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科技城|中国机器人产业有集群,但缺产业化

王鶄峰
2021-05-04 11:23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机器人产业既是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也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无论是在制造环境下应用的工业机器人,还是在非制造环境下应用的服务机器人,其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对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内外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

国际上通常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大类。国际经验看,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业、医疗业、军工业等是工业机器人应用需求增长潜力较大的行业。机器人销售规模持续增长,机器人产品多行业应用的成功促使越来越多的非传统机器人公司进入机器人产业。许多跨国公司加强机器人研制,成为机器人应用开发的主要力量,非机器人行业的创新型企业进军机器人产业也是国外智能制造包括智能机器人创新和产业化发展的重要现象,高科技企业纷纷开设机器人或者人工智能业务分部。在欧美国家,无人驾驶技术成为互联网企业和汽车制造企业的研发重点。

从全球机器人市场看,亚洲市场是全球机器人消费的最大市场,而且当前全球机器人市场正经历发展方向的转移,由当前以工业机器人为主逐渐转向以服务机器人为主。从产业角度看,中国对于机器人有着极大的产业需求,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产业报告,中国是全球机器人需求量最大的国家。

中国机器人产业市场格局总体来看,长三角地区在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基础最为雄厚,珠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机器人产业逐步发展壮大,东北地区虽具有一定机器人产业先发优势,但近年来产业整体表现较为平淡,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基础较为薄弱,但已表现出相当的后发潜力。

从产业集群看,长三角地区工业基础较好,机器人制造集成与应用市场起步较早,形成了以上海、昆山、无锡、常熟、徐州、南京为代表的产业集群。珠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具有较强的发展基础,形成了以深圳、广州、佛山、东莞为代表的产业集群。京津冀地区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凭借突出的区位优势以及良好的制造业基地,形成了北京、天津、河北机器人产业集群。东北地区具有良好的资源区位优势与制造业基础,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新兴高端制造业作为未来经济转型升级的方向,哈尔滨、沈阳、抚顺等地在机器人产业发展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和优势。中部地区机器人产业发展时间晚于其他地区,但依靠政府的宏观战略布局和政策支持,已逐步在芜湖、洛阳、武汉、长沙、湘潭等地形成产业集群。西部地区主要在重庆、成都、西安等地建设机器人产业园区,总体规模相对较小,集聚效应还在培育中。

二、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机器人产业发展缺乏顶层设计

在机器人产业发展较快的地方制定了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确定了发展目标,但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一些企业在发展建设中缺乏科学规划,不结合实际,盲目抢占机器人市场,使得机器人生产过程中高耗能、低效率,在无形中浪费了资源。

2、工业机器人基础零部件制造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国内生产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都依赖进口,少量国产的零部件虽然可以用于工业机器人,但是对于大负载的工业机器人零部件还是无能为力。

3、工业机器人市场秩序混乱

第一,随着中国对工业机器人需求的迅猛增长,大量企业看好工业机器人市场,蜂拥而上,但企业实力良莠不齐,造成工业机器人市场的恶性竞争。第二,对于机器人的研究分散,不能形成合力,还存在同一技术重复研究,浪费大量的研发经费和时间。第三,多数企业热衷于大而全,一些具有较好的机器人关键部件研发基础的企业纷纷转入机器人整机的生产,难以形成工业机器人研制、生产、制造、销售、集成、服务等有序、细化的产业链。

三、促进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1、以顶层设计带动机器人产业发展

为实现机器人产业的高效发展,需充分发挥政府的带动作用,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战略支持,实现机器人产业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在机器人产业顶层设计中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对机器人的生产对象和种类作出明确规定,制定机器人产业发展策略。

除了在宏观层面指导外,还需要加大力度研发和推广高技术的机器人。机器人产业作为高人才、高技术、高资本型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得到财政和金融政策的支持。为此,在发展机器人产业的过程中需要相关部门启动资金项目,降低机器人护理、开发和使用成本费用,为机器人的推广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2、加强人才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加大机器人产业人才培养的政策制定与实施力度,一方面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政策予以细化,制定落地政策;另一方面出台配套的激励政策措施,为企业和高校培养机器人产业人才提供动力,使机器人产业发展得到有力的人才保障。

3、加大财税扶持和金融支持政策

第一,针对机器人产业的价值链环节,从研发、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研究制定专门的机器人产业税收优惠政策。第二,完善有关金融机构的税收优惠和风险补偿政策,促进金融机构加大机器人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第三,在配套支撑政策方面,针对机器人产业聚集区,加强产业园区建设、土地开发政策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政策措施,促进机器人产业的投资,加快形成机器人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4、加快掌握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

目前,中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大部分来自进口,而这些零部件占到整体生产成本一半以上,由于核心技术和精密零部件的供应被其他国家垄断,中国企业在技术上受制于人。因此,必须加快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将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摆脱国外企业的掣肘,加快形成中国机器人产业化。

(作者王鶄峰来自赛迪智库)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