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这份绿色发展实践,很屏边!

2021-04-16 17:0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洪荒距今几万载,人间尚有草昧在。我行远到交趾边,放眼忽惊看树海。但见高低千百层,并作一片碧云冻。有时凤撼万叶翻,恍惚诸山爪甲动……”

从空中俯瞰,正如清代文学家赵翼在《树海歌》里描写的一样,浩瀚无边、碧浪排空的大围山原始森林景象扑面而来,古朴苍茫,令人震撼。

云雾缭绕的大围山

莽莽大围山,潺潺牧羊河。如今的屏边,凭借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坚守、生态文明的深耕厚植,实现了从无人问津到美丽苗乡的华丽转身,用生态屏边的成果诠释了美丽红河、美丽中国的时代内涵。

鸟瞰大围山

“父辈和我,都是这里的护林员,就像古树扎根,这辈子都离不开。”45岁的陶文国手持镰刀,坚毅的目光望向大围山林海深处。自2005年起成为屏边县白河镇火山村的一名生态护林员起,陶文国一干就是16年,从未间断,虽风餐露宿,却无怨无悔。

郁郁葱葱的森林

祖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上的绿色明珠——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大陆唯一分布有湿润雨林和热带山地森林垂直带谱最完整的保护区,共记录有各类植物6080种、野生动物1341种,是世界苏铁植物分布最集中,唯一拥有小元陆龟、桫椤、东京龙脑香、三尖杉共生的生物多样性珍稀濒危植物种类最丰富的保护区之一,也是中国两栖爬行类和原猴类动物最富集的地区之一以及研究种子植物起源、系统发育、分类学、区系学的重要地区,被誉为“动植物基因库”,是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科学探秘基地。

特色各异的森林生态系统成为屏边最好的绿色屏障

陶文国负责的9000多亩管护区位于大围山最边缘最艰苦的地界,按时巡山、走访宣传、森林防火……从林木管护专业知识缺乏、林区情况不熟悉到护林队伍里的行家里手,他默默无闻地守护着大围山这座“基因库”。

一个地区的发展并非是几组数据、几个烟囱支撑的,要看长远,在这条可持续绿色发展之路上,屏边县走得漫长而坚定。像陶文国一样,在爱绿护绿的路上不断成长,已成为每个屏边人的共识。

美丽苗乡

方向决定未来。站在“生态立县”高度上的屏边,十几年来一直坚守自然禀赋,明确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有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守住绿水青山”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确立“山、水、林、苗、城”五位同构的理念,着力打造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的“三生空间”,探索出一条具有屏边特色、产业强、山水美、环境好的绿色崛起之路,倾力打造“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推动屏边从“生态文明”到“和谐美丽”的蜕变升级。

牧羊河湿地公园

家住玉屏镇新荣村委会白泥田村民小组的李保明告诉记者,他家11亩农地栽种的桃树、李树今年已经开始少量挂果,卖了1万多元,明年进入盛果期收入会更多,比之前种苞谷强多了。

像李保明这样的农户还有很多。屏边县林草局副局长钱良超介绍,针对县城面山农地,由屏边县统一购买桃树、李树的树苗 ,栽种面积420亩,无偿分给农户,以此培养农民的护林意识。

房前屋后绿树环绕

在充分保护自然生态的前提下,屏边大力发展和培植高原特色农业、休闲旅游、养老养生等生态经济,实现了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产业全覆盖,实现了户均10亩以上绿色产业的目标。

发展林果经济

一个个为生态建设持续奋战的场景不断涌现。现在的屏边,“爱绿植绿护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自觉意识。群众不仅喜欢在自己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种树栽花,还在全国首创的“公益林承包管护模式”推动下,使植树造林也成为自己的习惯,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130多万亩,生态指数不断攀升。

坐落在绿水青山中的滴水苗城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以特色小镇和美丽县城建设为契机,‘森林围城、清水活城、花木映城、苗文化靓城’的县城风貌日新月异。”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局长刘成勇说。

牧羊河湿地公园一景

筑牢“城市从公园中长出来”的绿色之基,着力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和海绵城市建设,砥砺前行在深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多样性有效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路上,新时代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屏边实践正在苗岭大地蔓延舒展。

记者:杨会国 通讯员:张继 文/图/视频

部分图片由屏边宣传部提供

原标题:《这份绿色发展实践,很屏边!》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