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8年攻坚,孝感35.77万人告别贫困!

2021-04-16 17: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4月13日,

全省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

孝感有68位“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35个“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喜获表彰。

数据显示,8年攻坚,

孝感交出了一份圆满答卷:减贫35.77万人,

50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

大悟、孝昌两个贫困县“摘帽”。

一、干部上一线

孝感,集老区、山区、库区、湖区于一体。

至2013年底,孝感建档立卡贫困村503个,贫困人口33.95万人,贫困发生率8.13%。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难。我们的干部资源必须进一步向扶贫一线聚焦。”孝感市委主要负责人说。

尽锐出战!1278支工作队、5902名干部挺进脱贫攻坚一线;全市3.06万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1.22万户贫困户。

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孝感规定:新提拔的领导干部必上,拟提拔的年轻干部必上,乡村需要的专业人才必上。

数据显示,全市驻村工作队员中,35岁以下年轻干部超过30%,新提拔、拟提拔的干部占41%,党务、科技、经济、社会管理等专业人员占92%。

孝感用制度压实帮扶责任。

“我们要求市县乡三级工作队员组织关系全部转到村党支部,包户帮扶,一天不脱贫,一天不离开。”孝感市委组织负责人介绍,孝感先后出台近十项驻村帮扶管理规定,把个人表现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标准,把帮扶成绩纳入派驻单位目标考核;同时组建50人的市级督导队,坚持常态化督查与不定期明查暗访。

在大悟,《脱贫攻坚“战场”十条》要求,全县各单位部门要主动把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及拟提拔重用的干部派到驻村工作队培养锻炼。县扶贫办主任喻容说:“县直部门新提拔副科级领导干部,必须全脱产驻村锻炼,全年累计脱产驻村时间不少于2个月,驻村表现情况作为领导干部试用期重要考察指标。”

在孝昌,《脱贫攻坚提档升级十大行动》明确规定,发现驻村队员一次不在岗的,通报批评;两次不在岗的,诫勉谈话,并由派驻单位主要负责人说明情况;三次不在岗的,撤换工作队员,给予纪律处分。

硬仗需要铁律。仅2018年,孝感就调整召回323名工作不适应、不安心扶贫的驻村扶贫干部,问责处理不作为、乱作为干部123人。

一线砺尖兵,战贫比作为。

2017以来,孝感累计表彰优胜工作队131个、优胜派出单位119个、优秀工作队员(队长)377人;4位干部、3个集体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荣誉称号;68位干部、35个集体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二、“扶”出精气神

吴大禄,大悟县东新乡彭河村保洁队长。

66岁的他曾是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致贫。2018年9月,村里为老吴安排了公益性岗位,他成为一名保洁员。当年底,老吴被任命为村里保洁队长。听取老吴建议,村里对公益性岗位实行“末位淘汰”。每季度,村里对20个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一次评选,前三名表扬,后三名批评教育,连续三个季度都在后三名的“末位淘汰”。

这一办法被迅速推广到全县。

“帮扶重在‘扶’,要扶起他们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决心,不能养懒汉。”孝感市脱贫攻坚指挥部负责人说。

扶贫先扶志,脱贫当自强。

扶志,安陆在乡村先后办起113家“爱心公益超市”,激励贫困户自强脱贫、参与村级事务。

每家爱心公益超市注入资金约1万元,主要来源为安陆市驻村单位、村集体收入、爱心人士和企业捐赠。将村级大小事务与爱心公益超市积分挂钩,鼓励贫困户通过劳动和参与村级事务挣积分换商品。爱心公益超市实行“一户一卡”,重点服务对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月,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根据贫困户家庭卫生、公益活动、家风文明、综合能力、产业发展等情况考评打分,每年累计满分为600分,1分抵1元钱,随时可在爱心公益超市兑换。

“爱心公益超市要达到‘八有’标准,即有牌子、有房子、有货架、有物品、有制度、有台账、有标价、有专人管理。”45岁贫困户徐茂华在木梓乡中心集镇安置点开便民超市,2020年初挂牌爱心公益超市。

