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北大教授叶朗发言全文:北大办成哈佛第二“不是最理想的”

叶朗
2014-06-04 14:19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人物 >
字号

编者按:

        在五四运动95周年之际,习近平到北京大学考察。他在讲话中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

         随后,一则题为“北大教授回应习近平:北大若办成哈佛第二很危险”的消息出现在网络上,并迅速引发关注。文中称,北大哲学社会科学系教授叶朗在回应习近平的北大讲话时称:哈佛办得好,但那是为美国人而办的,北大是为中国人而办的,我们不能在办学上处处照抄美国名校。我想,北大如果办成哈佛第二,一定不是好事,而是很危险的。

         叶朗接受澎湃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则消息并非自己的原话。该文为叶朗提整理完成的内部会议上的发言,原题为《北京大学要扎根中国大地,要宏扬和传播中国文化,要引导学生有一种高远的精神追求》。

        

         听了习近平总书记五四在北大的讲话,我深受启发。下面结合我自己的专业和工作,谈两点体会。

         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是中华民族的基因,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从中吸取营养。习总书记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是文化的自信,强调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作用,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基。习总书记这些思想,体现了宏大的历史眼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

         这些思想,习总书记从2013年8月以来讲了多次,这次在北大再一次做了详细的论述,我觉得除了对全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之外,对我们北大还是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这种特别的意义就在于,习总书记的讲话提醒全体北大师生,要以历史的眼光,进一步认清北大这所大学的历史使命。

         北大的历史使命,可能是多方面的,我想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在21世纪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和宏扬中华优秀文化,并把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到全世界,使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有一种更真实、更全面、有深度的认识。如果说,北京大学在20世纪的一个重要历史贡献是把西方的优秀文化(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引到中国,那么,北京大学在21世纪的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应该是把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在这方面,北大学者过去做了很多工作,今后还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我本人的专业是哲学、美学和艺术学,这几十年来也一直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和朱良志教授主编了一套《中国历代美学文库》,10卷19册,1000多万字,前后花了12年时间,由高教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中国美学、中国艺术理论的巨型思想库、资料库这,这属于基础性的工作。2008年我和朱良志教授合作写了一本《中国文化读本》,这是在多位中央领导同志关心、指导下写成的,到目前为止已出版了中文的简体字、繁体字两个本子,以及英、法、德、俄、西班牙、阿拉伯、日、韩等8个外文译本。近6年来,我和朱良志教授主持和组织编写了一部8卷本的《中国美学通史》,已于今年1月出版。还主持和组织了一部7卷本的《中国艺术批评通史》,预计今年7月可以出版。中国古代艺术理论遗产(乐论、书论、画论、园林理论……)极其丰富,但一直没有一部《中国艺术批评史》。这两部通史的意义,不仅是出了学术成果,而且也培养了学术队伍,可以看到一批年轻的很有发展前途的学者正在成长。

         这是说北大的历史责任,谈到我个人参与的一部分工作,当然只是一个很小的侧面,但也可以多少折射出北大学者在宏扬和传播中国文化方面做的努力。

         二、

         习总书记说,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等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这段话非常重要。这是说我们办大学、办北大的立足点的问题。哈佛、斯坦福确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但我们的立足点是中国的大地。中国有中国的国情,中国有中国的文化,所以不能一切都照抄照搬哈佛、斯坦福。如果有一天北大办成哈佛第二,我想那可能并不是最理想的。大学当然都是追求真理,但是办大学教育还是要考虑国情。办哈佛要考虑美国的国情,办北大要考虑中国的国情,中国与美国的国情不同,中国有十三亿人口,资源比较缺乏,很多地区还属于贫困地区,这种国情就会对大学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学习哈佛、斯坦福,不学习牛津、剑桥。在历史上,中国人对于学习异质文化从来有很高的热情,今天依然如此。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唐代,玄奘大师、义净大师先后到印度取经,回来都在国家支持下办了大规模的译场翻译佛经。义净主持的译场前后16年,参译者共83人,其中有13位外国人,还有32位官员,官员中有11位宰相(宰相级的官员)。如此大规模和高规格的翻译队伍,在世界范围内也属罕见。仅此一端,即可充分显示中华文明吸收、包容外来文化的广阔胸襟。再一个是当代,20世纪八十年代,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的中译本出版,第一次就印了两万册。这么一本及其深奥难读的哲学著作,一下子就印两万册,这也是世界上哪个国家都没有的。这些例子都说明中国人学习异质文化的高度热情。但是学习异质文化不能照抄照搬,不能代替自己的创造。这一点宗白华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从德国写给国内一位朋友的信中就说的很清楚。他说,他到了欧洲,更加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独特的价值。他说,“我以为中国将来的文化决不是把欧美文化搬了来就成功。中国旧文化中实在有伟大优美的,万不可消灭。”“我实在极尊崇西洋的学术艺术,不过不复敢藐视中国的文化罢了。并且主张中国以后的文化发展,还是极力发挥中国民族文化的‘个性’,不专门模仿,模仿的东西是没有创造的结果的。”宗先生在90多年前说的这些话,在今天看来仍然非常准确。

         从办大学来说,我们也有自己的传统,自己的特色。那么北大的传统和特色是什么呢?当然可以列出很多条,但我认为其中有重要的一条,就是北大自“五四”以来,一直引导学生有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同时也引导整个社会有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习总书记的讲话中一直强调精神世界、精神追求。核心价值观就是精神世界、精神追求。习总书记引用鲁迅的话,“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向上的道路走”,就是精神世界、精神追求。一所大学,特别是北大这样的大学,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就是要引导学生,同时也引导整个社会,有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从哲学上着,正是这种精神生活给我们的人生注入了一种严肃性和神圣性。我们要看到、要重视北大的这个传统。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更高的精神追求。我们还要通过我们培养的学生,以及我们的学术、科学、文化、艺术成果影响整个社会,引导整个社会有一种个更高的精神追求。这两年我在燕南园51号院不定期地举办“美学散步文化沙龙”,就是想进一步在北大营造一种更浓厚的文化氛围、艺术氛围,这种文化氛围、艺术氛围的特色是钱学森、季羡林先生一再提倡的科学与艺术、人文的交融,而它的灵魂就是一种更高的精神追求。今年春节前我们举办了一次博物学沙龙,“观天地生意,赏博物之美”,请了三位学者讲演:生命科学院吕植教授讲他们从事野生大熊猫和雪豹的保护,影像生物多样性调查所的徐健所长讲他们用摄影、摄象艺术从事生物多样性的调查,还有哲学系刘华杰教授讲俄裔美国文学家纳博科夫在蝴蝶分类方面的贡献。参加沙龙的朋友们都感到,在这些讲演后面,都闪耀着一种精神的光芒,一种对高尚的精神境界的追求。他们都说,在别的地方,见不到这样的美学沙龙,也没有这样的文化氛围,在这里他们感受到一种人生的神圣性。这也许是北大的一种特色,一种传统,就是对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的追求,对人生意义的神圣性的追求。我想,这也许也可以归入习总书记说的我们会有“第一个北大”的范畴之内。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