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如何在非洲赢得人心

外交学人特约撰稿人 赵明昊
2014-05-08 16:21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5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考察亚的斯亚贝巴轻轨项目

        走在非洲国家你常会看到由中国援建的医院,医院的建筑美观、设备齐全,但你会发现在医院为当地民众看病的医生常常是来自欧洲某国的志愿者,或是曾经留学欧美西方国家的本地医生。这样的场景最好地体现了中国发展与非洲关系的一大挑战:如何更深切地回应非洲民众的需求,如何在非洲持续不断地争取民心。

        李克强总理在非盟总部发表的演讲中提出中非合作的“461”框架,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主席2013年访问非洲时提出的中非关系“真实亲诚”原则的内涵。李克强强调指出,“非洲堪称‘三个一极’。非洲是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一极,非洲是全球经济增长新的一极,非洲是人类文明的多彩一极。”这既是对非洲当今国际地位的高度概括,也彰显了中国未来发展对非关系的战略考量和施策方向。

        然而,再好的战略和政策总要“落地”,常常需要面对“战略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问题。如今,中国在非洲的巨量经济存在,以及100多万中国人在非洲的所作所为,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的确,有少数中国企业只想获取非洲自然资源和原材料而不注重环境保护,不尊重当地劳工的权利,甚至根本不愿雇佣当地工人。来自中国的个体商贩在很多非洲国家从事经营活动,而部分中国商品的质量受到非洲消费者的抱怨。中国援建了不少大型体育场和其他大型建筑,但普通非洲民众仍在为用电、用水和粮食等日常生活的小问题所困扰。去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报告称,“中国的投资到哪里,非法象牙贸易就扩张到哪里”,这不仅影响非洲的旅游业,也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物种多样性。

        上述现象,导致中国的非洲政策受到质疑,部分华人群体在非洲国家的形象不佳,甚至尼日利亚中央银行行长拉米多·萨努西2013年在英国《金融时报》公开撰文批评中国搞“新殖民主义”,而这位行长曾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

        虽然给中国对非政策贴上“新殖民主义”标签无论如何都是不公正的,但中国政府必须直面挑战,中国领导人正试图努力引导和塑造远比过去复杂的中非关系。此次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新合作倡议如能顺利实施,将会有力补足中国对非政策的短板,而其中三点新的政策导向值得特别关注。

        首先,中国将更加主动地了解和回应非洲普通民众的需求,没有“草根非洲”的支持,中非关系就不会有持久动力。中国承诺将大力支持非洲的减贫,通过“农业优质高产示范工程”等项目提升非洲国家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对非援助将更多向饮用水、传染病防治等民生领域倾斜。为了回应非洲民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在肯尼亚建设“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就生物多样性保护、荒漠化防治等寻求共同应对路径。李克强还强调,要与非洲分享包括高铁建设在内的先进产业技术,帮助生活在这片大陆上的普通人拥抱更好的生活。

        其次,中国将更多参与非洲安全事务,一直以来中国在这方面要么是犹豫不决,要么是刻意低调。非洲国家之所以期待中国更多在安全领域发挥作用,一是因为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对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有更深的理解,而且愿意在安全合作中充分尊重非洲国家的主权;二是中国在非洲的巨大经济利益,将使中国帮助非洲提升安全能力的工作具有持续性。实际上,中国是联合国在非洲维和行动的最重要贡献者之一,近年也开始更积极地帮助调解非洲大陆上的安全冲突,比如力阻南北苏丹兵戎相见。稳定才能带来繁荣,但持久的和平不能靠外部力量的强加,中国会支持非盟建立非洲常备军和快速反应部队,支持非洲集体安全机制建设,只有非洲人自己才是非洲持久和平的最终决定者。

        第三,中国将更积极、更自信地与第三方加强在非洲问题上的合作,而这种合作将始终以尊重非洲人的意愿和尊严为前提。为了避免导致西方援助国和非洲受援助国家之间经常出现的主从(patron-client)矛盾,中国的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但常被国际舆论认为是有损非洲民主政治建设的问责与透明度。实际上,中国也开始重视解决这一问题,比如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建立中非企业理事会,加大中国在非企业的合规建设。未来,中国可深化与欧美国家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的交流,共同探讨更贴合非洲实际、更有效的国际发展援助规范,将中国的经验应用于国际规范的完善,这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国际责任。如丹麦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卢克·佩蒂所言,欧洲国家正开始效仿中国的做法,更注重与非洲的经贸往来;中国也开始向西方取经,学习如何提高其对非援助的影响和可持续性。

        的确,中国争取非洲民心的努力可以发挥积极的“外溢”效应,无论是传统大国,还是新兴大国,似乎都在这方面与中国展开竞争,而这种竞争无疑对非洲是有利的。2013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访非期间提出“电力非洲”和“贸易非洲”倡议。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有超过2/3的各国民众缺乏电力供应,而在农村地区,这一比例高达85%。美国国际开发署和美国国务院对非洲国家提供的双边发展援助已从2002年19.4亿美元上升至2012年的70.8亿美元。

        2014年4月初,第四届欧盟-非洲峰会在布鲁塞尔召开。非盟委员会主席恩科萨扎纳·祖马以一种更加自信地向欧洲领导人表示,非洲不想要基础设施补贴,非洲更需要投资,非盟希望和欧盟更加平等地并肩工作。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称,现在是时候将欧非关系从以往的发展合作关系提升到平等的贸易、投资伙伴关系了。

        近日,正在喀麦隆参加第五届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的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表示,将在2017年前向非洲国家提供320亿美元的援助,再向非洲开发银行提供3亿美元贷款,专门用于支持非洲私营的发展。2014年年初,安倍首相访问莫桑比克时提出“天然气和煤炭发展倡议”,计划在今后五年为该国培养300名矿山开发、冶炼加工以及环保方面的专业人才。

        虽然非洲国家总体上仍很贫困,但近年经济发展保持较高增速,2013年为5%,预计2015年将达到5.5%。2000年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将非洲称为“毫无希望的大陆”,到了2011年,该杂志则把非洲描述为“正在崛起的大陆”。中国对非战略需要升级版,但更重要的是,在中观和微观的层面对政策和实践进行修正。加大对非洲人文发展的投资,更多了解和维护非洲的文化和生态文明,更尊重普通非洲人的尊严和自信,这是中国在非洲赢得人心的关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