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玉树的将来会更好 丨写在玉树地震11周年之际

2021-04-15 17: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如果说,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的强烈地震,这场山崩地裂、悲痛欲绝的灾难让我们记住了玉树,那么玉树11年波澜壮阔、涅槃重生的壮美景象,同样值得我们再次为之注目。

11年艰苦卓绝的奋战,国家电网公司党组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玉树“让发展越来越好、让生活越来越好”的嘱托,完成了我国抗灾史上电网建设条件最苦、困难最多、情况最复杂的灾后电网恢复重建工作,夺取了玉树抗震救灾和灾后电网重建的新胜利。在重建家园、保护生态、振兴发展的征程中,强劲的电力供应为玉树新生注入了动能,社会主义新玉树实现了由苦难走向辉煌,由贫困走向小康的跨越式发展,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三江之源。

4月,冰雪覆盖的三江之源透出别样的春意。

海拔近4000米的玉树市当代山的观景台上,前来观景的人们总把这里挤得满满当当。夜幕下鸟瞰玉树新城,扎曲河、巴塘河穿城而过,四纵十六横的街道上车水马龙、灯光辉映、霓虹闪烁,一座繁华的现代化都市显现在眼前,向世人展现着玉树传奇般的新生。

大电网进玉树,发展越来越好

每当看到灯火辉煌、日新月异的新玉树,历经灾难和新生的阿赛总是百感交集、喜极而泣。

“我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和热切期盼中,从苦难中站起来了,我们不仅要在废墟上重建家园,还要让这棵玉树结出绚丽多彩的珍珠玛瑙。”年近五十的阿赛是土生土长的玉树人。震后,他忍着失去亲人的悲痛,在玉树与西宁之间运输重建物资。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他开始了解玉树电网灾后重建。

“玉树原有的小水电在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几乎完全损毁。受了灾的牧民们又回到了酥油点灯、牛粪取暖的日子。”说起那场强震给玉树造成的损失,阿赛至今仍然痛心疾首。“可是国家电网带来了光明与希望。”

从灾后第一批救援抢险队到达灾区率先接通巴塘机场“空中生命线”,到格萨尔广场救援部队、医疗点、援助单位和受灾群众安置帐篷内同时亮起灯光,仅用了25小时。灾后13天,灾区主网实现有序用电。

战风雪、斗严寒、抗缺氧,国家电网公司5000多名建设者不分昼夜奋战在玉树重建的第一线,历时一年建成当时世界海拔最高的330千伏输变电工程——玉树与青海主网330千伏联网工程。一条绵延803千米的光明天路挺立在平均海拔4200米的雪域高原上,连起了祖国的大动脉。玉树电网从35千伏孤网一步迈入了现代化大电网时代,开启了玉树地区乃至青海藏区大发展的新纪元。

“天上的星星暗了,那是因为地上的灯火亮了;格桑花儿绽放了,那是因为光明的使者来了;洁白的哈达展开了,那是为了献给我最爱的人……”2013年6月6日,在玉树联网工程投运仪式上,阿赛一边动情地歌唱,一边把洁白的哈达郑重地献给电力建设者。

随后的电网建设加速度更让阿赛赞叹不已:从玉树西三县联网工程,再到187项玉树“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电网工程建成投运,玉树一市五县结束了单电源、单线路供电历史,解决了50个村4.18万户约14.63万人用电问题,电力供应覆盖率达到80%。11年间,国家电网投资50余亿元,玉树电网形成以330千伏玉树变电站为中心、110千伏为主的“一市五县”电力网架,玉树州36个乡镇、172个行政村大电网覆盖,供电能力较原玉树电网提升13倍,有力支撑了玉树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2020年,玉树全社会用电量5.57亿千瓦时,再创历史新高。玉树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3.5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11元,同比增长5.2%;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00元,同比增长7.2%。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20.7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85亿元,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35万人次,成为青海省内增幅最高的支线机场。

“实实在在的评价,国家电网为社会主义新玉树带来了重生的力量和光明的未来。”青海水利水电集团玉树电力公司总经理白玛然丁见证了玉树电网11年的发展壮大。

今年,大电网继续向偏远牧区9个乡92个离网光伏电站村延伸,1164户牧民群众将用上放心电。

牧民脱贫致富,生活越来越好

“我很牵挂玉树,今天听了你的介绍,很高兴。我相信,玉树还会发展得更好。”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青海省代表团审议时说的深情的话语,让远在玉树通过电视观看新闻联播的藏族汉子尕玛松保激动不已。

