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你投进回收机的废品,处理分几步走?

2021-04-22 19: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设立这一节日旨在动员民众通过绿色低碳生活,保护地球环境。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绿色低碳生活的重要一环。自2020年起,我市在中心城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目前已安装了超500台可回收物智能回收机,日处理可回收物超30吨。今年还将再增设500台回收机。可回收物是如何处理的,最终都流向了哪里?4月21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EARTH DAY

可回收物进入分拣中心

细分为约四十个小类

4月21日,奎文区江山帝景小区的薛女士告诉记者,小区安装了可回收物智能回收机后,平时她都是把家里的可回收物打包在一起进行投递。“如果要求居民细分后再投递,我感觉多数居民都会嫌麻烦。”薛女士说,她很好奇,这么多可回收物全都投到一处,最终流向了哪里。

当天上午,记者来到了位于奎文区蓝翔街动力智谷工业园区的爱分类·爱回收分拣处理中心,这里有一个规模巨大的车间。一进门,眼前全是密密麻麻的可回收物收集袋,还有运输车辆正将回收的可回收物源源不断运往这里。

有专门的工人将这些收集袋打开,进行消毒后,将里面的可回收物倒在一条传送带上,向上运送至专门进行分拣的工作线上。几十位分拣工人在忙碌着,每个人身后都有一个“料仓”,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分拣纸类,有的负责分拣衣物,有的负责分拣塑料……每位工人挑拣自己的可回收物扔到身旁的“料仓”里。分拣工人周媛说,分拣可回收物必须眼疾手快,否则就会给后面的同事造成麻烦。

记者注意到,每个“料仓”上都标着名称:黄纸板、花纸板、书纸、塑料瓶、塑料膜、小家电等等。“爱分类·爱回收”潍坊运营负责人张威介绍,目前他们的分拣车间将市民投放的可回收物细分为约40个小类。

压缩打包后送至相关企业

进行再生环保处理

当“料仓”里的可回收物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就会有叉车将这些分拣好的可回收物分别运送并放置在不同区域。待达到一定数量后,叉车又会将同类可回收物运送到打包机的传送带上。从传送带另外一个端口出来的可回收物,已经被压缩成了方块状,用绳子捆绑打包完毕后,叉车会将其运输到专门区域储存起来。

记者在仓储区看到,被打包好的纸壳、衣物、塑料、薄膜等物品,分门别类堆积得如同一座座山一样,场面非常壮观。

这些可回收物最终流向了哪里?是否被再生利用了?张威介绍,打包的可回收物,会直接被送到有资质的再生资源利用企业,经过再生环保处理,“变废为宝”。

比如回收回来的塑料瓶,经过再生处理后,可以“变身”成为雨伞、T恤衫、手提袋等各种物品。5个普通的矿泉水瓶经过再生处理后,就可以制作一把环保雨伞的伞布。“通过把可回收物从生活垃圾里分离出来,可以实现1/3以上的垃圾减量,让这些再生资源免于和干垃圾一起被焚烧填埋,让它们物尽其用,循环再生。”张威说,相关数据显示,回收1吨废塑料等于节约6吨石油;回收1吨废纸,可以使12棵大树免遭砍伐;1吨易拉罐回收融化后,可以少采20吨铝矿。这对于地球的保护作用不言而喻。

城区日处理可回收物超30吨

将增设500台回收机

去年我市开始试点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奎文区实行的“收集点——转运站——分拣厂”收集处置模式,是城区主流垃圾分类处置方式。目前,“爱分类·爱回收”在奎文区、潍城区、高新区、坊子区已铺设超过500台可回收物智能回收机。

每安装一台智能回收机,后续的收集、转运、运输等配套环节必须跟上,否则就会让机器的作用变得“有名无实”。张威坦言,刚开始运营时,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针对广大市民提的意见建议,他们经过不断试错改进,推动数字化运营,提升自身服务水平。目前,他们的系统能够根据实时运营状态和车辆定位、交通状况等信息,派单给最合适的清运人员,并规划最高效的清运线路,提高清运效率。现在智能回收机在满仓40分钟后,基本能够得到清运。

此外,“爱分类·爱回收”小程序和APP主页还增加了查看状态的功能,分为正常运营、即将满仓、满仓等。居民出门投递前,可以先查看一下状态。

智能回收机运营一年多时间以来,城区积累的固定投递人数已超15万,每天的投递次数都在1万次以上。日处理可回收物超30吨,相当于每日减少碳排放75吨。今年他们计划新铺设500台智能回收机,并适时增加新的垃圾分类分拣线,更好地助力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

原标题:《你投进回收机的废品,处理分几步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