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在线教育行业火拼"烧钱" 沪江网站着赚钱

澎湃记者 闫鹏飞 王之山
2014-05-06 13:32
来源:澎湃新闻
财经上下游 >
字号

沪江网联合创始人阿诺

        “沪江网不能被看成一个简单生意,如果是那样,在做出高流量又是行业热点时,我们完全可以卖掉。我们是希望把沪江网做成教育平台,能够在更多教育细分领域开掘资源。”运营沪江网的上海互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于杰近日在接受澎湃记者专访时说。

        这是一家诞生于校园的企业,沪江网前身沪江语林网的创始人伏彩瑞,2001年时,他仅为上海理工大学的一名学生。2005年,伏彩瑞等8人组成的团队正式创业,次年,凑足10万元人民币注册资本后,公司注册登记。

        根据沪江网提供的数据,目前,沪江网已拥有2亿用户、7000万会员、300万学员、全职员工600人,估值约50亿元人民币。

        行业背景留给出身草根的沪江网很大机会。第三方研究机构艾瑞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在线教育市场规模达839.7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9.9%,到201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91亿元人民币。

        在线教育已渐成红海,如何活下去,这是每一个企业都需要思考的问题,沪江网也不例外。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国外,已经有一些名噪一时的在线项目悄然陨落,如为教师制定课程计划并辅助实施的Colllabo Tutorial公司。

  “2009年开始不缺钱”

        当在线教育行业的新加入者们还处于“烧钱”阶段时,盈利之于沪江网,早已不是问题。

        对于行业的特性,沪江网副总裁徐华的说法是,互联网教育产业的流量变现与网络游戏流量等变现相比,周期较长的天然属性决定了它的“慢”发展,定位长期发展的项目,不会有一个突然的效益增长点。

        早期的沪江网有两个营收途径——发布教育类的广告与开展教育电商,其中,电商既包括传统地售卖图书等,也包括在线教育课程等数字化的内容出售。

        “所有的模式都建立在公司社区网站的用户积累之上。社区里用户目的性强,都是来寻找学习机会的,消费者资源已有积累,公司所要做的就是去开发一个合适的业务。”于杰说,广告模式最简单,有流量就有收入,可养活小团队;而解决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电商业务就能随之而来。

        不过,该公司前期的商业途径在2008年经济危机爆发时遇到了大问题。于杰直言,那是沪江网创办后最困难的时刻——广告要依靠合作者的投放量,当经济危机重创公司的合作者后,广告收入大幅度下滑。当时电商业务占大头的传统电商,仅起到一个搬运工的作用,毛利率非常低。

        2009年5月,转折点到来——沪江网校推出。于杰介绍,“沪江网校构建了一个包括老师、班主任、助教、同学、同桌等各种角色在内的学习生态”。

        根据于杰披露的数据,在沪江网校开办四年时,累计培训的学员超过300万人,每位学员的花费为600元到700元人民币,“而一个大型教育机构一年培训的人数在2万人左右”。

        “2009年后,沪江网的日子就很舒服了,因为我们不缺钱了。对于沪江网这样的草根创业者来说,是不可能单纯地依赖融资去生存的。”于杰说。

        现在,沪江网每年的营收基本可以翻番,2012年营收已经超过1亿元人民币,广告、电商、沪江网校三者在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20%、40%和40%。

 未来几年发力平台

        主要板块的营收模式日渐清晰,沪江网的兴趣点却有所转移。

        “沪江网的优势在于语言教育,在会计等方面是薄弱的,如果向这些领域开拓,引入内容提供者比较便捷,所以有了搭建平台的想法。而这个平台完成后,可以引入更多细分的教育领域。”于杰介绍。

        按照于杰的说法,建平台的想法开始于2012年,未来的三到五年都会是平台的投入期。沪江网将根据为入驻平台的内容提供者提供服务的多少,提取5%~50%的分成。

        平台对教育内容提供者的吸引力,用数据足以说服。欢聚时代(Nasdaq:YY)副总裁刘豫军曾告诉澎湃记者,线下老师能够得到整个教育收入的30%~35%,收入的其余部分都耗在了庞大的运作成本上,如租教室、管理教室,而线上教育的成本会大幅下降。

