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季度保定市财政收入“开门红” 增幅位居全省第一位

2021-04-15 11: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4月14日,记者从保定市财政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季度,市财政不断强化财政管理,统筹各类资源,提高保障能力,财政各项工作强势开局。

发布会现场 刘向真 摄

从一季度财政经济运行情况看,主要体现四项亮点:

一是财政收入指标强势开局。1—3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5.8亿元,增长34.8%,增幅位居全省第一位。其中,税收完成52.7亿元,增长29.3%;非税收入完成43.1亿元,增长42.2%。一季度财政收入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全市品质生活之城项目建设成效初显,全市经济增长势头迅猛,拉动各项收入增长显著。

二是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壮大。一季度,涿州市、莲池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突破10亿元大关,徐水区、高新区、高碑店和竞秀区突破5亿元大关,县域经济发展迈上新的台阶。今年以来,我们引导县(市、区)紧紧围绕我市品质生活之城建设,突出抓好重点项目、盘活资源、招商引资、做大园区和产业升级等各项工作,进一步壮大财源,厚积发展动力。

三是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不折不扣执行减税降费政策,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推动复工复产,促进深化增值税改革、小微企业普惠性减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落地,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预计一季度全部减免税达到21.1亿元。加强直达资金使用监控管理,推动基层严管快用直达资金,确保资金在第一时间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截至目前,全市直达资金分配进度达到98.6%,一笔笔直达资金坐着“直通车”快速抵达我市最基层。

四是保障改善民生成效显著。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做好各项民生政策资金保障,支持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完成157.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支23.6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教育支出、节能环保支出和农林水支出增支较多。全市民生支出完成132.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84.5%,国家和省各项民生政策得到较好保障,“六稳”“六保”得到有效落实。

财政部门主要采取了以下四项措施,保障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活力。减税降费对政府收入是“减法”,但对企业效益却是“加法”,对市场活力更是“乘法”。据初步统计,一季度,全市为符合政策的纳税人减免税金额约21亿元,同比增加超过3亿元,企业负担明显降低,营商环境得到优化,各方面获得感显著增强,在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的发展预期。

充分发挥债券资金效益,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动力。一季度,市财政局会同相关部门,积极组织政府债券项目申报,全力以赴争取我市新增政府债券限额,提高对重大项目建设资金保障力度。截至4月7日,全市共申报新增债券项目432个,资金需求401.74亿元。近日,省财政厅预下达我市2021年第一批政府债券新增限额165.6亿元,无论是总量、增量、增速还是占比,均居全省首位。随着这些资金陆续支出,必将对推动品质生活之城建设,发挥多方面积极作用。

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坚决树牢过“紧日子”思想,在编制2021年预算时,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把节约出的资金优先用于“六稳”“六保”,重点用于支持品质生活之城建设,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密切关注县(市、区)的财政运行状况,坚决兜牢基层“三保”底线,确保全市财政经济平稳运行。

积极服务重大项目建设,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潜力。紧紧围绕品质生活之城建设,落实“1511”重大项目集中攻坚行动,统筹一般公共预算、专项资金、债券资金、股权基金等,支持中国古动物馆、非遗小镇、长城20万辆新能源汽车生产线等重点项目建设。同时,成立了支持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结合财政运行综合督导,对全市所有县(市、区)特别是开发区、园区财政运行、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情况进行包联督导,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对扩投资、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带动作用,有效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原标题:《一季度保定市财政收入“开门红” 增幅位居全省第一位》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