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63年高考作文里的中国:从政治挂帅到语言狂欢

澎湃见习记者 陈竹沁
2014-06-07 15:03
来源:澎湃新闻
舆论场 >
字号

2001年6月末,考生们还在进行最后的冲刺复习。高考第一日,考生们拿到试卷,便悉悉索索翻捡至末页,寻找此行最关键的关卡——作文。 CFP 资料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考试奇观,一年一度的春夏之交,警车开道,家长护行,连广场舞大妈都被挡在了考点500米外。

        这里面还包括那些永远对高考作文题垂涎三尺、指手画脚、添油加醋的观众。为了得到这份记忆的馈赠,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

        每年的6月7日,高考第一日,考生们拿到试卷,便悉悉索索翻捡至末页,寻找此行最关键的关卡——作文。

        它的保鲜期只有短短的两个半小时,不消多时,全国考卷上的作文题都会得到精致的整合加工,陆续出现在网络讨论区内。

        从解放初期的政治挂帅,到十年“文革”浩劫后的百废待兴,再到愈发强调个性化“自我”的新世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高考作文,那便是一段段被铭刻的青春。

“老子一生还没激动过一回”,怎么写啊

        我们普遍将1952年视为中国高考制度建立的标志。

        那一年,结合高等教育布局调整,全国普通高校开始实行了全国统一招生考试。

        但新中国的第一篇高考作文却诞生于1951年。高考制度经历了从单考、联考向统考的过渡。

        2011年,北京大学教授、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在《中国青年报》上撰文,回忆他参加的1951年高考。

        当他看到作文题《一生最激动的事》,他不禁勃然大怒,“已经绷紧了的神经真得激动起来”。

        他写道,当时他简直要大声喊出来:“老子一生还没有激动过一回!你出这种题目难道要我弄虚作假、胡编乱造么!这哪里是考作文,作文应该写真实的思想感情,这分明是在考经历!”

        他说,当时真打算一字不写,交白卷,以示抗议。

        现在看来,这个作文题目的意图非常明显,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还算不得“一生最激动的事”吗?

        王老先生实在诚实得可爱,这或许也是那年代人的特征。当年的那番“内心OS”,放到现在就是典型的“咆哮体”。

        最后,他为了“不吃眼前亏,还是挖空心思勉强写了一篇”,“为求‘政治正确’”,写的正是迎接宁波解放的事。

        他还说,由于对解放有所期待和准备,到解放那天已经不怎么“激动”了。自认为文章平淡无奇,对国文考试直接估分不及格。

        令他真正激动惊喜的,是接到第一志愿清华大学物理系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政治挂帅

        放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一生最激动的事》,算是含蓄的。

        与它同年的另一篇高考作文题《论增产节约的好处》,政治意味就赤裸裸多了。它结合的正是解放初期的“三反运动”(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政治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国高考的第一个15年,几乎所有作文题都打上了最鲜明的时代烙印。

        1952年,《我投到祖国的怀抱里来》,一定能让海外归来的华侨学生倍感亲切。

        1953年,要求《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通过塑造革命干部形象对青年进行思想教育。

        1958年的题目更是直接联系到“三面红旗”: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分别为《当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公布的时候》、《大跃进中激动人心的一件事》和《记整风运动中的一件事》。

        毛主席著作学习和毛泽东思想教育的题目,则在1961年和1965年选题中各出现过一次。

        这一时期的高考作文,以革命精神为中心,以歌颂新祖国、新风尚、新人物为主题,充分渲染着如1956年考题《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的氛围。

        这些作文题都尽力展现个人的“小我”在社会主义国家集体中的“大我”环境的影响下,如何被“感染”和“成长”。  

        有趣的是,1963年的《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由于近期中越两国关系再生波澜,而被网友“挖出”,续写了《给越南人民的第二封信》。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考题都政治化。

        有人就给1954年的《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点赞,认为话题明确,没有任何导向性,也能看出孩子们对待这件事情所灌注的理想、憧憬,对自我的认识处理随之而来的矛盾等等。

到了七八十年代:大梦初醒

        十年“文革”,高考中断。

        正是1977年重启高考,吹响了“拨乱反正”的号角,一个人人都对国家、未来发展充满希望的理想主义时代,正在走近。

        这一年,也是第一次高考分省命题。

        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刘擎在青海参加高考,作文题目是《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当年14岁的他,要代表失去上大学机会的父辈兄长考大学,他想:不能再等了。这个题目特别契合他,他在考场上一气呵成,语文最后得了86分。

