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理性VS中二:俾斯曼和威廉二世外交差异的深层原因

2021-04-23 14: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帕拉丁选帝侯 历史心发现

网易号新人文浪潮计划签约账号【历史心发现】

原创内容 未经账号授权 禁止随意转载

背景

在俾斯麦作为第二帝国的首相期间,第二帝国自建立以来便遵循着一套由俾斯麦制定的相对呈守势的对外政策。这一系列政策的主要目的是维持欧陆上的势力均衡,因此它被称作“大陆政策”(Koninentalpolitik)。然而到了威廉二世继位之后,俾斯麦因为与威廉二世的矛盾被迫辞去首相职位。在这之后,威廉二世与他的二位主要支持者国务卿比洛夫亲王和提尔皮兹元帅采取了一套更加激进的政策。这一积极进取,索求海外殖民开拓与世界霸权的政权被称作“世界政策”(Weltpolitik)。

在本文中,笔者将介绍与分析俾斯麦与威廉二世在他们主导政务的期间制定不同外交政策的原因,以此寻找德意志第二帝国在1890年前后政策的不同之处以及背后的理由。

地理因素

德意志帝国的地理环境对德意志地区的所有执政者的执政方针都有着很深远的影响,俾斯麦与威廉二世自然也不例外。

初建的德意志帝国西邻法国,东邻沙俄(波兰尚未复国),还要面对来自不列颠的压力。与此同时,德意志帝国并没有前往地中海与大西洋的出海口,唯一能触及的便是北海和波罗的海。在波罗的海,帝国需要面对瑞典、丹麦与沙俄,而北海则是大不列颠的势力范围。在这样强敌环伺的情境下,俾斯麦决定将主要利益集中在欧陆。他付出了大量外交层面的努力,以避免一个对帝国有很大威胁的反德同盟的出现,同时更是与不同国家分别组建了一个有利于德国的同盟系统(Von Bismarck 255)。在俾斯麦的这个外交系统中,德法的矛盾因为普法战争、资源争夺与贸易市场等多种因素,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因此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俾斯麦选择同时与沙俄、奥匈打好关系,试图调和他们之间因为巴尔干问题带来的争端,同时一定程度上联合英国打压法国。他的终极目标是建立一个像梅特涅的神圣同盟的一样均势系统。尤其在1871-1878年间,这是帝国的主要政策方针(Northedge FS, Grieve MJ 13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俾斯麦的这套外交系统就是基于德意志的地理环境而成的。

尽管如此,这样的外交政策有着其根本上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来自于德意志帝国的体量和实力。对于德意志帝国这样的拥有广阔的领土和强大的实力的欧陆国家,他加入任何一个联盟之中,都会对欧陆的均势造成巨大的影响,引起力量的失衡。但德意志帝国并不具备以一国之力单挑全欧洲所有国家的能力,如果不依赖均势体系给自己赢得发展的时间,德意志帝国很难以取得欧洲的霸权((Hildebrand 874)。俾斯麦能以他出色的个人魅力和外交能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构建一个均势同盟体系,但对于他的后继者而言,维持这样的体系是极为困难,甚至不可能达成的目标。这是俾斯麦足以被称为19世纪最优秀的政治家之一的原因,也是这样的政策的根本局限性。

对于威廉二世而言,地理因素同样是在他制定政策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的一件事情.虽然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表达了对于俾斯麦相当的肯定(Wilhelm 12),但是他选择了与俾斯麦不一样的另一条道路。

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帝国的周边除却低地三国之外没有任何小国家,而低地诸国也都有着英法的支持和保护,不可能放任帝国在一块地区肆意扩张,这也正意味着在大陆上,帝国已经失去了近乎所有可能的扩张机会,于此同时国内的市场也已经接近饱和。在这样的情况下,帝国必须寻求在海外的扩张,来换取一个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领土以及自然资源。帝国正式展现出这样的政策倾向是在1897年,威廉二世的两位主要支持者,也是世界政策的推动者比洛夫亲王与提尔皮兹亲王掌权(Bornhak 96)。国务卿比洛夫亲王在他的著名演讲中发表了这样一番言论:“德意志将陆地和海洋留给他人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我们也寻求阳光下的土地”(Place in the Sun, Bulow)。这句话正是德意志帝国开始世界政策的最直观的体现。在这之后,德意志帝国开始大力发展海军,开始了与大英帝国的海军军备竞赛,同时威廉二世也积极参与进海外事物中,包括向布尔人发送庆贺电报、参与到摩洛哥危机中等等,世界大战的就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开始酝酿。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同样是造成他们政策上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德意志帝国建立之初,德国的工业还在发展阶段,产能、质量、水平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市场需求也不大,基本维持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平衡。在刚刚完成整合的时候,帝国只有4100万人口(1870),而即使到了1890年,德意志帝国的人口也没有突破5000万。因此在农业生产,兼并了西部波兰和德意志南部如巴登、符腾堡、拜仁等国的德意志帝国,是可以完成自给自足的,几乎没有对外进口粮食的需求。这样的情况下,俾斯麦没有必须要扩张的理由,而是可以选择一个更加保守与防御性的外交政策,安心专注内部的发展和维持欧陆的平衡,而非积极参与进海外殖民地的争夺与角逐中。

