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5月人文社科中文原创好书榜|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史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好书榜
2021-05-02 09:55
翻书党 >
字号

《老子今研》

裘锡圭著,中西书局

本书辑裘锡圭先生近年来结合出土的《老子》简帛本研究今本《老子》的主要成果,编为一册,列入“中国古典学的重建”丛书。本书共收录相关论文8篇,主要利用马王堆帛书、郭店楚简、北大简等出土的《老子》文本,对传世与出土各本《老子》展开了多角度的研究与考证,内容不仅涉及《老子》文本内容的探讨,也深入研究了《老子》一书的思想价值。本书的出版不仅有利于推进今本《老子》一书的相关研究,对于古典学的重建也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追怀生命:中国历史上的墓志铭》

[美]伊沛霞、姚平、张聪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数以万计的墓志铭,或云丧葬传记,从帝制时代留存至今。它们被刻在石头上、安放在墓穴中,表达生者对逝者的思念。墓志铭的内容一般集中在墓主的生平事迹和模范言行上,因涵盖了详细的人品操行、家庭生活、地方世态及社会文化风俗,它们或多或少地折射出墓主所生活时代的思想行为和日常生活。此外,还让人们有机会瞥见那些在正史和地方志中少有记载的各色人物,包括女性、孩童,以及未能在政治上留下痕迹的男子。

本书选取了从汉代至清末近两千年间的30篇墓志铭,并邀请知名学者撰写导读,以志文背后的话题,串联起整个帝制时代的中国历史。

《北宋的十一张面孔》

吴铮强著,浙江大学出版社

北宋,一个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在唐宋八大家中,北宋就占据了六个。但是,你知道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是个爱喝酒、赌博的黑胖子吗?你知道重用文官的赵匡胤其实并不瞧得起那些文人吗?你知道开封府的包青天并不是常年在开封府上班的吗?你知道其实历史上的包青天身边并不存在展昭这个人吗?本书将通过北宋历史上的十一位名人的生活面貌,带你读懂北宋的文明魅力和兴衰变迁。

《宋词之美》

张仲谋著,博雅好书·北京大学出版社

词是中国文学体裁中极具艺术个性的韵文形式,本书立足于诗词比较,把宋词的艺术个性概括为四种审美特质:由长短句错落、奇偶音节错落、韵位错落形成的节奏之美;由女性题材的主体地位和女性演唱的传播方式造就的阴柔之美;以惜流光、思华年、美人迟暮、众芳芜秽、流连光景、惆怅自怜为主题的绮怨之美;以婉转曲达、幽渺轻约为本色的婉约之美。

本书将审美阐发与名篇赏析结合起来,力求深入浅出,展现宋词独有的艺术魅力。

《从黄山白岳到东亚海域:明清江南文化与域外世界》

王振忠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江南文化孕育了丰富的人文精神风范与开拓创新意识,为社会经济活动带来深远影响。本书分为两部分,一是有关明清时代江南社会的文化现象,二是对域外世界的状摹与追寻。

“黄山白岳”是指皖南的徽州,也是作者三十多年来长期关注的区域,本书首先勾勒出晚明人文地理书写的复兴轨迹,并聚焦于皖浙边缘山区的社会建构,追寻历史劫难之流传,发掘年湮代远的相关记忆,聆听黄山钟鸣的世纪回响,关注波流披靡之中的苦乐异景,剖析“徽州朝奉”在江南诸多传奇之递嬗演化……

《道的生成与本体化:论古代中国的本体思想》

蒋重跃著,壹卷·四川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关于古代中国本体思想的研究文集。全书围绕“道”这个中国哲学概念和“本体”这个西方哲学范畴展开论述与论证,是一部尝试沟通中西哲学的作品,深入研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所具有的“本体论”意义。书中的“本体”,既不是“本末”的“本”,“体用”的“体”,也不是“本体与工夫”的“本体”,不是来自中国传统,而是来自西方哲学,就是指称凡物之所以然的概念。本书从问题的讨论到方法论的探究,再到文献资料的梳理,都为后学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的思路。

《疾病如何改变我们的历史》

于赓哲著,聚珍文化·中华书局

当皇帝患病,病痛会让他做出非理性的决定,甚至由此影响一个王朝的走向吗?当诗人患病,他会写下怎样的诗句?当老百姓患病,又会面临怎样的境地,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历史的车轮往往被不经意的小石子改变方向;疾病,或许就是那颗最常遇见的小石子。本书将疾病和应对疾病的手段作为“读史”的窗口,举凡重大瘟疫、防疫措施、古代医疗系统、长生药与政治、性病与青楼文化、神秘而虚无缥缈的蛊毒与瘴气、古代外科手术尤其是华佗事迹的真假、割股疗亲是否真有治病功效……从中不仅要看到疾病对历史进程的影响,还要看到人们为了对抗疾病、追求健康与长生时采取的种种手段对历史进程的影响,以及疾病对古代中国思想的冲击,对许多人人生的改变。

《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

杨潇著,艺文志·上海文艺出版社

本书是一个青年写作者徒步重走西南联大西迁路的故事。1938年,“湘黔滇旅行团”徒步跨越三省穿过西南腹地;2018年,处于人生转折点的青年作者杨潇重新踏上这条长路。现实中非典型的公路徒步与历史上知识人的流亡之旅交织、对话、共振,层累的、不同的“中国”缓缓浮现。

《留下集》

韩水法著,商务印书馆·上海分馆

本书收录了作者20余年来累积写成的62篇学术随笔,依文体和形式分为“题解”“序跋”“散章”“发言”“对话与访谈”五辑;在内容上,从浪漫主义到汉语哲学,从文明冲突到书画册页,从政治哲学到士林山水,皆有论及,充分记录了作者学术研究领域的广泛和学术兴趣演变的轨迹。取名《留下集》,饱含着作者对故乡的眷恋:杭州西溪市,因宋高宗“西溪且留下”一语,始有留下之名;正是这一方灵秀飘逸的山水,滋养了作者风雅的心灵。

《文化转型中的当代戏剧》

丁罗男著,上海书店出版社

本书是中国戏剧理论界著名学者、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丁罗男多年的研究成果精粹,既有对当下的学术热点,如后戏剧、戏剧与城市的关系等的思考,又有对话剧史论基本问题的论述。本书由三个版块组成,分别为“文化转型与戏剧走向”“当代戏剧研究与评论”以及“历史研究的当代启示”,共收录文章32篇。

《克孜尔石窟壁画复原研究》

赵莉著,上海书画出版社

本书系新疆龟兹研究院赵莉研究员经过近三十年的调查研究,联合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俄罗斯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等海外收藏克孜尔石窟壁画的文博单位的专家,在充分占有文献、实物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壁画色彩、构图、内容、题材等深入研究,以严密的考证、数字化图像技术,对新疆克孜尔石窟壁画现存及流失状况做了系统的梳理,并进行原位考证和复原研究,以准确而全面地呈现克孜尔石窟壁画的整体面貌。

    责任编辑:方晓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