        同年的广东卷作文也洋溢着“新风”,题目是《大治之年气象新》。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李公明写了恢复高考后,怎么去同学家里借书,怎么复习迎考,一个时代的新气象在纸上铺开。

        不过,刚刚恢复高考的年代,中国社会就好像“大梦初醒”,有些高考作文题仍然带有政治色彩。

        比如当年北京卷《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上海卷《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河南卷《我的心飞向毛主席纪念堂》、黑龙江卷《每当我唱起“东方红”》等。

        此后几年间,高考作文仍有较明显的泛政治化倾向,但已经引入对社会热点的关注。

        1985年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是针对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路线指引下,如何正确处理工业生产与环境污染的问题。1986年的《树木•森林•气候》谈的是社会风气的改造问题。

        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个人肩负的历史与当下的社会责任,在高考题中也得到越来越多的体现。

        1980年的《画蛋》有感、1981 年的《毁树容易种树难》有感、1982 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个中代表。

        1989年《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则针对外语热、历史冷等现象,涉及个人工具性取向和价值性取向。

在整个九十年代:鼓励创新

        上海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曾总结,“文革”后,“高考作文几经变化,从泛政治化到道德说教,到个性表达型,再到多元时代。”

        1990年的高考作文,被普遍认为具有里程碑或划时代意义。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去玫瑰园,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不好,每朵花下都有刺”,另外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真好,每个刺上面都有花”。

        作文要求包括根据语境描绘女儿的动作状态、肖像,再加一篇议论文。

        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发明在文章中指出,“从 1990 年的想象性描写发端开始,连续七年出现此类具有文学情景式的想象性的描叙、补叙的高考作文。”如1991年“圆的畅想”、1995年“鸟的评说”、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等。

        陈发明说,高考作文从此由关注人的外部世界转向关注人的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从刚性的工具性写作转到文学的柔性的或者诗性的想象空间的拓展与叙写。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多元化带来社会意识多元化。鼓励创新、鼓励尝试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旋律。

        1994年的《尝试》,被一些学者认为暗合了邓小平南巡讲话的主要精神。

        1996年的《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在当时引发了极大的社会反响,讽刺现实,直面社会阴暗面。

        陈发明分析,除了想象作文的文化思辨,90 年代高考作文主题还有一大取向:道德虚拟语境中的公民教育。

        从“清理路旁的脏物”、“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再到新世纪初的“诚信”、“心灵的选择”等,都以个人道德品质的讨论为中心。这似乎也是市场经济下整顿道德秩序的现实处境。

        这一时期还特别强调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998年的《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对此直言不讳。

2004年至今:异彩纷呈

        2004年,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的转折点,全国11省区开始单独命题,中国高考作文命题进入异彩纷呈的“黄金十年”。

        新世纪的“互联网”特质,也在高考作文中展现出来。

        例如2004年全国卷的高考作文题目“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给出的一段材料,竟然来自“某网站4220聊天室”。

        这一时期的题目,以材料、话题作文为主,命题作文为辅,话题的容量和思辩的难度大大增加。

        有分析指出,这十年的高考题越来越体现人本思考,命题的天平逐渐从理性文化向感性文化倾斜,人的自我已经开始萌芽,对生活的思考和体验成了高考作文的一个方向。

        例如,上海卷连续两年以“杂”和“忙”为题,切中新时代的要害,紧接着又在材料作文中请考生谈谈武侠小说、言情小说、校园民谣、卡通音像制品等对自己的成长所形成的影响。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包含了社会对主流文化的思考。

        当然,也有一些哭笑不得的例子。北京卷2009年直接拿来了张韶涵的歌《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为题,当年安徽卷《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更是引来网友们直呼不懂并吐槽。

        在所有作文材料中,“励志小故事”仍然是绝对主流。

        《意林》统计发现,2003年至2013年全国中高考作文试题中,“励志小故事”在整个中高考阅读理解和作文命题范围中占有65%的高比例。

        该杂志甚至得意地称,2013年分别命中全国卷以及辽宁、上海、山东、湖南、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9个省市的高考作文题。

        互联网文化的兴起,还带来了大众的语言狂欢,每年的高考作文题都难以逃脱口水的包围……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