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安徽省巧打“组合拳” 精准助力教育扶贫攻坚

2021-04-21 19: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游祝锋是铜陵市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18级中式烹饪班的学生。他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他曾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一度辍学打工。国家的脱贫攻坚政策和中职生资助政策让小祝锋重返校园,重新点亮了他心中的梦想。历经打工的磨练,游祝锋深知学习机会的来之不易,他对知识和技能更加地渴望,学习更加勤奋刻苦。天道酬勤。游祝锋参加2020年安徽省中职技能大赛省赛获中式面点项目比赛,荣获该项目二等奖;参加2020年第四届金徽厨“烹饪技能大赛,荣获中式面点项目的“特金奖”,并因理论成绩突出,同时获得“高级中式面点师”和“国家二级技师”证书。还没毕业,他现在就成了未来职场上的“香饽饽”。中职资助政策的实施,尤其是对建档立卡学生的各种政策关怀,点亮了一大批像游祝锋一样莘莘学子心中的希望,为他们实现心中的梦想插上了奋飞的翅膀,不断激励着他们用勤奋创造着更加美好的明天.......

作为基本公共服务,教育是拔除“穷根”的关键之举,是久久为功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安徽省职业院校本着“成才一人,脱贫一家,致富一方”的教育理念,巧打教育扶贫政策“组合拳”,积极实施精准扶贫,为脱贫致富注入内生动力。自2009年以来,安徽省像游祝锋这样享受中职资助免学费的学生达3088634人次,享受的资助和减免学费计735893.2万元。

2016年以来,全省共投入46.6亿元资助建档立卡家庭学生395万人次,做到了应助尽助;累计安排贫困县区学前教育项目资金、“全面改薄”资金、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中央专项资金、中职改善办学条件资金69.6亿元;为贫困地区招聘、培养、选派教师2.8万名,培训乡村教师39.6万人次,发放乡村教师生活补助4.8亿元。

教育扶贫用知识的力量改变着贫困现状,帮助了一大批寒门学子成为深受社会欢迎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从而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

强化省市统筹,中职招生应招尽招。2020年,教育部下达我省中职招生计划33万人,较上年度增加近4万人。我省克服新冠疫情和生源减少等叠加因素带来的影响,强化省市统筹,落实职普比大体相当政策,采取线上跟进、实地调研、跟踪督办、典型推介和定期通报等措施,逐级压实责任,加大招生力度,全省共实现中职招生近36.9万人,超额完成教育部下达的招生任务,招生人数和职普比位居全国前列。坚持将实施职业教育扶贫攻坚、促进区域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列入全省年度教育工作要点,指导各地按照职普比大体相当的要求,科学合理制定高中阶段招生计划,特别要求贫困县、大别山连片贫困地区把推进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点放在中等职业教育,把高中阶段教育招生的增量主要用于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各地会同扶贫部门加强对建档立卡户考生报名信息的比对,采取激励措施,扩大优质中职学校招生,确保残疾考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如其所愿接受更好的中职教育,确保不让一个新生因经济困难而放弃入学。马鞍山和县等地充分发挥拥有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马鞍山幼儿师范学校的资源优势,创新实施“金饭碗”扶贫工程,面向贫困家庭学生定向培养乡村幼儿教师计划,对贫困家庭子女实施定向培养,完成学业后以政府购买服务岗位的方式让其进入幼儿园任教,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

强化内涵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多措并举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规定职业院校拿出不低于20%的编制数面向行业企业聘用技术技能型兼职教师,并由同级财政购买服务。开辟技能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引进企业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任教。建立省职业教育企业社会兼职教师专家库,为职业院校聘用兼职教师搭建优质人才资源平台。中华技能大师杨杰、王忠才、孙五一等一大批德技双优的“大国工匠”“江淮工匠”入职职业院校。制定职业院校“双师素质”标准及认定办法、组建中、高职“双师素质”培训基地,组织职业院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设置正高级职称和实习指导教师职称系列,打破中职学校教师发展“天花板”。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出台系列政策,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教集团、现代学徒制试点等制度体系。推进产教融合,合肥市入围国家产教融合型城市试点,马钢公司入选国家首批重点培育名单,建立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制度。完善校企合作机制,省教育厅与市级政府联合连续举办10届校企对接活动,省内外3178家企业与74所高职院校、233所中职学校开展了校企合作。开展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建设,遴选了281家省级校企合作企业和学校进行重点建设。加快职教集团建设,组建45个区域型、行业型职教集团和长三角国际商务职教集团。推行校企双元育人,149所院校开展省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19所职业院校入选国家级试点。

