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党报评论君”来了,人民日报评论部官方微信开“聊政事儿”

澎湃记者 王欢
2014-06-05 18:59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以小见大,人民日报正尝试打通体制内和民间“两个舆论场”,“聊正事儿”是一方试验田。

        党报评论君成了人民日报评论员队伍里最特别的一员。

        他在人民日报评论官方微信发声,却常用通俗的语言调侃,似乎觉得严肃的评论方式不够“带劲”。

        “决赛啊,党报评论君也想去!!!”,“呵呵,有问题的干部们,未来如何?你懂的”。

        党报评论君的走红离不开人民日报评论官微的一个栏目,他是这个栏目的撰稿者。

        5月6日起,人民日报评论官微开了一个叫“聊正事儿”的头条栏目,聚焦领导人活动,语言文风迥异其他评论或见报评论。

        “聊政事儿”是人民日报评论的微信专栏。

        官微这么介绍它的栏目:你所熟悉的“今日谈”“人民论坛”“人民时评”等报刊栏目不会缺席,“高层”“聊政事儿”等微信专栏也会经常露脸。

        至今为止,“聊政事儿”已推出了7篇文章。

        习近平五四访问北大,习近平兰考行,王岐山谈反腐,土方赠与“汗血宝马”,习近平会见葡萄牙总理。

        这些大事,党报评论君都未缺席。

        但他评论大事的切入口却都很小,习邀国际象棋冠军给外交官“上课”,习与焦裕禄的“精神共鸣”,三个“兰考之问”,王岐山“再出招”,“国宝外交家”,甚至是习近平的“帽子戏法”。

        在5月19日的文章《习近平的“帽子戏法”》中,党报评论君从足球谈起,讲到国家领导人的兴趣爱好

        文中首段谈习近平会见葡萄牙总统卡瓦科-席尔瓦时,首先谈的是足球。

        文中写道,据葡萄牙媒体《球报》报道,葡萄牙总统席尔瓦说,“习主席祝我们在世界杯上好运,他说我们的国家队队长C罗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此次对话发生在习近平和席尔瓦的会面当中。

        党报评论君提到,“谈起足球,巴西总统罗塞夫也兴致勃勃,近日已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够前往巴西观看7月13日的世界杯决赛。”

        他还介绍了不少关于习近平的小故事。

        文章写道,至于习近平总书记,幼时住在什刹海边上,游泳四五岁便已学会,爬山、排球、篮球、网球、武术皆是爱好之内。尤为瞩目的,是足球。那张摆上书架的踢球照片,相信大家应该都还有印象。从中学时代代表校队打比赛,到青年时期目睹国足惨败而愤然退场,再到主政地方仍不忘关心足坛扫黑反腐,足球成为习近平最为热忱的体育爱好。

        但是,小处总能见大。

        这篇文章最终落脚到习近平的“足球梦”,“外交梦”和“复兴梦”。

        而在《王岐山“再出招”》一文中,党报评论君概括了三点讯号。

        一、今年要把主体责任给中央国家机关、省区市和中央企业、国有金融机构党委扛上。中央国家机关、中央企业和国有金融机构负责人不能忘记自己的党内职务和责任。决不能只重业务不抓党风、只看发展指标不抓惩治腐败。对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不力的要严肃问责。

        二、落实主体责任不是简单表态、不能务虚,必须务实,要抓作风建设、抓严明纪律、抓惩治腐败。要领班子、带队伍,坚持抓早抓小,决不能出现“灯下黑”。

        三、派驻纪检机构要负起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纪检组长、纪委书记不再分管所在部门、企业的其他工作。对反映干部的问题线索要认真清理、分类处置,处理好“树木”与“森林”的关系,重点查处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党员干部,形成有力震慑。

        党报评论君评论道,“瞧瞧,王岐山的意思很明确,党委落实主体责任不力要问责了,绝不能出现‘灯下黑’;纪检要重点查处‘定语那么长’的党员干部,即‘带病提拔’的干部”。

        党报评论君也会放下身段,从同行的文章中找找灵感。

        他的每篇文章都会注明资料来源出处,其中不乏门户网站和地方媒体,如兰州晨报、新浪体育等。

        评论中,党报评论君也会做些盘点的工作,如在王岐山“再出招”的两篇文章中,他盘点了纪检系统的落马官员和曾 “带病提拔”的十八大以来落马高官。

        人民日报官微的转变是它全媒体探索的一步。

        人民日报2012年7月22日凌晨正式运行,“运行几天后,人民日报内部有一个八个字的总结,就是‘早产四天,活得很好’。”内部人士透露。

        在短短一周时间里,人民日报微博以180余条的微博,收获了15万多粉丝以及网友们持续的热议,语言风格清新与贴近民生成为众多议论中频频提及的词汇。

        人民日报评论官微一直在探索传播的方式。

        对于几个报刊已有栏目,官微转载时会在关键词句处用红色标出。而图说评论栏目会用图解的形式解读重要评论,如《一张图读完‘任仲平’》。

        “聊政事儿”的推出,则让党报微信有了原创的发声特色。

        早在2008年,时任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表示,在组建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时,人民日报就提出打通体制内和民间“两个舆论场”,而打通这两个舆论场,传播观念的变革和创新,处于首位。

        现在,人民日报正尝试一步步走向这个方向。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