木梓乡党委副书记雷年华说,通过积分兑换商品的形式引导贫困户讲文明、树新风,谋发展、勤致富,既体现社会温暖,也提振贫困户精气神。扶志,孝昌先后评选表彰200多名扶贫脱贫标兵,通过扶贫故事会、扶贫文艺展演、年终评比等多种形式,宣传群众身边脱贫典型。

唐根根,一个身高只有1.4米的小伙,大学毕业后求职碰壁,回孝昌老家当了羊倌。2017年10月,他登上孝昌首届“故事会”讲台,讲述自己的脱贫故事。这之后,兴村富民的领头人胡五清、带着家人去扶贫的刘珊、不等不靠不要的贫困户刘常广……一个又一个先进典型先后登上讲台,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传递脱贫攻坚路上的正能量。

“作为一名党员,我觉得很惭愧,我想申请退出贫困户,靠自己战胜贫困……”听了贫困户刘常广脱贫致富的故事,丰山镇丰庆村贫困户邹志国递交了一份特殊的申请书。

扶志,应城持续在贫困村中广泛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五好模范”家庭、脱贫示范户评选。

杨岭镇新四村孙马组村民李又先,原来家里只种有三四亩薄田,全年仅1万元收入。在孝感、应城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他与神丹公司签订养鸭合同,由公司提供鸭苗、技术并定期指导,鸭蛋由神丹公司回收。他每年多了3万元收入,一举脱贫致富,成为该市“我脱贫、我光荣”示范户。

三、播下产业种子

春天,大悟县东新乡新岗村中药材种植基地生机勃勃。

3年前,湖北悟菊堂食药发展有限公司来到这里,以金丝皇菊、野菊花为主打产品,种植莲子、茯苓、天麻等中药材,培育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旅游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村民做梦都想不到,原来开在山野中的野菊花,有一天会变成致富好产业。

“带动贫困户增收致富,我们着力做好产业、就业两道‘基础题’。”大悟县扶贫办主任喻容说,精准扶贫启动以来,政府每年统筹整合涉农项目资金2亿元,支持特色产业基地建设。

脱贫需要产业支撑,产业需要市场主体带动。

孝感从培育农村新型市场经营主体入手,突破农村产业发展瓶颈。数据显示,精准扶贫以来,孝感共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400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110家、家庭农场5050家。

大悟充分利用特色种养殖、就业创业、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产业帮扶政策,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12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421家,推广股份合作、订单帮扶、务工就业等带贫模式,实现贫困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全县特色产业带贫率100%,市场经营主体带贫率99.7%。

孝昌实施“青创工程”,量身定制政策“礼包”,吸引100多名优秀青年回乡创业,发展种植、养殖、园林、旅游等产业126个,覆盖107个贫困村,带动187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汉川实施“百企帮百村”活动,引导老板下乡创业,探索“公司+村集体+农户+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先后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3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90家。

云梦发挥334名产业指导员、13名技术专家和400名科技示范户指导服务作用,培育致富带头人205人……

培育一个主体,发展一个产业,带富一方百姓。

90后大学生沈腾回到家乡周巷镇,成立湖北首家推动产业发展的基层双创中心——梦里花园创客中心。目前,创客中心网络10余个乡镇的苗木企业78家,带动3361个种植户,链接714户贫困户,标准种植规模超过5.8万亩。

在应城黄滩镇李家村,李发春领办的农口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000余亩,引进红燕子高粱品种,带动村民种植高粱“拓富路”;创立“老李头”有机香米品牌,让该村大米“漂洋过海”。“贵州茅台酒厂已经把我们这里作为基地。”李发春自豪地说。

在孝南区杨店镇栖凤村,返乡能人张涛成立美康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500亩荒地建设吴茱萸基地,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基地每年可为周边群众增加务工收入100多万元。

四、搬出新希望

每天晚上,吃完晚饭,送走上晚自习的一双儿女,颜芳就来到楼下扶贫车间加班。

颜芳老家在大悟宣化店镇旦庄村七组。两年前,她们一家五口搬到镇里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住进了125平方米、三室两厅、宽敞明亮的新楼房。

