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陕西一“野鸡大学”涉嫌非法集资近十亿,陈光标任名誉校长

澎湃见习记者 王健
2014-06-04 23:27
来源:澎湃新闻
一号专案 >
字号

        

“华西大学”号称中国民办十大品牌学校。

以“扶贫”为口号的合作办学协议书。

偌大的校园空空荡荡,学生稀少的可怜。

        一所位于秦岭北麓的民办学校,在过去十余年间,以助学为名、以高息为诱惑,在西安及周边地区向公众大肆集资。而“首善”陈光标,则在去年年初的一个论坛上,受聘成为该校名誉校长,并当场向该校捐赠一百万元。

        上述名为西安华西专修大学(以下简称“华西大学”)的民办学校,在与“助学户”经过多年“甜蜜合作”后,最终和多数非法集资当事方一样,难逃资金链断裂、深陷债务泥淖的恶果,而众多“助学户”则踏上了艰难而漫长的维权讨债之路,这些“助学户”大多为退休员工或城中村老人。

        澎湃记者从西安警方人士处获悉,一个多月前,西安市警方以涉嫌非法集资罪为由,对“华西大学”校长王明亮立案侦查,王明亮目前被监视居住。对于涉案金额及涉及人数,该人士称“多得很,现在还查不清”。

        另有知情人士估算,“华西大学”集资规模近十亿元。助学户们自发成立的一个联合维权组去年6月对集资信息进行过统计,短短4天时间,便登记助学协议书694份,累计资金(本金)达6785万元。日前,该维权组一负责人告诉澎湃记者,目前已登记约5000人,协议书9600余份。但他并未透露资金数目。

        而西安市教育局则在其网站回复“助学户”称,西安华西专修大学涉嫌非法集资一事,对社会安全稳定造成较大隐患。目前,市相关部门已经就此事展开调查。侦办组开始封存相关账目,对资产流向进行梳理。

        此外,澎湃记者调查得知,除了为数众多的“助学户”,被卷入此事的还有多个工程承建商。他们在号称投资五亿元的西安“华西大学”杨凌校区建设过程中,各自缴纳了几十万至数百万不等的质保金,并完成部分工程后,却陷入工程款、质保金讨要不回的窘境。目前,该校区已停工一年多。

        事实上,据包括西安某民办高校负责人在内的多名知情人士介绍,陕西民办院校非法集资问题由来已久。“特别是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几乎90%都存在集资现象。”上述民办高校负责人称:“民办教育搞了这么多年,基本都是靠自筹资金办学。办学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王明亮经常给人说他坐过6次‘监狱’(因集资先后被多次处理)。”

        陕西民办教育曾在院校数量、在校学生数量、投资规模等五项指标上创下全国第一,也因此获得“民办教育硅谷”之称。但如今,“硅谷”却称了非法集资重灾区。而针对这一情况,陕西省教育厅曾在2011年和2013年两次发文,在全省范围内排查民办学校涉嫌非法集资情况,并对相关学校进行了行政处罚。

        其中,陕教民办〔2013〕4号文件中称,“目前仍有一些民办学校无视国家的法律法规,继续面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有些学校隐瞒不报集资情况,或少报漏报集资数额;有些学校的举办者、负责人涉嫌转移、挪用集资款。”

        但是,对于这两次排查结果、查处情况,陕西省教育厅并未向社会公布。日前,澎湃记者曾就陕西民办教育发展状况、民办院校非法集资等问题,向陕西省教育厅发去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并未收到回复。

陈光标任名誉校长的“野鸡大学”

        从西安驱车出发,经沪陕高速、陕西107省道,一个多小时之后,便可来到位于秦岭北麓的蓝田县篮关镇,此处即韩愈笔下“雪拥蓝关马不前”之蓝关。

        这片远离闹市的僻静之处,现已被卷入一场集资风波。肇事者便是坐落在半山坡的“华西大学”,准确的说,该校名称应为“西安华西专修大学”,按照西安市教育局官网介绍,该校是一所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

