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独家观察 | 如何正确地为领导“辟谣”

澎湃见习记者 陈竹沁
2014-06-05 10:54
来源:澎湃新闻
中国政库 >
字号

当领导遇上“谣言”,作为下属不能不作为,更不能乱作为。这时,如何“正确”地辟谣,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刘行喆 澎湃资料

        

        “辟谣”是技术也是艺术。

        当领导遇上“谣言”,作为下属不能不作为,更不能乱作为。

        这时,如何“正确”地辟谣,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2012年12月6日,国家能源局为自家局长刘铁男“辟谣”,完全可作为反面的教学案例。

        当天上午,《财经》杂志副主编罗昌平连发3条微博,实名举报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涉嫌学历造假、与商人结成官商同盟、与情妇反目。

        时任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曾亚川立即对媒体作出回应,称上述消息纯属诬蔑造谣。曾亚川表示,刘铁男本人正在国外访问,已经得知此事。他还称,“我们正在联系有关网络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正在报案、报警。将采取正式的法律手段处理此事。”

        当然,故事的结局大家都已经知道了。2013年5月1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刘铁男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这无疑给了该局新闻发言人一次重重的“打脸”。

        连人民日报官微都看不下去了,反问,“新闻发言人本是公职,怎会沦为‘家奴’,为个人背书?”

准则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领导也是普通人,被举报传闻“骚扰”,很难不为所动,他们也有“辟谣”的心理需求。据媒体后来“扒皮”,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对媒体的回应,就是在刘铁男的要求下进行的。

        但正如人民日报官微所言,新闻发言人是公职,维护的是本单位形象,而非领导个人。后者是否“清白”,掌握举报线索和证据的是纪委部门,无论有无初查、立案、查实,纪委部门才最有发言权。

        领导所在单位人员一不掌握材料,二与当事人利益攸关,即使“辟谣”,也无权威性。

        因此,“辟谣”的第一准则是有针对性,知道什么说什么。否则,谁才是造谣者,真要看谁没法笑到最后。

        领导有没有被举报,举报内容是否真实,“不清楚、没听说”,打打马虎眼就过去了。再官方一点,就推给纪委组织部门,留待他门向社会公布。

        这时,记者听得直跺脚,那也不妨透点料,大家都好交差。比如领导在中央党校学习,没有问题,领导在国外访问,也没有问题。话不用说太满,至少现在,领导并没有受到控制,一切工作正常。

        如此,领导的心愿也可以了了。

        身在官场,必须严酷地认识到,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要知道,那年某地警方“辟谣”世界末日,网友还会反问“警察叔叔,你是怎么知道的?”

准则二:有不说的真话,但不要说假话

        总有一些问题,只等捅破窗户纸。在“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的节骨眼上,如果不想遭到历史的鄙夷,不说假话就是底线。

        有时候,巧妙地卖萌可以漂亮过关。“你懂的”,便是更高级的“打马虎眼”技巧。

        相反,那些动辄就指着媒体的鼻子喊“纯属造谣”的,只能说还too simple。据新浪财经报道,国家能源局新闻发言人在接到媒体电话之后,不仅爽快背书,还对记者确认可以发、快点发,那就是no zuo nod die了。据说,他后来也后悔自己的草率,仕途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准则三:卖萌不是万能的,真诚至上,恐吓无用

        当然,卖萌也要择机而动、适可而止,否则就会弄巧成拙。

        铁道部发言人这个位子也是个烫手山芋。王勇平就为世人留下了“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的金句。

        在“7.23”动车追尾事故26小时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问及“为何救援宣告结束后仍发现一名生还儿童”时,他回答:“这只能说是生命的奇迹”。

        之后,问及为何要掩埋车头时,他说了一番听来的无厘头的解释,紧接着用力一甩头,“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此外,不合时宜的笑脸,曾经害过“表叔”杨达才,在此也加剧了对王勇平的“差评”。无论如何,给领导辟谣,真诚的态度是最重要的。

        事故一周后的7月30日,《经济观察报》头版刊登《分拆铁道部》,报道称,铁道部正谋划筹组三大集团,将实行政企分开。对此,铁道部回应称,这则报道系谣言,并表示保留向相关人员依法追责的权利。

        这句句式在官方“辟谣”中也很常见,国家能源局用得更“过”一点。

        后来,《经济观察报》头版公开道歉,撰文记者“被辞职”。没想到两年后,当年的“谣言”成了现实,铁道部确实政企分开了,这位记者说,“知道这一天会到来,所以我淡定从容。”

        如果“谣言”坐实的一天终于到来,受命为领导辟谣的,你们也能从容淡定吗?

准则四:少说多做,不动声色地刷存在感

        少说多做,仍然是官场通行的法则。这也是聪明者的选择。

        与其多说多错,不如借力打力。借助媒体的公信力,用署名文章、报道里“夹私货”,甚至安排几个镜头,刷出领导的存在感,“谣言”便可不攻自破。

        如此高阶“辟谣”技能,你get了吗?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