“当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村里了解受灾情况,鼓励我和乡亲们振奋精神、战胜困难、重建家园的话语始终激励着我们。而今,有了国家电网的动力电,我们不仅过上了亮亮堂堂的好日子,还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幸福路。”尕玛松保是玉树市上拉秀乡加桥村党支部书记,说起电,他脸上洋溢着笑容。

2015年,在尕玛松保的带领下,加桥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整合了全村5466公顷草场,961头牛,走上了共同脱贫致富的新路子。“有了电,我们合作社的藏牦牛生态养殖、肉制品深加工,藏牦牛乳制品制作、冷冻、储藏就没有了后顾之忧。最主要的是通过电商平台,我们把藏牦牛肉干外销到了沿海城市。截至2020年底,合作社已分红56万余元。”尕玛松保自豪地说。

近年来,玉树供电公司紧密衔接政府扶贫举措,把定点扶贫经验复制到具备电商扶贫条件的供电台区,以“供电服务+”方式开展精准扶贫,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了牧民创业致富思维转变,激发了贫困群众内在发展动力。通过牛羊入股、产品加工、电商平台为一体的合作养殖新模式,玉树州村集体近三年年均经济收入高达320多万元。

据统计,玉树地区贫困人口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2970元上升到2020年的7000元,玉树所有贫困县摘帽,104个贫困村退出,12.9771万人脱贫,近31万人享受生态红利,1.8万人吃上了文化旅游生态饭。

从救灾帐篷到带小院的安置房,从没有电到用上满意电,从用好电到快步迈入信息化时代,安置点里前所未有的现代与便捷,让牧民们的新生活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目前,玉树供电公司已完成10千伏配网改造升级任务,玉树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5%。

如今,玉树流传这样一句话:“现在的玉树,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受益的是群众,最满意的是供电服务。”

助力绿色发展,生态越来越好

“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能忘怀?”3月25日,玉树州治多县立新乡中心寄宿制小学的教室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饱含着自豪和激情的读书声,读出了对祖国的一片深情,读出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让人心头涌起阵阵感动。

走进教室,一股暖意扑面而来。“这是我上学以来最像春天的冬天。”三年级学生才仁卓玛激动地说,安装了电暖气的教室里特别暖和,妈妈和老师们再也不用担心我们冻手冻脚了。

电气化、现代化的取暖方式,成为带动玉树绿色发展的“新引擎”,开启了能源消费新模式。近年来,依托清洁能源优势,玉树供电公司因地制宜推广电能替代项目42个,推广电采暖面积约4.21万平方千米。当地9所学校的煤锅炉换成了电锅炉,民居、宾馆、牧家乐等旅游接待场所也基本完成了“煤改电”。“初步统计,自2017年底实施‘煤改电’以来,煤炭及牛粪燃放量显著降低,截至今年3月底,玉树地区累计减少燃煤12万余吨,累计减排二氧化碳26.2万余吨。玉树市区环境空气优良率达93%,处于全国同类城市前列。”玉树供电公司总经理陈昀表示,清洁能源取暖在三江源核心区电能替代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绿色示范效益。

同时,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从保护三江源头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积极构建原生鸟类和新生电网的和谐共生环境,自2017年起,在玉树州一市五县范围内的电力线路杆塔上累计安装“人工鸟窝”4572个,目前已成功引鸟筑巢2000余窝,成为当地生态保护的典范。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国家电网进玉树,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玉树州生态环境局局长多加说,有了充足的电能输入与支撑,玉树州把工作重点放在绿色生态发展上,相继解决45个贫困村、3.8万贫困人口、162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04个贫困村光伏扶贫项目实现并网发电,7.31万贫困人口受益。

如今,当年重灾区的玉树市已成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三江源国家公园、可可西里世界自然遗产地。放眼望去,一个“天蓝、水清、草绿”的社会主义新玉树傲然屹立在青藏高原之上。

玉树发布综合@三江源报 整理

审 核丨李万成

编 辑丨尼玛旦周

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宣讲报告在玉树引起强烈反响

党史学习教育

这五年,囊谦更幸福!

幸福玉树

州老干部大学开启“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党史学习教育第一课

党史学习教育

原标题:《玉树的将来会更好 丨写在玉树地震11周年之际》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