        西安一民办高校负责人郑毅向澎湃记者解释称,所谓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说白了就是个培训学校,是没有颁发学历文凭的资格的教育机构。而对于这一点,澎湃记者采访的多位“华西大学”学生也心知肚明,不过他们是在入校之后才知道的,“我们都是被骗来的,说是上大学呢,来了发现就是个培训班,组织我们参加自考什么的。”

        澎湃记者了解到,不少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在招生时,通常都以XX大学、XX学院名义出现,故意混淆概念,具有很强的欺骗性。郑毅介绍,“按规定,得把教育主管机构批准的名称写全,不能省去‘专修’‘培训’字样,但实际很少有学校执行。”

        而在学生毕业时,此类学校无法向学生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便使用其他合作学校的毕业证。在“华西大学”向阳校区,澎湃记者见到了去年毕业的学生刘洁,她当时领到的是“陕西高等教育系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证。

        “高中毕业来上大学,最后拿到的是中专毕业证。”由于无法向家人交代,因此刘洁专门回学校来取“华西大学”毕业证。而为了这张“在教育部网站查不到”的毕业证,刘洁还支付了450元工本费和建档费。

        据“华西大学”官网显示,该校由西安向阳人文校区、陕西红河生态校区、陕西杨凌现代学府和江苏昆山实习实训基地四个校区组成,占地面积3000多亩,建筑面积达80万平方米。

        澎湃记者实地走访了正在使用的蓝田县向阳校区和眉县红河校区,据多位学生介绍,目前全校学生可能已不足一千人。向阳校区三名2011年入学的学生称,当时入学的时候,光向阳校区就有好几千学生。“现在人都快走光了,有的专业人太少,就把几个专业合在一起上课。”

        就上述情况,澎湃记者曾向向阳校区几位老师求证,他们给出了矛盾的答案,有人说还有四千学生,有人则称学生人数为一千左右。但澎湃记者在这两个校区采访时的直观感受是,偌大的校园空空荡荡,学生稀少的可怜。向阳校区一位学生说:“去年学生还不少,但是那些要账的老头老太太们经常来闹事,搅得课都上不成,学生就觉得这学校不靠谱,好多人退学了。”

        “来闹事的老头老太太们”,是“华西大学”的助学客户,一纸动辄几十万元的合作助学协议书,将他们和这所“野鸡大学”的命运捆绑在一起。同样“尴尬”的是,“首善”陈光标在去年年初的一个论坛上,受聘成为该校名誉校长,并当场向该校捐赠一百万元。

涉嫌非法集资数近十亿

        2013年6月9日,是西安某企业退休职工徐明和“华西大学”结算助学金利息的日子,他和这所以“扶贫”为口号的民办学校已合作六年。

        早在2007年,徐明经同单位的老友介绍,与华西大学签订了一份合作助学协议书,由徐明提供20万元现金,供学校用于校区建设、优化教学设施等事项。合作期限为一年,作为回报,在协议到期后,学校将向徐明支付本金的12%作为助学奖励,同时返还本金。

        第一年合作到期后,华西大学如约向徐明支付了2.4万元利息。徐明一看这事靠谱,利息也比银行高许多,便又选择了继续合作。而同小区另外几名老人,也纷纷将钱投向华西大学。

        一晃6年过去了,往年每到这个时间,校方客户代表总会提前一个礼拜打电话问徐明,取利息还是继续存?取的话,是取现还是打到银行卡上?但2013年6月,没有等到客户代表电话的徐明,主动给对方打电话询问,客户代表告诉他,学校资金有些紧张 ,再等一等。结果一直等到现在,而客户代表也早已失联。

        据了解,徐明所在的这个小区,目前已知的“华西大学助学户”有七八位,投资本金总计近一千万元。其中一位老人从2008年开始,与“华西大学”合作,除自己投资40多万外,他还代表6家亲友参与“助学投资”,本金合计上百万元。该老人称:“我连利息都没取过,甚至协议到期时,他还继续投钱将利息补整。”