让颜芳更开心的是,镇里引进澳弘达针织制衣有限公司,在安置点开办扶贫车间。楼上安家,楼下就业,对她来说不再是梦想。

搬离贫困奔小康,孝感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2931户27199人,颜芳一家只是其中一户。

挪穷窝,换穷业,大悟易地搬迁和产业扶持齐头并进,在规划选址前充分考虑产业、就业、乐业,实行向中心村靠近、向集镇靠近、向产业园区靠近、向生态旅游区靠近、向县城区靠近的“五靠近”选址方式;针对搬迁点所在村不同资源禀赋,一村一品、长短结合、突出特色、错位发展扶贫产业。

搬得出,稳得住,孝昌“一点一法”布局集中安置点后续产业和转移就业,确保搬迁户每户有一个主业或是有一个劳动力实现就业;结合苗木、果茶、中药材、蔬菜、稻虾等特色产业成立专业合作社支撑后续脱贫;采取建立扶贫生产车间、投资入股分红等方式,让每一个搬迁户都能与后续产业衔接。

搬新家,换新貌,安陆出台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融入城乡社区服务管理等政策,通过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促进搬迁群众融入“新家”。安陆要求,有3名以上党员的安置点成立基层党支部,3名以下党员的安置点就近融入到安置点所在村党支部,在产业发展、后续保障、社区管理等方面发挥作用;引导搬迁群众积极参与安置区公共事务管理,制定安置点村规民约,召开屋场院子会,让搬迁群众在相互交流中找到归属感。数据显示,孝感在安置点建成后扶产业基地315个,432个安置点实现水、电、路、网全通,6216户有劳动能力易迁户全部实现至少有一人就业或发展产业目标。

搬迁,搬出新希望。

在孝昌卫店镇李河幸福新村安置点,依托50亩药材扶贫基地、500亩稻虾连作基地、1个电子线车间,搬迁户实现家门口就业。

在大悟宣化店镇扶贫安置点小区,扶贫驿站正式挂牌,集扶贫车间、就业服务、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电子商务、家居服务、易迁管理于一体,直接服务安置点小区333户贫困户1121人,截至目前已顺利帮扶2000多人次实现就近就业。

五、让“头雁”飞起来

自来水通了,村湾路宽了,产业基地建起来了……孝南区三汊镇草店村,这个曾经的“后进村”一跃成了“后劲村”。

草店村由红联、联欢、草店三个小村合并而成。过去,除联欢村每年有几千元集体收入外,其他两个村都是“空壳村”,一些民生难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群众意见很大。

草店村穷,草店村散,病根在支部。

驻村工作队调研发现,三个村在形式上合并了,村两委班子仍各守一摊子;村干部“老化”现象严重,平均年龄超过60岁,年纪最大的73岁;文化程度不高,没一个大学生;战斗力弱,面对难题,“下不了决心,想不出办法;不愿干,也干不了”。刨穷根,驻村扶贫工作队决心从建强村党支部入手。

“大换血”。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把5名年轻能人吸收进来,“干部队伍一下子年轻了近20岁,有3个大学生”。

“强筋骨”。工作队帮助村党支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建立队村干部周例会和集中学习制度,提升干部工作能力;成立村务理事会和7个专项协会,引导党员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区委组织部机关党支部与草店村党支部结对共建。

支部强起来,难事不再难。困扰草店村多年的吃水难、出行难、致富难相继得到解决。

一个好支部可以激励一群人、带动一大片!

让“头雁”飞起来,孝感全面开展支部“巡整”,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孝感市委制定《基层党建“整县推进”工作任务指导书》,出台《实施党支部提升三年行动方案》,明确将组织、队伍、活动、制度、业绩、保障“六过硬”作为村、社区等9类党支部“巡整”依据。其中,对村党组织明确16项基本任务、11条负面清单,并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明确村党组织书记“七不宜、五不留、十不得”人选标准,明高线,划底线。

近年来,孝感累计整顿提升软弱涣散贫困村党组织214个,调整贫困村党组织书记418人。

来源: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陈春保 胡琼瑶 刘宇

原标题:《8年攻坚,孝感35.77万人告别贫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