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党史故事100讲》:社会主义发展篇(二十三)

2021-04-18 23: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开栏的话

为树立正确党史观,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人心,白城中院转载《党史故事100讲》,以党的重大事件为线索,以不同时期的典型事例、历史人物、精彩故事为主干,带您重温中国共产党非凡的百年建党历程和辉煌成就。今天推出《党史故事100讲:社会主义发展篇》。

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目前,学术界关于文化的定义有数百个之多。但是,无论作出怎样差异化的界定,人们对文化在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总是具有广泛而一贯的共识。中华民族对于文化地位和作用的重视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其他国家和民族难以企及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绵延5000多年而从未中断的文明形态,本身就是最强有力的佐证和说明。

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脉与灵魂

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既是人类繁衍赓续、创造财富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甚至可以说,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文化史,就是人类在文化上不断积淀、发展、创造、升华的历史。数千年来中国和世界的历史表明,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无不留下文化发展的深刻烙印。对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文化都凝聚着本国本民族对世界和自身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展现着这个国家和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古往今来,文化始终滋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交往方式。“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参观考察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还将文运与国运、文脉与国脉相并列,彰显文化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突出文化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间的血肉联系。他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无论任何国家和民族,无论任何社会条件和历史时代,文化都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此,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早在1940年,毛泽东同志就曾经指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我们不赞成什么文化绝对论,也不认同什么文化决定论,但是应当承认,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几乎所有领域发生的问题,都可以在文化中找到其根源或因子。

二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立的精神支撑

纵观历史,大凡能够对人类文明进程产生重要影响、赢得世界普遍认可和尊重的国家或民族,往往不是因为其疆土广阔、人口众多,也不是因为其经济和军事实力多么强大,而是因为其绵长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因为其卓尔不群的文化品格与文化魅力。而且,世界发展史一再证明,仅仅依靠军事等所谓“硬实力”兴起的国家或民族,往往最终难以摆脱衰亡的命运。数千年来,这方面的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拿破仑曾经说过,世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或许,这是拿破仑从自己刻骨铭心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结论。

文化影响力和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总是相互依托、互相促进的。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甚至不是靠数度位居世界前列的经济实力,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我们的先人早就认识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的道理。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遇到了无数艰难困苦,但我们都挺过来、走过来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生命力和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从根本上说,文化上的信任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赢得的可持续的信任。换句话说,只有文化层面上的信任,才是真正的信任。经济融合、政治互信、贸易互信、战略互信等,是以文化互信为前提的。十几年前,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在出席中国外交学院举办的外交论坛时曾经说,如果说中国在世界经济方面的重要性得到了肯定,那么,对21世纪世界思想的发展,中国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因为20世纪思想的主流是对抗的思想,认为只有对抗才能产生真正的活力,而21世纪的思想完全不同,它应该是一种和谐的思想。现在法国的很多学者都主张一种复杂性思维,他们认为在政治思想方面应当能够把反面的、对立的、冲突的东西都纳入进来。这种思维归结起来,其实就是超越的思维、和谐的思维。中国的古老文明为世界上和谐思想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拉法兰针对中国与法国彼此间的关系说,法国对中国的信任并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而更多的是文化和政治层面的,而正是因为这一点,法国对中国的信任才是一种可持续的信任。法国也非常希望加强与中国的经济合作,但完全可以超越这种简单的经济思维,因为法国对中国的信任是在文化层面的。拉法兰还曾经强调,当今世界的和平,要依靠中国人民的智慧,世界的和平需要文化、需要哲学、需要对话,从这方面来说,中国的力量不可忽视。世界需要中国,因为中国是世界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我们的世界也需要中国的文化与中国的文明。

抗战胜利后,原先组成西南联合大学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分别回迁复校,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应邀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撰写碑文。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应当说,这是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真切写照。中华文明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但是文化没有断过流、始终传承下来的只有中国。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在对世界文明进行比较研究后,也得出了与冯友兰先生类似的结论。他说,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有古有今,长期延续而未中断过。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中已经证明了,依靠文化和文明的力量,可以将亿万人民根据文化情感纽带的联系而组织在一个以天下主义和世界主义为文明基准的国家中。因此,汤因比充分肯定中华文明的世界价值,认为其世界主义(天下主义)精神和人文主义价值观等,将使中华文明担负起未来数百年引领世界大同的精神使命,成为世界文明的希望和未来所在。在晚年与池田大作关于人类文明的对话中,汤因比预告了中国在21世纪的崛起,并断言世界的未来在中国,人类的出路在于中国文明。