        后来这些“助学户”发现,从2012年上半年起,华西大学就不再按照协议归还本金支付利息。由于信息相对闭塞,他们也并不知道已经有众多的“助学户”,自发成立了多个联合维权组来讨债。

        其中一个人数较多、并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讨债方案的维权组还不定期地在网上发布维权公告,通报维权进展。其中一份公告称,截止到2013年6月7日,短短4天时间里,前往向阳校区联合维权组登记的客户,带来登记的合作协议书达到694份,累计助学资金(本金)达到6785万元。

        日前,澎湃记者联系到该维权组主要负责人刘亮,并就上述公告内容进行核实。刘亮称,截止目前,统计到的助学客户为5000人左右,合作协议书9600余份。不过,刘亮并未透露助学资金数额,他只是表示:“我们了解到,华西大学从2002年左右就开始向社会集资。”

        但有“助学户”估算,“华西大学”累计集资金额可能有近十亿元。而澎湃记者从西安警方人士处获悉,一个多月前,西安市警方以涉嫌非法集资罪为由,对“华西大学”校长王明亮立案侦查,王明亮目前被监视居住。对于涉案金额及涉及人数,该人士只是称“多得很,现在还查不清”。

        而西安市教育局则在其网站回复“助学户”称,西安华西专修大学涉嫌非法集资一事,对社会安全稳定造成较大隐患。目前,市相关部门已经就此事展开调查。侦办组开始封存相关账目,对资产流向进行梳理。

 “助学户”将学校土地证锁进银行

        早在2012年,当“华西大学”未能如约向协议到期的客户归还本金支付利息后,助学户们便陆续开始进行维权。一开始, 这些“助学户”只是三两结伴地前往学校打探消息,有时甚至连校方负责人都见不到。

        在此过程中,原本陌生的“助学户”们相互结识,开始组团维权。由刘亮担任组长的联合维权组成立于2013年6月1日,经过谈判和交涉,该组将工作地点设在“华西大学”向阳校区原外联办,开始维权工作。

        据该维权组公告称,该组于2013年7月10日和8月3日,先后两次与“华西大学”校长王明亮签订资产证书锁定协议,将“华西大学”红河校区五本国有土地使用证及两本房产证锁存于西安某银行保险箱。不过,公告并未透露上述证件所涉及的土地及房产面积。

        刘亮告诉澎湃记者,虽然还有一本国有土地使用证和两本房产证没有拿到锁存,但维权组在2013年9月8日和“华西大学”签订了红河校区资产处分的《授权委托书》,王明亮将红河校区全部资产处分权授予该维权组,处分方式不限,变现资金优先用于支付助学户助学金和维权成本。如红河校区资产变现资金不足以清偿所欠助学户助学金,委托方“华西大学”有义务提供新的标的物再进行授权。

        据澎湃记者了解,“华西大学”目前正在使用的是蓝田向阳校区和眉县红河校区,向阳校区土地租借自当地一家公司,自建的只有部分校舍、道路等,眉县红河校区产权为其所有。

        而“华西大学”官网发布的眉县红河校区资产评估报告显示,该校区共有国有土地使用证6本(合计1015.81亩)、房屋产权证4本(1256737.59平方米)。评估公司2012年11月20日对该校区所属资产的评估参考价为10.18亿元。

        不过,刘亮表示,维权客户们也没有能力处分变现这些资产,锁存国有土地证等的目的只是为了防止该校区资产流失,不能任校方随意处置。

合作方抽资或致资金链断裂

        澎湃记者调查得知,除了为数众多的“助学户”,卷入此一风波的还有多个工程承建商。他们在号称投资五亿元的西安“华西大学”杨凌校区建设过程中,各自缴纳了几十万至数百万不等的质保金,并在完成部分工程后,陷入工程款、质保金讨要不回的窘境。目前,该校区已停工一年多。

