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77年前,这位上海人把热血洒在了东台大地上……

2021-04-18 20: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开栏的话

征程万里,初心如磐。从今日起,@幸福东台 官方公号(ID:jsdtxcb)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推出《永远跟党走——百年正青春 奋斗正当时》专栏,利用图文、视频等多种呈现方式,生动展现东台红色经典以及老一辈革命者的感人事迹,激励广大百万东台人民坚定信念,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党的光辉照我心

上期推出了海军上海基地副司令员、东台人苏荣。戳下图了解详情。

本期推出的是以烈士命名的东台镇(村)——东台镇富旗村。

富 旗 村

富旗村位于东台市区东郊,东与四灶居委会、官北村连接,南至友谊河与南沈灶镇安云村相望,西与梁洼村、城东新区富洋村交界,北与西楼村为邻,为纪念施富旗烈士而命名。

施富旗烈士纪念碑

施富旗

1922年出生在上海市崇明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家境十分贫寒。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由于国民党消极抗战,我国的大片国土相继沦陷。1938年,年仅16岁的施富旗看到祖国惨遭日军铁蹄蹂躏,无数父老乡亲背井离乡、惨遭杀害的悲惨情景,怀着无比的仇恨,参加了新四军。施富旗参军后,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在历次战斗中非常勇敢,表现突出,多次受到领导的表彰嘉奖。由于革命战争的锻炼,他在思想觉悟、军事素质上提高很快。1940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九分校学习深造。在学校里施富旗勤奋好学,刻苦训练,处处严格要求自己。1941年施富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服从组织安排,到东台市海丰区担任游击连连长,兼任支部书记和区武装委员。海丰区临近东台城,当时,区抗日民主政权刚刚建立不久,武装力量十分薄弱。盘踞在台城的日伪军经常下乡“扫荡”,地方反动势力也十分猖獗,环境极其恶劣,斗争十分艰苦。针对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为提高连队的军事素质和战斗力,施富旗带领大家积极开展军事训练。训练中,他把自己在战争中练就的本领和从学校里学来的军事知识手把手地教给战士们,很快就改变了连队的面貌。

富旗村党群服务中心

施富旗活跃在海丰区革命根据地,不到两年时间,取得了十几次战斗的胜利,缴获了许多枪支弹药,壮大了革命队伍,增强了军事实力。他还配合区政府锄奸惩霸10多人,为捍卫我抗日民主政权,巩固和发展海丰区革命根据地作出了巨大贡献。施富旗是一名出色的指挥员,同时也是一名英勇善战的战斗员。每次战斗他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他的足智多谋,战士们钦佩不已。针对当时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海丰区游击连常与毗邻的曹区游击连联合行动,并肩战,多次出其不意地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使我军军威大振。1944年冬,随着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海丰区游击连和曹区游击连上升为主力部队。施富旗任苏中军区第二军分区独立团3营8连连长。1944年12月20日,海丰区委在钱家灶召开会议。由于叛徒告密,会场遭到70余名日伪军包围袭击,情况十分危急。在这千钧一发的紧急关头,施富旗为了使区干部安全脱险,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他一边组织区干部突围转移,一边指挥全连奋勇抵抗。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敌人被击溃了,而施富旗不幸身负重伤,昏倒在血泊中。在区委领导的直接关怀下,战士们把施富旗送往马家灶(今头灶镇)后方医院抢救,但因伤势严重,失血过多,才到窦家洼(四灶乡上官村),施富旗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为纪念施富旗烈士,缅怀先烈的光辉业绩,海丰区委、区政府将烈士出生入死的桑梓乡更名为富旗乡。新中国成立以后,四灶乡人民政府将民主村改名为富旗村,并在富旗烈士陵园中为施富旗烈士立了石碑,刻上碑文,供前来凭吊的人们学习和瞻仰。

富旗村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2.5公里,村域面积为5.66平方公里。建国前隶属于河坝小乡,建立初级社、高级社时为河坝社、民主社、头灶社。人民公社化后开始为河坝大队、民主大队、头灶大队,1966年后改为河坝村、富旗村、高峰村。沈海高速贯穿富旗村南北,高速出口距村服务中心只有2公里,村距333省道1.5公里。2000年区划调整合并为富旗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000多户,总人口2700余人,总耕地面积约353公顷。森林覆盖面积53公顷,村内曾办建的学校有高峰小学、富旗小学、河坝小学,村现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幸福小广场、村民健身场所等便民服务设施。

富旗村优化区域布局,实行土地流转约63公顷,实现高效农业规模化,做大做强本地特色产业。连片种植大棚西瓜、有机蔬菜、高品质葡萄园,同时还积极发展传统养殖产业。

为创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新型家园,已有120多户村民入住中心村。全村100%的农户吃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95%的农户家中安装网络电视,农作物秸秆还田综合利用率97%以上。农户家中有太阳能热水器650台,占比率70%。全村境内建垃圾池,设垃圾桶200多处,清运车两辆,垃圾全部运送到垃圾中转站进行无公害化处理,保证了全村环境绿色、卫生。

疫苗接种专题请戳下图

原标题:《77年前,这位上海人把热血洒在了东台大地上……》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