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最牛钉子户”梁实第18次高考:我这个理想顽固了点

澎湃记者 徐笛
2014-06-07 15:57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人物 >
字号

“高考最牛钉子户”梁实


        “高考最牛钉子户”梁实:我这个理想,稍微顽固了一点

        梁实,四川仁寿人,1967年生,依靠建材生意为生。他还有一个身份——“专职”考生。

        1983年,梁实首次报名高考没考上,之后,他愈挫愈勇每年报名,但均以失败告终。

        今天,47岁的梁实将第18次赶赴高考考场。他因此被称为“中国第一铁脑壳”、“高考最牛钉子户”、“中华第一考王”,甚至“现代范进”。

        每一次的踏入考场,他是否会想起16岁的自己?昨天下午,澎湃记者对话了这位执拗的考生。

        

        澎湃:今年在哪里备考?

        梁实:还是这两年已经习惯了的成都市区的茶馆里。刚刚去买了签字笔和2B铅笔。

        澎湃:备考状态怎么样?准备得充分吗?

        梁实:感觉比前两年要好一些。复习还是断断续续的,有时一个星期或者十天半个月都摸不到一下书。确实有些事情没办法,该做的事情放不下。

        澎湃:平时花在复习上大概多少时间?频率如何?

        梁实:态度肯定非常认真。但没有固定的频率,只要没事就会复习。一年365天的话,花得要一半多一点。

        澎湃:前两年,你总结过,说自己没考好主要是学习习惯上有问题,比如说,只光看学习资料不动笔练习,今年有没有改进?

        梁实:这个问题,到现在还是改得不好。不知怎么的,养成的习惯、老毛病不太好改。复习的时候我就是看到这个题觉得我会做,结果这个就不做了,那个也不做了,要我慢慢写,就感觉枯燥又麻烦。等到考场一坐,自己写的时候,就这里也出毛病,那里也出毛病了。

        澎湃:但是方法不改进,成绩不是就很难有起色。是因为年纪大、做生意,所以比较难顾上吗?

        梁实:说句老实话,我从来没感觉自己40多岁,就跟当年高三的时候思想状态没有多大区别。

        澎湃:每次去考场,会有熟悉感吗?还会紧张吗?

        梁实:说不紧张是骗人的。我也就一年去一次。高考是一个实战,在考场上感觉跟外面完全两码事,想取得高分,怎么不会紧张呢。心态倒是没什么变化,就是希望把分数考高一点,能够考上。

        澎湃:第一次参加高考跟现在,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梁实:80年代的高考,相对来说,题目要简单一些,题量也没现在多。现在,特别是理科,题量大得吓人,我简直做不完。这是感受比较深的。所以我就说,那些说要给学生减负的,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还有一些形式上的。比如,现在进考场要过安检,考场外还有电子信号干扰车。听说今年成都还要通过指纹和刷脸才能考。

        澎湃:今年的目标依然是四川大学数学系吗?

        梁实:其实也不一定是数学系,只要是比较好的专业都可以考虑,但对川大还是比较坚定。川大确实比较好,排名在全国的前十。

        澎湃:2011年,高考前一个礼拜,你瞒着妻子和儿子回了一趟老家仁寿县,去了县里最好的寺庙烧香。今年有没有去过庙里?

        梁实:没有去。因为烧了香也没有考高了多少,哈哈。

        澎湃:1983年以来,你已经失败了17次,你的信心从何而来?

        梁实:信心主要是来自我对高中知识的领悟。有的东西是真的是看上去一点都不难,不管是数理化还是英语这些,我看着都很简单,就这么回事儿。

        澎湃:那么这几年为什么考分都不高呢?

        梁实:一方面,我手里还有别的事,不可能像学生这么单纯,有时候学习和生活有冲突,家里方方面面也要照顾好,不可能完全静下心;另一方面,学生在学堂里面,老师会盯着,像这段时间,一般考生肯定是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而我呢,是一年才去教室里面做一次,节奏没有那么习惯。

        澎湃:在考场上,看着周围的都是17、18岁的年轻人,你是什么感受?

        梁实:哎呀,有一点复杂吧。怎么说,读书好像应该是娃娃干的事,但是自己又没有考上,不甘心。还觉得多少有点不太方便,前两年有工作人员把我当家长不让进门,这两年没有了,大概都认识我了。

        澎湃:你现在是为了什么而参加高考?和以前的想法有改变吗?

        梁实:最初的时候,也是为了改变命运,有个好的工作嘛。现在,的的确确就是不甘心,一定要上这个大学。我觉得人要是没上过大学啊,真是太遗憾了。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人生不完整。大学像是一个摇篮,感觉要是在大学读过书了,感觉很好,自己会变得不一样。

        澎湃:这两年,你的建材生意做得还好吗?

