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教育整顿专刊(三十八)】法院先进典型(六)——刘和祥

2021-04-19 16:4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编者按

为弘扬先进精神,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以身边先进激励全市法院干警忠诚履职、为民服务、担当作为,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深入推进全院队伍教育整顿工作。德阳法院开设“法院先进典型”专刊,引导全市法院干警向先进典型看齐,力争在教育整顿期间,培养、选树更多的先进典型,形成推动全市法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个人简介

刘和祥,男,汉族, 1993年10月出生,四川德阳人,大学文化,德阳市广汉人民法院审管办副主任。

成就

◆自2018年7月以来参与脱贫攻坚,到凉山州金阳县丝窝乡挂职,获得凉山州脱贫攻坚帮扶工作2019年度先进个人。

先进事迹

01

积极调整,全身心融入环境

丝窝乡地处金阳县西北部,距县城40公里,幅员33.59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640米,是典型的高二半山区,寒冷缺水。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461户2153人。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刘和祥与乡镇干部、综合帮扶队员同吃同住,克服环境和条件的恶劣,入户走访座谈、宣传政策、种植华山松、建立特色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劝返失辍学儿童、帮助整理乡镇软件资料归档等,用自己的力量助推丝窝乡脱贫奔康,得到了当地干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俗话说入乡随俗,来到大凉山彝区要开展工作之前首先要适应当地的生活,交通条件落后,下村入户需要走两个小时的山路,乡上经常停水停电,吃的是彝族特色“坨坨肉”、“烤洋芋”和“荞耙耙”,这些城市里不会出现的小困难却是山区里阻碍工作的大难题,到丝窝乡两个月后,刘和祥已经和本地干部同吃一锅饭同喝一盆汤,和队员一起背水挑水维修水管,一起购买线材接电线改线路,搭建行政网络,与当地干部建立起真挚的友谊,为开展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众多困难中最大的阻碍是语言关。很多群众听不懂汉语,而刘和祥最初也听不懂一句彝语,入户中时时刻刻需要当地彝族干部作翻译,为了能尽可能与群众直接对话,他关注了微信公众平台“彝语在线”,坚持每天听、每天跟读彝语,到现在已能听懂部分日常彝语并进行简单交流。

02

大力落实,做好“请进来”政策

刘和祥通过开办“农民素质提升培训班”,设置“禁毒防艾”“政策宣讲”“科学新风”三大课程。“禁毒防艾”促扶贫,通过实际案例与最新资料,生动地讲解毒品的危害与艾滋病的预防治疗,提高村民戒毒防艾的思想意识;“政策宣讲”学政策,通过宣传,在群众思想引领上做文章、下功夫,将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新风倡导”促和谐,开展感恩教育、自强教育、法治教育,营造良好的脱贫攻坚氛围。同时,在了解到丝窝乡中心校学生普遍御寒衣物匮乏的情况后,刘和祥主动联系,积极协调广汉法院与广汉红十字会,为182名孩子争取到了校服与书包共计364套,让丝窝乡的孩子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好好读书,以报祖国。

03

因地制宜,创造带不走的财富

刘和祥最初被安排协助丝窝乡办公室工作,保障后勤处理软件资料,由此他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丝窝乡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以及产业发展状况,其中丝窝村海拔高地势陡峭,传统经济作物种植的效率低,贫困群众收入低,基础设施差,但山地环境很适合发展养殖产业,他将这一想法报告给广汉援彝指挥部,得到指挥部的大力支持,2019年4月底在指挥部的20万元资金支持下丝窝村养牛合作专业合作社正式建成,初期购入种牛2头,母牛20头,小牛6头,饲养员从村上贫困户聘请,在乡、村干部的合力经营下12月份收益3.75万元,并在过年前对全村的146户农户完成分红,取得开门红。2020年5月,刘和祥将去年运营状况向指挥部汇报后再次争取到了6万元的扩建资金,购入黄牛5头,随着合作社的规模逐渐扩大,管理越来越规范,丝窝村群众的日子也越过越好,留下一个带不走的产业才能变扶贫为脱贫。

04

教育扶贫,输血变造血

根据凉山州控辍保学平台数据统计,2019年2月丝窝乡总计适龄儿童失辍学人数为154人,其中建档立卡家庭儿童113人。3月刘和祥接到通知前往西昌参加培训会议,4月初开始下村入户走访采集数据录入系统,5月份正式分解失辍学儿童类型并入户劝返,6月到9月核实并采集材料上传系统进行销号,截止9月丝窝乡失辍学儿童系统销号154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13人,非建档立卡户9人,参加补偿教育76人,劝返复学48人,异地就读21人,已毕业4人,各类户籍问题2人,死亡3人。这些简单数字背后是教育在贫困山区的巨大胜利,落后的传统观念,失衡的教育资源,无不摧残着大山里孩子的未来。他们中的大多数被家长灌输读书无用论,早早的出门打工赚钱,耽误了大好青春学习知识学习一技之长,既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也承担不起生活的重担,吉子么子里就是其中的一个,年仅16岁的他就远赴浙江打工,一个月工资到手不到一千,父母却认为负担不起读书的费用所有让他放弃读书步入社会更好,刘和祥和乡村干部进行多次入户游说劝说,普及脱贫攻坚的政策,以及现代社会技术知识的必要性,最终说服其父母将他劝回金阳县丙底县继续读书完成学业,吉子么子里也表示感谢:“在外面什么都不会只能做苦力,出去了才知道只有知识才能让自己有价值,很感谢脱贫攻坚让我有机会学习知识,改变命运”。扶贫先扶志,而“志”的基础就是“智”,只有将下一代的质量把好关才能真正的将脱贫攻坚完成。

05

不忘初心,为美好未来奋斗

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挑战越多,不是一次冲锋就能解决的战斗,为期3年的长时间作战,条件十分艰苦,阻碍也很多,但刘和祥认为越是艰难越能体现价值,越要挺身而出。从城市来到最前线的基层,固然困难重重,诸多不适,但能够在有限的生命中参与这历史性的事件也是莫大的荣幸。全面脱贫奔小康不仅是习总书记给全国全世界作出的承诺,也是他对自己的庄严承诺,打赢这场艰巨的脱贫攻坚战,不胜不休,他一定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将爱心传递,为大凉山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原标题:《【教育整顿专刊(三十八)】法院先进典型(六)——刘和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