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网络剧评仍需专业主义

澎湃记者 潘妤
2014-05-20 09:17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南京大学的《蒋公的面子》在研讨会上成为被多次提及的案例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剧评成为了令人瞩目的新现象,而一些在网络上涌现的匿名剧评人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个“人人都有话语权”的时代,上海戏剧学院联合中国话剧理论与历史研究会、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共同举办了“E时代的戏剧批评”学术研讨会。上周末,研讨会持续了整整两天,来自全国各地的60多位专家学者和戏剧从业者参与了这一研讨活动,这也是戏剧界第一次专门就戏剧批评召开学术研讨会。而在这场讨论过后,中国文联和中国剧协还将在今年首度在沪开办戏剧评论高级进修班。

        在这个研讨会上,共有34位专家在研讨会上发言,而一些争论和互动也在会上进行,现场的气氛颇为热烈。对于当下剧评现状的反思成为了最重要的内容,与会专家也对“吐槽点赞”式的剧评提出了担忧。与此同时,很多人也对如何重建戏剧评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专业批评缺失是不争的事实

        在两天的研讨会上,几乎所有的发言者都提到了对当下戏剧批评现状的不满和反思,大家形成的共识是,当下专业批评的缺失,或者是软弱以及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和上世纪八十年代比较活跃的戏剧批评争论局面相比的话,当下的专业批评确实衰退明显。

        文艺评论家毛时安甚至极其坦诚地自我批判:“我恰恰是董健先生在发言中批评的那种平庸的折中主义者。”他说,反观这30年,戏剧批评、艺术批评、文学批评,整体来说锐意进取的精神逐渐衰退,甚至可以说批评有一种堕落的倾向。他把自己作为一个文艺批评堕落的个案分析说,文艺批评目前受到人情、经济和利益三方面因素制约。作为一个文艺批评者,应该好好反省的是,如何从各种关系中挣脱出来。他最后表示:“文艺批评,时代可以变化,但是戏剧批评的本质是不能变化的。戏剧批评的本质就是要坚持有自己的理论、学理的支撑,要有自己独立的文化立场,确确实实要有精神的高度。”

        在关注专业批评衰退的同时,与会者也认识到,由于E时代的到来,被专家和媒体垄断的评论空间有了新的缝隙,出现了押沙龙在1966和北小京等这些引人关注的匿名剧评人。然而,在专家们看来,大量的网络评论依然是碎片化、情绪化的,一些专家对这种现象表示了担忧。南京大学的《蒋公的面子》去年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被但大部分评论都是吐槽或点赞式的,这部作品在研讨会上成为被多次提及的案例。

        筹划了这次研讨会的上戏教授丁罗男总结说,戏剧批评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自媒体需要专业从业者参加,不能不去占领这个场地。年轻人就可以多写,一开始生疏,写得不好是很有可能的,但是没有关系,慢慢就锻炼出来了。”

目前票房批评为主流

        研讨会上请来了很多在学界受人敬仰的专家,他们都对如何重建当下的文艺批评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中国艺术研究所教授田本相认为,当下中国戏剧的一大弱点就是学院派戏剧批评弱化,“在经历了1980年代这样戏剧大讨论、中国话剧历史上最好的戏剧批评时代之后,到了1990年代,戏剧批评就失语了。到了新世纪,票房批评占了相当大一部分,带有我们这个时代特点。”.

        田本相提出,学院派批评根本来说,意味的是一种精神——独立与自由,能够讲学理,具有文化超越的远见和胆识的批评精神。譬如,超越功利、超越时尚、超越媒体,甚至也可以超越政治,超越不是脱离,不是本着学术良知、艺术良知的戏剧批评,很难做到真诚的批评。他同时表示,学院派岌岌可危,就在于坚持的是学术性原则,坚持探索真理精神,坚持美学和历史的统一,坚持思想和艺术的统一。

        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董健表达了和田本相非常一致的观点,他认为,要推动健康的戏剧批评,首先要从历史、文学入手,追求历史真实,追求文学精神高度。戏剧批评力量以及戏剧批评的作用,与批评家的精神高度密切有关。

        会上,田本相也表达了希望能够建立中国批评学的理想,并打算做一个现代戏剧理论批评书系。他希望这场研讨能够大幅促进中国戏剧批评。

呼唤跨界的文艺批评

        在这场研讨会上,很多戏剧界的创作者也参与了讨论。剧作家赵耀民表示,好的戏剧批评对创作者来说知音难求,如果能提供思想启迪,会有一种的精神满足。他同时也期待有理论营养和艺术感觉的批评。但他并不十分认同批评者匿名,因为“匿名的最大缺点就是很多人不愿和你交流,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看热闹的心态,这样的评论,我就怀疑他能坚持多久。”

        同样是剧作家的罗怀臻回忆起自己曾经经历过一部剧作被三位批评家评论,“我认为他们在批评我的同时,也通过我的作品建立了他们的理论。”

        罗怀臻说,“我个人对戏剧批评家曾经是很尊崇的,跟随着他们的思想,受他们戏剧理论的影响进行我个人的创作,这里面有很多美好的记忆。但是我后来也经历了对戏剧批评的失望,我怀念的就是1980年代和1990年代上半期,我怀疑和失望的是商品经济来了之后,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举国的评奖机制形成之后,我以为严格意义上的戏剧批评基本上就被评奖和新闻报道代替了。”

        他同时表示,“戏剧批评本身是独立存在的,如果说戏剧批评衰弱了,与此同时戏剧创作也一定是衰弱的,不会是一个戏剧繁盛时代戏剧批评反而衰弱。所以今天我个人的体会不是戏剧批评的衰弱,是戏剧创作和戏剧批评同时的衰弱。”

        作家王安忆也赶来参加这场戏剧界的讨论,她的看法和罗怀臻颇为相似,在她看来,“没有剧目何谈剧评,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创作和演出都不是非常活跃和专业。”

        文学界的郜元宝和张生等也都参与了本次戏剧批评的研讨。复旦大学教授郜元宝提出,好的批评缺席其实是整个文化界共同的现象。但有一点是,每个领域的批评都关在自己的笼子里,文学界和戏剧界并不互相关心别的领域的批评,而他呼唤的是跨界的剧评。而同济大学教授张生认为,在E时代有必要重新修改戏剧批评的定义,对戏剧批评文体做出一个根本的改变,不能迷信专业文章,也不能迷信大块的宣传。让它敞开,让它进入到公共空间,可能能够改善目前的局面,增加戏剧观众。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