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国生态文化村:传承生态文化 留住美丽乡愁

2021-04-19 11:5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传承生态文化 留住美丽乡愁

——全国生态文化村建设探索实践

中华生态文化的思想精髓、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与哲学智慧是中华文化的“富矿”。随着近年来不断挖掘、宣传,越来越多起源于乡村的生态文化被保护、传承,并在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

2009年至今,中国生态文化协会秉承“弘扬生态文化,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的宗旨,已宣传推广“全国生态文化村”938个。这些村庄生态文化繁荣、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业兴旺、人与自然和谐、示范作用突出,在组织开展生态文化建设及相关活动中有制度、有特色,在传承和弘扬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文化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有影响、有效果,引发了社会公众对传承生态文化、留住美丽乡愁的认知认同。

传承文化

在发掘和保护原有生态文化资源的基础上,生态文化村紧密结合区域特点或民族特色,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丰富生态文化的时代内涵。通过实施文化便民惠民悦民工程,建设农村文体广场、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农民书画院、村文史博览室、群众文体娱乐组织等,使村民文化生活常态化、多样化。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街道长塘村在建设中保留了12个自然村落的原有风貌。房屋内部是现代化设施,屋外是绿化美化带来的生态美景。村里投入200多万元建设公共活动、健身活动场所,每年组织广场舞、太极、送戏下乡等文体活动,建设“三字经”展示墙、庄台文化墙、廉政广场、家风长廊等,弘扬文明乡风,倡导中华美德。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县茂兰镇瑶麓村村民敬畏自然、崇尚科学、诚信友善、热情好客。村内有青瑶山歌、瑶族医药等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设有瑶族打猎舞场、凿壁谈婚房等民族特色景点。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各生态文化村在建设中的共同坚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融、协同发展,重视村落原生态自然景观特别是古树名木和野生动植物的保护。通过组织开展“美丽家园”“文明村民”等创评活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抚育管护、自然保护。

美化环境

不论位于山区、沙区,还是平原、沿海,这些生态文化村通过积极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开展绿化美化净化、推广清洁能源、实行垃圾无害化处理等环境综合治理措施,对农村人居环境进行功能化改造和景观化提升,不断完善乡规民约强化管理和保护,实现了天蓝地绿、山清水秀、空气清新。

北京市近年结合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完成乡村绿化美化2.42万亩,建成40处进得去、有得看、留得住的村头片林,打造了美丽乡村风景线。平谷区南独乐河镇北寨村地处山区,山体遍布全域范围,山地森林覆盖率达95%。由于管理严格,多年来未有毁林开垦、采石、挖沙、取土等活动。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墨红镇普冲村专门成立了农民健康教育所,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乡村环境整治大讲堂,制定环境整治“村规民约”,村内、村外道路清理实行责任制,划分到户,督促、带动村民自觉参与保护。

每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州区花园乡卡日塔里村鹤鸣湖中百草丰茂、野鸭戏水,一派生机盎然。卡日塔里村干部群众广泛参与植树造林活动,通过残杂林改造、发展生态示范林、保护发展荒漠化草场、还原湿地等措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振兴产业

一村一景、一村一品、一村一韵,生态文化村显现出各自的发展特色,乡村旅游风生水起,特色种养效益显著。近年来,各村抓住国家新农村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机遇,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丰富的人文积淀,让文化产业、生态产业同步发展。

长塘村推进“田园+生态”“农业+乡村”“琴筝+文旅”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当地人就业、创业。同时作为江苏省最大的樱花种植加工出口基地,长塘村樱花种植面积2000多亩,樱花产业带动1000多名村民参与,辐射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民种植樱花近千亩,旺季每人每月收入可达4000元。

北寨村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利用独特的地理位置、土壤条件和气候环境大力发展红杏产业。经过20多年发展演变,北寨红杏已形成独特的品质特色,至今连续举办了19届北寨红杏采摘文化节。普冲村以红色文化为亮点,融合传承千年的彝族刺绣、歌舞和传统火把节等民族文旅资源,保护小石林原始自然生态风貌,打造独木水库观光旅游,助推美丽乡村绿色发展。

卡日塔里村在传承哈密瓜传统种植技术与文化的同时,积极探索提升种植效益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流转低效枣田发展哈密瓜种植、培育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大户等方式,发展双季高效哈密瓜种植和立体种植,亩产量增加了4倍。村集体经济收益由2019年的4.5万元增加到2020年的近60万元。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记者:尚文博

原标题:《全国生态文化村:传承生态文化 留住美丽乡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