三 文化繁荣兴盛是国家崛起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

一个国家的崛起,一个民族的复兴,必然伴随着文化的繁荣和兴盛。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仅物质上不能贫困,而且精神上更不能贫困;只有物质上和精神上都富有,才能成为一个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有光明发展前景的国家和民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概而言之,一个国家的崛起或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不仅要有经济这个“硬”指标,而且还要有文化这个“软”指标。如前所述,假如以“躯体”和“灵魂”作比喻,那么经济是“躯体”,文化则是“灵魂”。由此,文化这个所谓“软”指标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数千年来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充分证明,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持续的文化创新,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难以发展起来,也是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的。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既需要物质文明的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的极大发展。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就曾多次告诫全党,要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多年以来,不但为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经济革命而奋斗,而且为中国的文化革命而奋斗;一切这些的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中华民族的新社会和新国家。在这个新社会和新国家中,不但有新政治、新经济,而且有新文化。这就是说,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被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同志曾经预言:“随着经济建设的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在毛泽东同志和几代中国共产党人那里,关于国家建设的一贯思想是: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与历史上其他社会制度和社会形态相比,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不仅要充分体现在经济政治上,体现在能够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和制度文明上,而且要充分体现在思想文化上,体现在能够创造出高度的精神文明上。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如果不注意精神文明建设,就有很大危险。”“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他还反复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生活空虚、社会风气败坏也不是社会主义。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历来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早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他就曾明确提出,要正确认识脱贫致富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亦即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他认为:“人类生活需求有两个方面,即物质生活需要和精神生活需要。人类为自身的生活需要从两个方面开展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即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因此,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社会进步的内在驱动力。”他强调:“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一方面要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脱贫致富的实践过程不但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建设物质文明的过程,也是我们改造主观世界、建设精神文明的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教训,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系统阐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及其相互关系问题。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不仅要在物质上强大起来,而且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2013年5月,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同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更加鲜明地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作为有着5000多年辉煌灿烂文明史的古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不再仅仅是我们的先人所说的“仓廪实”和“衣食足”,更要“知礼节”和“知荣辱”。不仅要有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且要有思想道德境界的极大跃升。这正是我们今天依然秉持并丰富发展的“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理念的本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顶层设计,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目标。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建成文化强国是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决不能仅仅以经济指标的跨越为标志,而必须以文化强国为灵魂,只有实现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等的同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繁荣强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2014年3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演讲时再次强调:“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民族的先人们早就向往人民物质生活充实无忧、道德境界充分升华的大同世界。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所以,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符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本质要求。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明确宣示:“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往往是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的。一个民族的衰落或覆灭,也往往以民族文化的颓废和民族精神的萎靡为先兆的。无论任何国家和民族,只有当文化显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实现更高水平、更快步伐的文明进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在经济发展中充分展现自身文化的品格和魅力,才能真正赢得其他国家和民族发自内心的认可和尊重。如果只有物质上的富裕或经济、军事上的强大,而没有繁荣发展的文化,或者在文化上出现堕落和倒退,那就如同一个财富可观却思想贫乏、毫无意趣的阔佬或土豪,是很难让人接受和亲近的,更没有什么魅力可言。

列宁曾经断言,在一个没有文化的国度里是建成不了共产主义的。毛泽东同志指出:“文化是不可少的,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一个国家或民族真正的进步,必定是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的共同进步,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同发展。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人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GDP的增长和物质财富的增加,当然是一个国家崛起或一个民族复兴的重要条件,但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或终极目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要更加重视文化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文化创造力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是文化或文化生产力的竞争,文化将成为21世纪最核心的话题之一。“发展最终应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一个国家的崛起,一个民族的复兴,绝不仅仅是物质财富的增长,而且也应该是文化实力的强大和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其核心价值观应赢得本国人民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广泛认同。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人民精神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5年的调整、发展、提高,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这是党的几代领导集体特别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和开拓进取的结果,同时也是无可抵挡的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十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国外政要和知名学者对中国崛起的必然性作出肯定性预言。曾经有人说,国家与国家及民族与民族之间,10年比的是经济,50年比的是制度,而100年比的是文化,因为文化才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美国著名学者托夫勒在其《第三次浪潮》中断言:哪里有文化,哪里早晚就会出现经济繁荣,而哪里出现经济繁荣,文化就更快地向哪里转移。也就是说,当今时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已从经济竞争转向文化竞争,从争夺物质资源转向争夺文化资源。早在20年前,时任美国卡特政府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就说过:“中国可能不用太长的时间就会在全球事务中采取一种较为坚决而自信的姿态。”还有不少如布热津斯基这样的政府智囊和知名学者认为,用中华文化武装起来的中国领导人,有一套自己的战略思想,是理想的也是务实的,是敏锐的也是有耐性的,是坚强的也是善于应对与自我调整的,是讲原则的也是足够灵活的,是善于保护自身又具有足够内存容量的。中国领导人之所以能够如此,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依托的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今天,中国共产党人善于从世界发展大势和国家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把握文化发展的脉络和走向,更加注重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和理论创新的思想养料,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为全球治理提供更多的中国思维、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彰显出一个位居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国大党应有的历史担当。这也许是对数十年来关于中国及中国共产党诸多积极或消极预言的最好的回应。

来源:张江《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原标题:《《党史故事100讲》:社会主义发展篇(二十三)》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