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校友王俊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2021-04-17 19: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人物介绍

王俊,2011年硕士毕业于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现任四川省水产局推广站副站长,王俊自2015年调入四川省水产局,一直在藏区彝区深度贫困县参与脱贫攻坚一线工作,先后担任茂县腊普村农技员、喜德县跃进村农技员、厅挂牌督战喜德专班队员,挂职喜德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等,为脱贫攻坚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工作表现优异、成绩突出,曾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省优秀农技员”“厅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荣立“个人三等功”。王俊一直以“勤学习、敢担当、善作为、甘奉献”的标准要求自己。

曾获荣誉

2017年获农业部丰收成果三等奖

2018年、2020年省农业农村厅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

2018年四川省政府表彰为全省优秀农技员

2020年省政府表彰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

个人风采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 ★

王俊一直以“勤学习、敢担当、善作为、甘奉献”的标准要求自己。

01

勤学习

作为脱贫攻坚战线一线的工作者,坚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理论体系和重要论述,深刻认识脱贫攻坚的重要性、必要性、艰巨性,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始终把为贫困群众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始终把贫困群众能否脱贫、是否满意作为工作衡量标准,将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作为自己最大的政治责任和担当,勇挑重担、主动作为,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青年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

02

敢担当

王俊从小出生贫寒,幸得党和国家政策扶持,才能顺利完成学业成为一名党员干部。正因于此,于国家于社会充满深深感激,主动担当作为,到最艰苦的地方服务群众、磨砺自己。2015年9月,响应农业厅关于“万名农技员下万村”的号召,王俊主动报名成为茂县腊普村农技员,为美丽羌寨脱贫攻坚、产业兴旺添砖加瓦;2018年6月,响应省委组织部综合帮扶凉山州脱贫攻坚的号召,他又义无反顾成为凉山州喜德县综合帮扶队员,与彝家同胞并肩战斗、攻坚克难。五年的脱贫攻坚战,五年的羌汉、彝汉同袍情,扶贫工作之于他已不只是一项德行善举、更是一份责任担当,一种家国情怀。

03

善作为

担任茂县腊普村农技员期间,为改变当地产业基础差、集体经济薄弱现状,他进村入户多次遍访,认真细致调查摸底,反复琢磨研究第一手资料,有针对性的制定扶贫工作思路。一是得知当地冷水资源丰富后,他不畏艰难徒步10余里山路探寻水源,持续一年不畏寒暑坚持每日测量水温变化情况,多次邀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成都市水产研究所等专家开展充分论证,最终提出结合冷水资源禀赋发展冷水鱼养殖产业,先后争取省、县产业发展资金100余万元,引进企业建成冷水鱼扶贫基地,每年给村集体分红2万元,带动贫困户增收10余万元;二是为解决当地高山草莓产量低、易发病问题,联系成都市农林科学院草莓专家团队新筛选试种10余个草莓品种,试种成功后又协调投入30余万元项目资金建成草莓基地和采摘园,引领带动该村高山草莓产业和羌寨农旅结合发展;三是帮助回乡大学生创立中蜂养殖专合社,组织乡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参加各类展销会、技术培训等,开拓视野眼界,发展蜂蜜初加工产品和电商平台,带动15户贫困户发展中蜂养殖,户均增收5000元;四是为给农户做好农业技术服务,他主动向专家学、向书本学,生生把自己变成了“土专家”,从花椒李子修枝、施肥、防病,到中蜂分箱、摇蜜、灭虫,谁家有需要就到谁家去。历时两年零九个月,腊普村特色产业优势明显,产村融合发展加快,村集体和贫困户收入大幅提升,美丽羌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在喜德县工作期间,他主动承担难点工作,积极探索新模式开展产业扶贫,工作点面开花、成效显著。一是为让全县老百姓早日拿上土地承包证,吃下定心丸,他主动请缨承担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纠纷争议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短短半年时间协调处理土地纠纷数十件,矜矜业业、公正务实的作风得到当地干部群众一致认可,最终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和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为农村深化改革和乡村振兴奠定基石;二是积极协调项目资金,以省支持、县配套的方式主导建成水产特种繁养和集装箱养殖扶贫基地2个,每年为200余户贫困户分红20余万元;三是引进大型企业建成万头生猪扩繁场和88个生猪代养场,研究完善财政补助方式和带贫减贫模式,为生猪保供保驾护航的同时,每年带动26个贫困村和1135户贫困户增收100余万元,创建的喜德铁骑力士生猪产业扶贫模式得到了包括中纪委副书记徐令义等中省州各级领导好评并在全州推广;四是推动建成7个农业产业园区,融入物联网、产业链和循环经济等元素,积极探索“政府+龙头企业+集体经济+贫困户”扶贫模式,为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全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和设施农业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在喜德的两年时间里,他走遍136个贫困村,真正做到实干苦干。在村委会,他与村干部热烈讨论集体经济发展、闲置土地利用等,他们亲切地叫他“小王专家”,他说自己不是专家,只是喜欢琢磨;在田间地头,他与乡村干部实地查看高标农田,生猪生产等,他们叫他“小王局长”,他说我们是并肩战斗的战友;在农户家,他席地而坐与贫困户亲切交谈,仔细询问生产生活保障、产业发展困难等,他们亲切地叫他“小王农技员”,他说自己喜欢这个称呼,这是他的本分。农业干部要接地气,就要把办公桌搬到乡村,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把温暖送到农户心中。2020年11月17日,省政府批准退出7个国家级贫困县,喜德县作为其中之一。

04

甘奉献

因工作原因,妻子产后大出血抢救、8个月大儿子13%皮肤深二度烫伤时均坚守脱贫攻坚一线,每每工作之余通过视频连线看到儿子深夜因疼痛哭闹、家人因无眠憔悴时,他都心如刀绞、愧疚自责,严格来说他不是一名合格的父亲和丈夫。尽管家庭面临诸多困难、内心承受痛苦煎熬,但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从未改变,一定要帮助彝家同胞拔除穷根的信念从未动摇且更加坚定,也幸得这种初心信念的强大力量支撑他渡过了最艰难的时期。甘于奉献是源于责任和担当,他常说:“脱贫攻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它也是我最大的政治责任和担当,作为省厅派驻喜德挂职干部,我更要发扬农口人兢兢业业、真抓实干的‘老黄牛’精神,用担当尽责践行不忘初心的使命,才能不负群众期待、不负组织重托、不负家人付出”。

青年榜样

王俊长期在藏、彝地区工作,与与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战斗友谊,“勤学习、敢担当、善作为、甘奉献”的政治品格得到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值得广大青年党员干部学习!

原标题:《校友王俊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