俾斯麦确实有保守的余裕,但是到了威廉二世时期,德国的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历史学家吉宾斯认为,威廉二世时期德意志帝国对外政策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帝国对于外国市场的愈发依赖(Gibbins 441),而这种依赖体现在很多方面。

从农业方面而言,德国人口保持了高速增长,1913年人口已经达到了6700万,仅次于俄罗斯。而自从1895年开始,国内的小麦生产已经渐渐无法满足国内人民的需求。从1895到1900年间,本土的小麦产量仅能满足73.7%的需求,而在1901-1905的五年间,这一比例进一步下降到了65.7%,1905-1908年间,国内生产的小麦为372万吨,进口数量则是232万吨,对进口的需求逐步上涨(Clapham 213)。这意味着德国每年都有大量的粮食需要从外国进口,如果遭遇经济制裁,没有了进口,有很多人口都可能受到饥荒的影响,德国人在一战中遭遇到的大饥荒正应验了这一点。这种状况迫使威廉二世采取一个更激进的扩张,以此避免在粮食方面被他国遏制的状况。

而再看工业层面,1872年德国进口工业原料价值570万马克,到了1910年原料需求增长了30倍,来到了16130万马克(Fischer 16)。而输出层面德国有接近1/5的商品是卖出到外国的(Seymour 75)。这一时期德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的比重也从1870年的9.7%上升到了1913年的12.6%,成为世界第二大贸易体(Norden 33)。这些数据直观地展示出了德国对国外市场的高度依赖,而较之其他国家,殖民地明显是一个更加稳定且可靠的市场,这也正是为什么威廉二世如此激进地去寻求这也样一种海外的扩张。

话虽如此,德国殖民地的扩张的实际成效却是存疑的。截止到1914年,德国拥有了1500万人口的殖民地,但一直到1912年输出给殖民地的出口额仅占到了0.5%,并没有给德国带来明显的经济上的增益(Seymour 86)。这背后的原因是当时以英法为首的殖民体系已经构建完成,最富庶的地区也都归于他们所掌握,留给帝国的土地大多是些烂地,自然不会有很明显的经济利益,这也是间接导致德英矛盾爆发,一次大战就此上演的背后原因之一。

结语

总之,俾斯麦和威廉二世在制定各自外交政策时,受到地理、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在他们的外交政策过程中,地理原因没有改变。这也是他们制定政策的一个共同因素。但是,由于思想的变化和经济的逐步发展,对海外贸易的过度依赖,改变了他们对地理问题的态度和解决方法,也造成了对外政策的更大不一致。对于德国政府而言,这是俾斯麦和威廉二世的主要矛盾所在,促成了俾斯麦在被迫辞职,威廉二世得以以自己的意志统治德意志帝国。而放到更宏观的层面上,俾斯麦保守的外交政策在早期为德国赢得了充足的发展时间,但太过依赖于他的个人能力,不具备延续性,而到了执政后期则显得太过于保守,很难寻求更进一步的发展。而威廉二世的政策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必要的选择,但他的行事手段和政策则是太过激进,殖民地的发展方面尽管投入颇多却也没有取得实际成效,导致最后帝国不得不采取发动战争这样一个孤注一掷的手段,来拼取一个成为世界霸主的机会,最终导致了惨绝人寰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要想真正了解俾斯曼和其他德意志伟人,绝不能错过这套贝克德德意志史。这套装帧典雅的丛书由多个当代第一流的德国学者写成,深入浅出,文笔流畅,事实清晰,翻译也颇为信雅达,没有难受的翻译腔。既适合小白入门学习,也适合大牛备案参考。总之,如果对德国历史有兴趣,错过这套书确实非常可惜。

原标题:《理性VS中二:俾斯曼和威廉二世外交差异的深层原因》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