强化项目拉动,人才培养适应性不断增强。创造性实施质量提升工程。与国家职业院校质量提升计划相衔接,整合我省各类职教专项资金和建设项目,实施中职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重点建设事关职教全局的6大类957个项目,引领中职学校提升发展水平。通过4年的建设,贫困地区质量提升工程项目共有45所省级示范特色学校、167个省级示范专业、176个省级示范实训基地、117个省级名师工作坊、17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和11个省级职业技能大赛赛点等项目通过省级验收,引领贫困地区中职学校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在分配省以上教育转移支付项目资金时,向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倾斜。2017年按基础因素上浮20%安排贫困地区,2018年先切块10%资金安排贫困地区,2019-2020年先切块10%资金安排大别山等贫困革命老区,再切块分配9个非革命老区贫困县区,对贫困地区、特别是贫困革命老区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2016-2020年,累计下达中职改善办学条件资金7.82亿元,支持贫困地区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2020年,启动以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对接服务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重大战略任务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精心设计和积极实施皖北振兴和大别山脱贫攻坚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项目,共计9大类工程30个子项目。其中,“一县一校”示范建设工程、区域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工程、职教园区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职业教育扶贫富民能力提升工程等4大类工程共283个项目,有效调动了各地发展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抓金寨促全省”,是省委省政府扶贫开发工作的决策部署。经过不懈努力,安徽金寨职业学校已成功入选国家第二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实验校、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中职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和“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成为我省中等职业学校名副其实的排头兵。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中,安徽金寨职业学校荣获“现代物流综合组综合作业(团体项目)”银奖,该校的杜思锦同学荣获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技术技能大赛网络布线项目三等奖,入选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安徽省选拔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安徽省集训队。

强化新定位,面向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不断发展和壮大。 着力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教育、人社等部门协同配合,实现建档立卡户有技能需求人口接受职业教育全覆盖、政策全落实,职业院校精准对接承训任务。2016年以来,全省职业院校面向农村转移劳动力、新型职业农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残疾人等贫困人口群体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累计逾65万人次。我省还与新疆、西藏签订职业教育东西扶贫协议,利用职业教育东西扶贫协作提升职业教育服务脱贫攻坚能力。2019年,我省涉农高校面向基层村“两委”干部和后备干部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人才培养工程,招生规模取得历史性突破,高职扩招面向村“两委”干部招生412 名,成人教育5个专业招收本专科层次村“两委”干部4396 名。2020年全省共有127所中职学校开设24个涉农专业,占中职学校总数的49.8%;共开设涉农专业点255个,占中职学校专业点总数的8.4%。2020年已围绕安徽生产的各个领域布局3642个高职专业点,覆盖全部专业大类。加强对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指导,蒙城县、金寨县、界首市、濉溪县等成功入围国家级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示范县。

让贫困地区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为贫困地区毕业生提供更多升学机会、为贫困地区劳动力提供各类培训……教育扶贫像是一股强大的推动力,助推着贫困地区全面脱贫的步伐。

“十三五”以来,安徽职业院校年均培养近45万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全省中职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66.7%的毕业生服务本地区域经济,职业教育服务产业转型发展的水平明显提高。安徽省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态势总体平稳,近三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呈稳步上升趋势,近两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稳定在90%以上,为安徽经济GDP突破3万亿、增速8.02%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进入“十四五”发展新阶段,随着职业教育的受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进一步明确,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进一步畅通,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将进一步增强。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人认可职业教育,主动选择职业教育。

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随着各地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将从职业院校中走出来。依托职业教育,越来越多像游祝锋一样技术技能人才将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美好生活,把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