        梁实:还可以吧。90年代还挺好的,那时候做生意的人少,运气好一点。到后来就很一般,收入就满足家里的基本生活,跟普通家庭没什么区别。

        澎湃:对于参加高考的事,家里人的态度怎么样?听说妻子不太支持?

        梁实:对。她就觉得我考不出结果,分数太低,她不高兴。亲戚朋友对我这个行为也觉得有点无聊,一般人都不是很理解。

        澎湃:家里人不支持你,心里会觉得难过吗?

        梁实:我倒是没有什么难过,因为我也不是除了考试别的事都不干。只是家里绝不会谈这个话题,她也很反感我谈,有时候电视上放到关于我的节目,我老婆一看到就走开,看都不看的。

        澎湃:2011年,你跟儿子一起上考场,那一次觉得压力特别大吗?

        梁实:没感觉到。当时考场离得比较远嘛,没太大的影响。

        澎湃:儿子进入大学学习之后,有没有跟你聊过大学里的生活?

        梁实:他不喜欢跟我聊这个。他现在要20出头了,还在跟我叛逆,哎呀,现在的娃娃真是……

        澎湃:有人觉得你连续18次参加高考是因为向媒体夸了海口,骑虎难下了;还有人觉得你已经形成一种病态的高考崇拜。你怎么看?

        梁实:哈哈,“病态的高考崇拜”这个词不适合我。关于高考,我感觉就是能够拿下,如果没有拿下,我就反复想去拿下,就这么简单。跟媒体夸口,不是信口开河,我是有依据的。我感觉是大大超过川大录取线水平的,可以考六百多分。

        澎湃:你说水平可以考五、六百分,可这两年都没满四百分,每次考完是否有过反思?

        梁实:是啊,这个问题我反思得很不够。但觉得考500分小意思,也是我这么多年考300多分也都不气馁的原因。

        澎湃:前两年,你参加过一次成人高考并且录取了,但是你没有去。

        梁实:嗯,不去,我对成人高考一点兴趣也没有,永远不在我的考虑范围里面。

        澎湃:连续18年,每年六月你上考场,似乎变成了一场秀。你会觉得这个过程是一种炒作吗?

        梁实:很简单,说我炒作的人,你让他试着去考三年,期间不准打牌、不准打麻将、每天有空就抱着书看,并且要看高中的教科书,他要是能坚持下来,才来说我。无端指责,我不理会就是了。

        澎湃:听说有不少考试培训机构特地找到你,要给你培训,有这事儿吗?

        梁实:前两年最多的时候有5、6家,说无论如何要把我培养出来,专门派了老师来茶馆里辅导我。那时候我认为第一,没必要,他们讲的知识点反复还是那些,我都懂,不需要讲;第二,每天要麻烦别人,时间太长,我就都推了,没答应。像今年到现在就没有了。

        澎湃:四川省的新课改对你有影响吗?

        梁实:感觉数学变化很大,60%都变了,那我就买两本参考书看一下。改就改嘛。万变不离其宗的,我不怕它改。

        澎湃:你跟媒体的关系也挺有意思的,每次临近6月都会来问候一下你。今年联系你的人多吗?

        梁实:外地的电视台让我去做节目的还是比较多。我都没去,主要是集中在这段时间,而且来回要两三天,很费时间;其次,我对做节目的兴趣也在减小,以前我去录节目还觉得好玩,现在人家叫我去,我都觉得是个负担,不想去了。

        澎湃:每次成绩公布了之后,看到会很沮丧吗?

        梁实:其实每次考完之后,我就知道完了,没考好。分数肯定不行,看到成绩之后,也不会很吃惊,所以情绪还比较稳定。

        澎湃:如果一直没被录取就打算一直考下去吗?

        梁实:我相信,川大是一定能拿下的,没有问题。假设今年确实不行,明年我可能要把工作放一放。前两年就这么想过,但真的事到临头,手里的工作放不下。明天,希望能做到,这么一直考下去没有尽头我也特别恼火。做一件事老是不成功,心里也不好受。

        澎湃:你觉得这是一种坚持,还是一种执念?

        梁实:其实不同的人,在不同阶段都有自己的理想。年轻人想拥有好前程,之后想组成好家庭,再然后想教育好子女。理想,随着时间改变了。我这个理想,稍微顽固了一点,这可能跟我的性格有点关系。

        澎湃:对要和你一起上考场的年轻人,有什么话想说的吗?

        梁实:希望他们都有好运气,都能金榜题名。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