        据媒体报道,2009年3月6日,“华西大学”与杨凌示范区管委会签订协议,正式进驻杨凌科教园区。该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占地530亩左右,计划总投资5亿元,即日起动工,建设期两年。二期计划建设用地500亩左右,总投资4亿元人民币,2014年全部建成。

        但该协议签署后,并未能“即日起动工”,据“华西大学”官网文章显示,直到一年半后的2010年10月1日,杨凌校区才正式开工建设,这篇由“校宣传部”发布的文章称,“杨凌校区的开工建设,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也是华西腾飞的又一新起点。”

        如今看来,该校区确实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并未成为华西腾飞的新起点,相反,这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5月13日,澎湃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杨凌水场路1号的“华西大学”杨凌校区,与地处秦岭北坡上的向阳、红河校区不同,杨凌校区地处城市之中,虽僻静但也有公交通行。“华西大学”留守在此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该项目在去年就已彻底停工。

        目前,该校区已有14栋楼主体基本完工,其中包括8栋学生宿舍,2栋教学楼和4栋教工宿舍楼。由于停工时间较长,校园内大片空地上已是荒草及膝,甚至还有野兔出没。上述工作人员表示,从去年至今,一直陆续有从西安等地来的老人(助学户)到此查看工程进展。

        此外,长期在此留守工地的还有一项目部经理唐明。据他介绍,他所在的建筑公司承建了该校区部分基础设施工程,在施工便向华西大学缴纳了五百万元工程质保金,“当时合同中约定,开工后,按照进度每月支付50%的工程款,但我们一直干了将近2000万的工程量,才拿到60万工程款。”

        在工地留守一年多,唐明知悉了许多该项目内幕。据他介绍,该项目由“华西大学”和海南中航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华西占股45%,海南中航占股55%,2012年,海南中航的人带着7000多万跑了,这些钱除了部分项目部交的质保金,可能还有华西大学一部分资金。”

        据唐明等人介绍,海南中航可能是个皮包公司,而澎湃记者在住建部网站上,也未能查到该公司资质等相关信息。就在澎湃记者采访期间,不时有几辆小轿车进出工地,前述校方留守人员笑称:“这地方现在来的不是骗子就是被骗的,都想利用这项目弄点钱。”

        海南中航“消失”后,2013年5月29日,中航建工集团有限公司与“华西大学”签订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接手承建该项目。澎湃记者获取的这份合同显示,该工程合同总价3.46亿元,施工内容包括土建、装修、水、暖、道路等。

        不过,这份合同上并未写明开工日期,只称以开工报告为准,合同工程总日历天数为360天。此外,该合同约定,乙方(中航建工)在签订合同时,须向甲方(华西大学)指定账户汇入500万元合同履约保证金。这份合同承包人(乙方)除盖有中航建工合同专用章外,还有一个签名——闫朝芬。据澎湃记者了解,闫朝芬为中航建工西安分公司负责人。

        和海南中航一样,住建部网站上亦无中航建工任何信息。而该公司官网资质荣誉一栏,则只有“正在整理”四个字。不过可以确定的信息是,闫朝芬拿着上述合同,在2013年9月11日,与四川一工程商签订了一份1092万元的校园亮化施工合同,合同约定开工时间为当年9月30日。

        据该四川工程商介绍,他在向闫朝芬等人支付四十余万元的质保金后,至今未能开工,而闫朝芬也不知所踪,“我打电话问,她说她在青岛。”唐明嘲笑道:“呵呵,谁打电话她都说她在山东,就是见不到人。”

        针对“华西大学”所涉及的种种问题,澎湃记者曾致电王明亮的弟弟、“华西大学”向阳校区主任王明星,但对方并未接听电话。而截止发稿,陕西省教育厅亦未对澎湃记者发去的采访内容做出回应。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部分受访者系化名。)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