        有打造教育平台想法的,不止沪江网。去年8月,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同学”正式推出;欢聚时代在今年2月,也开始分拆旗下在线教育业务,成立名为“100教育”的独立教育品牌。

        后来者气势强劲。2012年,淘宝网的教育业务销售就已经达到3.2亿元人民币,其中三分之一为教辅销售,其余部分为在线课程的出售。

        不过,时至今日,外界仍在议论一点——在线教育行业这么大,却没有一个巨头公司产生。“这是因为这个行业在去年才算正式起步,越多竞争者加入,市场盘子可能就越大。”于杰说,很多企业的优势在于平台的建设,但实际上在线教育的内容是个性化的,它不是标准化的产品。这就需要平台在运营时不断有客服与用户互动,而这种传统大平台不愿做的苦活,正是沪江网的发展机会。

        于杰透露,现在已经有300家机构和1000名老师进驻沪江网平台,为他们提供服务的营收占比,已经上升到沪江网总营收的10%以上;而去年通过和沪江网的合作、分成,这些机构每月利润已超过20万元人民币。

        徐华说,公司的平台可以吸引其他教育内容提供者的入驻,但不排除自己的教育内容通过淘宝同学等平台进行分发。

 “未到巨头收购期”

        在线教育行业俨然是现在的又一投资热点。

        清科数据显示,2013年至今年3月,中国在线教育领域投资案例共25笔,总金额约1.97亿美元。而2012年投资案例数目仅8笔,涉及投资金额为1700万美元。

        国内互联网巨头在自有业务布局的同时,对外投资动作也频频:2013年1月就曾传出腾讯投资C2C(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在线教育平台传课网的消息;今年2月,阿里巴巴宣布,已与淡马锡、启明创投共同参与英语在线教育平台TutorGroup公司的B轮融资计划,金额近1亿美元。

        行业起势之前,沪江网就曾受到过资本青睐。

        于杰介绍,自2007年到2013年,沪江网进行过四轮融资,总值达到数亿元人民币。早报记者了解,沪江网在2013年6月,完成的融资额为2000万美元。

        “以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为代表的资本进入行业是好事,因为如果没有投资,别人可能认为这不是一个好行业。自去年开始,大量的财力、人力进入行业,正是由于巨头的带动。”于杰说。

        于杰透露,沪江网与互联网巨头就资本问题有过接触,但他认为应该让行业再成长三年。

        独立上市是沪江网现在认定的路径。按照该公司计划,不同于国内教育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扎堆美股,该公司未来会在A股上市,上市前最多再进行一轮融资,上市与融资资金都主要投向平台建设。

        值得注意是,此前有投资者告诉澎湃记者,现在教育类投资标的中,线上与线下融合项目更被关注。

        但沪江网已屡次对外说明不会涉足线下培训,而线下的培训机构则已经对在线教育展开布局。

        以新东方为例。新东方在线去年推出全新的个人学习中心,在平台上,用户可以选择学习工具、课程以及老师、同学,而平台可以与微博、微信、搜索链接在一起。

        2012财年,新东方的线上年收入约2亿元,占集团的营收比不足5%。

        不过这种布局现在或许也会出现艰难的局面,中概股上市企业学而思(NYSE:XRS)2013年7月披露,2013财年学而思新业务(主要是在线业务)亏损额650万美元,预计2014财年亏损将达到700万至800万美元,在线业务占营收总额3%。

        一个在杭州从事少儿英语培训的企业创始人告诉澎湃记者,教育培训机构要走向线上并不轻松,平衡线上线下业务有些难度,两者会出现冲突。如果企业把课程都放到线上,线下业务就会受到冲击,场地成本、多余的教师将如何解决?

        在学而思和沪江网之间,曾流传有一个段子,去年12月的“互联网教育创业者大会” 上,学而思创始人曹允东说,他一直关注着沪江网,在2011年他离职学而思前,一直想把这个网站买下来。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