦中惊醒,需花费较多资金治疗,被害人家庭无经济能力承担。被告人属单亲家庭,与其母亲均为残疾,为低保户家庭,案件发生后未获任何赔偿。

寿宁县检察院系统法学会会员开展“走百乡进千村访万户”活动知悉后,先后和案件承办人一起入户对被害人情况进行调查核实,并为被害人答疑解惑,并告知以其条件可以申请救助,并协助被害人叶某为其申请到3万元国家司法救助金。法学会会员还组织各县直单位依职权、能力范围为被害人家庭生活、就学等提供多元化帮助,形成救助合力,切实有效帮助被害人。

在活动中,宁德市立足实际和群众需求,进一步巩固提升社区(村)“法律诊所”“中国法学会会员工作室”“企业法律服务部”“游客法律服务驿站”等法律服务品牌质效,加大创新力度,结合海上养殖综合治理后的新特点,在新近建成的霞浦县溪南镇“海上枫桥”便民服务中心设立“中国法学会会员海上工作室”,在蕉城区万达社区章芳孝调解工作室、霞浦县三沙镇黄光清调解工作室设立“会员调解联系点”,着力打造了一批接地气、更便捷的群众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平台,夯实拓展会员参与法律服务阵地工作。

为更好地规范制度化调解流程,此次活动建立了工作台账、会商研析、分流办理、督导通报、定期回访等五项制度,对走访征集到的问题和意见,逐条逐项梳理,落实责任单位,明确办理要求,实行销号管理,同时将该项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年度平安建设考评内容,确保顺利实施。

目前,宁德市法学会会员中具备专业背景和调解经验的政法机关会员1353名、律师会员114名、人民调解员会员23名,占会员总数的61.3%;坚持质量和数量并重原则,吸纳优秀法律人才和调解能手入会,进一步壮大了会员队伍和调解工作力量;建立“优秀法学人才库”“政法业务专家库”“企业法律服务部专家库”,组建涉海涉渔矛盾纠纷调解和线上线下智能化法律服务团队等,实现法律服务资源和群众法律需求的有效对接;注重加强对相关调解组织和人员的业务指导,每年分级组织开展法律知识、调解技能培训,使之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辅助力量。

当好“宣传员” 法治宣教惠民生

2020年9月,备受关注的衢州至宁德铁路开通运营时,为引导铁路沿线群众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法治氛围,宁德市法学会、蕉城区法学会与市、区两级政法委一起,组织法学会会员和志愿者到衢宁铁路蕉城站所在地九都镇九仙村开展法治宣传暨法学会会员“走百乡进千村访万户”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法律咨询、入户走访等方式,面对面向群众讲解民法典、铁路安全常识、反邪教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醒大家自觉遵规守法。

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是宁德市法学会会员“走百乡进千村访万户”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宣传活动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为主题主线,围绕群众普遍关心的法律热难点问题,编发法学会会员“走百乡进千村访万户”活动宣传手册,深挖“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普法品牌效应,积极办好“法治宁德讲坛”等活动,并充分发挥“法律宣讲轻骑兵”和全市2000多个“村村响”广播站作用,让法治政策、法律知识第一时间直达群众。

同时,借力主流媒体和新媒体宣传功效,加强“法治宁川”“宁德律师”“平安与法”专刊等法治宣传阵地建设,让群众学法用法渠道获取更加便捷。组织专门法治宣传服务队走进蕉城区七都镇北山少数民族村、衢宁铁路沿线、宁德时代、上汽宁德基地项目等重点村、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法律服务工作,取得了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我们希望通过持续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宁德市法学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走百乡进千村访万户”活动中,他们选派会员担任民法典普法宣讲团成员,深入县乡村和机关、企事业等单位宣讲民法典精神;成立未成年人保护联盟,组织开展以“走进宁德技师学院,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主题的法治进校园系列活动;组织开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法律宣传活动,发放疫情防控法律风险告知书,引导群众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组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教育工作队,多形式为群众讲解黑恶势力的甄别及“套路贷”等违法犯罪问题;组织开展“禁毒宣传进万家”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与“美团”“饿了么”两家外卖企业合作,印制禁毒宣传垫餐纸随餐配送,把禁毒知识随外卖送进千家万户。

除此之外,宁德市法学会还以开展“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等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加大法治主题公园、法治文化广场等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将法治元素有机融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美丽乡村建设和旅游景点提升工程,通过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治文艺汇演、法治摄影展览等活动,有效提升法治文化惠民的吸引力、便捷度和实效性。

原标题:《要闻 | “走百乡进千村访万户”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福建宁德市法学会积极为基层和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